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交汇点:特事特办(医疗与防疫两不误——常州为“黄码”病人就诊开“绿灯”)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交汇点:2021-11-15)

11月2日,常州市发现并报告了3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常州市卫健系统迅速反应、连夜行动,全力阻断疫情的传播链,部分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过的重点场所附近区域进行活动并停留过的市民健康码被赋“黄码”。为满足“黄码”市民诊疗需求,同时又能规避疫情传播风险,常州市卫健委特事特办开辟诊疗“特区”——“黄码”医院,解决这部分人群后顾之忧。

筹建速度“快准稳”,特区医院开诊只用3天

11月2日发现确诊病例,次日经过委领导一致商议决定,选择了一家相对远离市区、有一定的隔离救治经验、符合疫情管控要求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经开区横山桥人民医院就地改建成“黄码”医院。横山桥人民医院院长张中华接到上级通知后,连夜行动,11月6日下午,正式准备完毕。

在常州3万名医务人员全力阻击疫情、人手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常州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医院、肿瘤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增援46名医务人员,与横山桥人民医院的16名医务人员,共同组成了涵盖肺病、脑病、儿科、新生儿科、内分泌科、肿瘤科、骨伤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等的“全科”诊疗阵容。这些抽调出来的医务人员11月5日晚上接到通知,6日清晨就到达横山桥人民医院,由院感专家和医政专家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制定工作计划,当天下午14点正式开诊。

这个火速改造的“特区”医院和这支全市集结的“特区”医疗队,从筹备到开诊,只用了三天时间,为疫情之下的管控区人员就诊跑出了“常州速度”。

当然,疫情之下的“黄码”医院并非“孤岛”,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这些抽调的骨干医务人员,全市各家医疗机构都是“黄码”医院的坚强后盾,为这些封控区市民就诊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和专业支持,为疑难急重患者对接转诊的专科医院,让“特区”之内无后顾之忧,“特区”之外无感染风险。

阻断病毒“传播链”,“黄码”医院挑大梁

“黄码”医院的设置初衷就是为了严格管控,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链”。那么,他们是怎么规范流程,做到这一点的呢?

张中华院长介绍,在筹备阶段,除了硬件和人员协调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流程的设计,包括院外转运流程和院内分诊、就诊流程。对于有诊疗需求的“黄码”人员由社区专车送来医院,就诊结束后联系专车回社区,实现“闭环式”管理。院区医务人员随时关注有无滞留人员,及时汇报医务科,再上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及时解决。如需住院,则由医务人员全面负责住院后的诊疗和生活所需。如需转诊,通过院内专家组讨论确定、报市指挥部同意后,即可转诊到市内指定医院进一步治疗。

11月12日,一位33岁的“黄码”男青年因为高热、腹泻在该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突发胸闷不适,院内专家组会诊并报市指挥部后,立即将其转至本市承担封控、管控区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任务的市肿瘤医院急诊。经过冠脉造影发现,该患者确有冠脉血流缓慢的情况,目前尚在治疗中。

从11月6日开诊至11日中午,“黄码”医院共接待门诊患者198人,住院8人,留观3人,转诊11人。其他指定医疗机构共收治患者241人,包括正常分娩16人,血透患者52人、169人次。

中西结合“全照护”,中西药并用互补充

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诊疗、恢复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黄码”医院抽调的全市46名医务人员中,常州市中医医院各科的20名业务骨干占了差不多“半壁江山”。这个疫情管控“特区”的特殊医疗队队长就是来自常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吕建兴。一些患者因肺炎、丹毒、带状疱疹、胃炎等来求诊,虽然这些不是什么急难重症,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在通过西医医药减轻痛苦的同时,吕建兴带领团队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患者进行辩证施治,使患者症状普遍得到了改善。

“黄码”医院收治的病人,病种较杂,轻重不等。入驻“黄码”医院的第三天深夜,外科门诊来了一位75岁的胸闷患者,发病急,憋喘不能活动,接诊医生和护士迅速启动,立即给吸氧、监护,协助挂号,迅速完成各项检查。很快,病因找到了,老人以前有慢支肺气肿,平时又抽很多烟,此次是咳嗽造成的气胸,左肺压缩超过75%!老人的相关情况迅速被汇报到“黄码”医疗队专家组里,专家一致认为:“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但是,匆匆组建的黄码医院物资尚不齐全,这时物资调配组、后勤保障组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从市里调了两套引流装置送到医院。张中华、吕建兴立即到场,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远博已经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定位、消毒、铺单、麻醉、穿刺、抽气、置管、皮肤缝合固定、外接水封瓶,不到五分钟,一套程序熟练、快速完成。伴随着瓶内气泡咕噜噜冒出,老人的胸闷症状迅速好转,大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天后,老人复查了CT,左肺完全复张,专家组一致认为:拔除引流管,安排出院!这是医疗队收治并安排出院的第一位患者,老人退休前是一位内科大夫,用他的话说:“医院虽小,但格局大,条件一般,但水平高”!看到老人家满脸的笑容,在初冬的横山桥,真是格外有一丝暖意。

“黄码”医院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一次积极而有意义的实验和探索。面对疫情突发病例防不胜防的情况,这个管控“特区”的设立,成为疫情管控的“过渡区”,“黄码”市民的“安全区”,也将为中高风险地区早日“清零”、守护市民健康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交汇点:特事特办(医疗与防疫两不误——常州为“黄码”病人就诊开“绿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