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保健品不能治病是常识(还不快去告诉家人)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保健品不能当药吃这个道理,就像父母小时候一遍遍告诉大家的零食不能当饭吃一样,理应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常识,奈何却被很多人质疑和忽视,尤其是小时候耐心给我们讲道理的父母,上了年纪之后却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据统计,保健品和理财产品、电信诈骗一起成为针对老年人的三大诈骗高发领域。

关于保健品,最近出事的是某天津著名保健品品牌,某自媒体揭露出几年前的一桩鲜为人知的旧案:该案倒不是欺诈老年人的行为,而是关于一个4岁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患有骶尾部恶性生殖细胞瘤,几次手术过后,病情仍不稳定,医生建议继续化疗,但为了不让孩子继续承受化疗的痛苦,小孩家人轻信保健品公司的宣传,中断了医院的治疗,让孩子吃了几个月该保健品公司的抗癌秘方。最终小孩因病情恶化而离世。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小孩奄奄一息之际,她的照片和宣传广告却布满了网络,声称小孩在接受了该保健品公司的治疗后得到痊愈。小孩父亲愤而诉诸法律,奈何以败诉告终。

滥用保健品的危害已经从老年人群体扩展到了其他人群。

当前中国保健品的主流营销方式是所谓的直销,这也是保健品公司引以为傲的经营方式,有了“直销”这个免死金牌,保健品销售就好像从此告别了违法,与传销一刀两断。

这里我们不得不先科普一下直销和传销的区别:

所谓直销,指厂家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然后厂家发货。说白了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而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翻译成白话就是赚的是“人头儿”的钱,卖不卖东西无所谓,发展下线最重要。

如今,保健品行业直销和传销的边界却并不明朗,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稍有不慎团队就可能涉及传销、非法拘禁等犯罪活动。查询中国法院裁判文书网,会发现有涉及权健、太阳神等著名保健品的传销案件。

另外,众所周知,保健品是个暴利行业,最高利润率可达100%至200%,一盒价值上千元的保健品,其成本可能就几十元。而保健品主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手段来占领市场。因此企业投入最大的一块是广告费和宣传费。真正投入到产品研发中的费用则占很小比例。

许多保健品被包装成“包治百病”,通过电视、电话以及互联网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另一方面销售人员会对老年人进行精准宣传。利用所谓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送奖品甚至投资送股权等花样翻新的手段给老年人反复“洗脑”。

本月12月20日,公安部曾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公安部部署打击保健品诈骗犯罪以及江苏南京公安机关破获相关案件等情况。其中江苏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杨年虎介绍了一个特大保健品诈骗案,在该案中,犯罪分子售卖的价值千元的“保健品”实际成本仅有60块,该案全国受骗人数超过千人,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涉案金额之大,受骗人员之多,以及产品的暴利令人咋舌。

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电话营销行为管理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保健食品经营者不得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并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重点加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明示或暗示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希望通过这次检查,保健品的乱象能得到有效整治。

保健品并没有包治百病的功效,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功效,要不然,更何况,一医院早就倒闭,医生也都可以下岗了。而且有些保健品不仅没有功效,还有害处,有些产品成分不明或者富含大量的添加剂,尤其是减肥类保健品,吃多了有害无益。

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自己的钱包,慎用保健品。

最后不得不说一个例子,被誉为“中药之王”的冬虫夏草,最贵的时候仅10 克就可以卖到 6000 元,比黄金还贵。号称具有抗肿瘤、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但早在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专家讨论后表示,冬虫夏草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数据尚不明确,暂不建议作为食品原料使用。2010 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2016 年,国家食药监总局考虑到服用虫草存在砷中毒的巨大风险,将冬虫夏草从保健品中除名。

如果觉得《保健品不能治病是常识(还不快去告诉家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