天天百科

义乌第一/这12人学得一手好手艺 不愁吃穿(还为义乌……)

2023-06-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医中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完整思想体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溶于中华民族血液当中,代代传承。

然而,明末清初之后,西方文化逐渐东传。中医初遇西医,被当作阻碍科学化的堡垒,受到近代一些文化名人的不正确指责。1912年北洋政府决定不发展中医教育,1929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取消中医。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医逐渐走向衰败,尽管还有50余万从业人员,已是风雨飘摇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51年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决议指出卫生防疫工作的三大原则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充分肯定了中医中药的实践价值和重要作用。

1953年至1954年,全国各省区先后召开中医代表会议或座谈会,着重讨论组织和发挥中医力量、整理中医学术著作及中医进修问题。

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1956年,中央决定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各建一所中医大学,全国先后开办了6个西医学习中医的高级学习班,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义乌开始招收第一批中医药学徒。

1955年,义乌中医研究室成立,第二年经义乌人民政府批准,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医药学徒,开始培养中医药继承人才。

第一批共招12人,他们是:何懋生、冯汉龙、葛根松、朱光智、朱光理、王正贤、龚昌文、陈佐、何美玲、陈新琯、陈香菊和杨保善。

如果觉得《义乌第一/这12人学得一手好手艺 不愁吃穿(还为义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