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息县杨店乡:稻鱼共养喜丰收(金浪飘香鱼儿肥)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收获的季节

眼下我县的秋收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

但是在

息县勇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种植的这片稻田上

丰收工作才刚刚开始

来到稻田里,只见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迎风低下了头,两台收割机依次排开,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收割、脱粒、打碎秸秆、稻谷装车,一气呵成。田埂边的运输车里,新谷高高堆起耸成了宝塔尖,田野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为什么这里的稻收地这么晚呢?

原来是因为

这里采取

“稻鱼共养”的种植模式

比一般的稻要晚收20天左右

息县勇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息县杨店乡,该公司采取“稻鱼共养”的种植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一水两用、一田三收、粮渔共赢、增值增收的良好局面,为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做出了示范。

“稻鱼共养”模式

稻田里养鱼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在稻田里养鱼养出规模、养出高收益,裴其勇真是这方面的“土专家”。鱼塘里养的鱼品种丰富,涵盖草鱼、鲢鱼、鲶鱼、鲤鱼等各种鱼类。

据了解,一个塘里的鱼有十几万斤左右,每条斤数不等,而这些鱼都是从稻田里“寄养”过来的。鱼塘的周围是千亩稻田,这些稻田跟普通的稻田不太一样,它们的四周都有一圈“排水沟”,用来养鱼。

裴其勇告诉记者,每年插完秧后,他会将鱼苗和水注入“排水沟”,水漫过“沟”后,鱼儿自然游到稻田里,与水稻共成长,水稻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鱼可以吃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的肥料,利于水稻生长,互利共生。

“一水两用、一田三收”的共赢局面

裴其勇说:“水稻亩产是1400斤左右,我这个水稻是不打药的有机水稻,比市场价卖稻谷要贵两毛钱左右,小麦呢,亩产也是1000斤左右,卖一块三左右,是弱筋小麦,这个鱼呢,亩产在100斤左右,也可以产到1000元左右,目前是接近4000元钱,合着要比其他农户,亩产要高到1000块钱,利润要高1000块钱左右。”

保守估计亩产纯利润要比普通农田高出1000元以上,随着鱼苗繁育技术的自孵自养,稻鱼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养殖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亩产效益随之还会进一步提升。

一水两用、一田三收是土地利用率高的关键,也是土地收益率高的核心所在。麦稻鱼三不误,一年三季,加上旁边种的果树,这里的土地利用率达到110%。

AUTUMN

从鱼苗到几十斤的大鱼

本身的养殖技术并不复杂

过程也很简单

但是裴其勇在这个过程中

把水稻种植与鱼儿养殖融为一体

实现了稻鱼共生、粮渔共赢的良好局面

鱼因稻而肥、稻因鱼而壮

这不仅助推了产业

还带动了附近乡亲的就业增收

下一步他表示将扩大规模

带动全县老百姓共同致富

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如果觉得《息县杨店乡:稻鱼共养喜丰收(金浪飘香鱼儿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