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一喝水就想去厕所 这是怎么回事(明白这3点 可能你就明白了)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导语:“水是占据人体体重70%,是生命的源泉,每天需要摄入水分,才能维持身体正常的运转。”

水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身体后,部分水在肾脏过滤后形成尿液,在膀胱内暂时储存,最后会排出体外。

肾脏是人体过滤水的器官,以尿液形式将多余水分排出。尿液中有部分废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排尿也是排毒。

排尿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每天排尿次数在4-8次属于正常范围,可以说排尿次数与肾脏是否正常有关联。

日常生活中,人在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大脑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可刺激膀胱,促进尿液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人一喝水就喜欢去厕所。很多人都好奇,是否是肾脏功能出现了异常?今天简单讲解一下。

一喝点水,就想频繁去厕所,这是怎么回事呢?明白这3点后,可能你就明白了

日常有些人每日喝水量很少,上厕所次数却很高多,尤其是上班族、学生,为能够减少上厕所次数,有时会特意降低喝水次数。

每天一杯水可能还喝不完,身体大量缺水,尿酸含量逐步提高。膀胱对于尿酸的影响很敏感,尿酸含量到达一定标准,身体即便处于缺水状态,同样会产生尿液。

这就是为什么部分人喝水很少,也可能会多次上厕所的原因,这是身体不健康的体现。

众所周知,膀胱是储存尿液部位。当尿液量达到一定可承受范围,此时会向大脑发出强烈信号,产生排尿意向。每个人身高体重不同,相应器官大小也不同。

部分人膀胱相对较小,储存尿液也相对较少,这也是部分人稍微一喝水就频繁去厕所的重要原因。

尿液的产生是通过泌尿系统先过滤,最终在膀胱形成。达到一定储存量后,会向大脑发出排尿信号。其实,膀胱是有一定弹性的。

例如可以多憋20分钟,这说明膀胱括约肌有弹性。当尿液储存达到一定的峰值后,再喝水,就想立即跑厕所。

此时,膀胱括约肌想对松,继续储存尿量也会大大降低,从而出现一喝水,就频繁去厕所情况。

首先,小便伴随有泡沫。肝脏功能异常,排尿时泡沫明显增多,这是由于肾脏在过滤物质时,无法正常运转,尿液中会携带较多蛋白。

其次,尿量明显减少。正常人每天排尿次数在4-8次上下,每次在含量800毫升上下。如果每日排便次数低于4次,每次尿量少于800,这可能是肾脏出现异常,需要引起重视。

然后,四肢无力。肾脏出现异常,身体内代谢也异常,激素分泌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大脑疲劳度加大,从而出现四肢乏力等症状。

接着,频繁腰酸背痛。肾脏在腰部两边,距离很近。一旦肾脏出现问题,牵连周围的腰部也会出现酸软疼痛,症状加大,可能与肾脏有关,建议立即去医院检查。

最后,早晨眼部水肿。早起眼睛水肿与前一天晚上喝水量有关。还有一种情况是肾脏代谢出现异常,多余水分无法及时代谢到体外,长期滞留,眼部水肿。

总结,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多,与身体不健康有关,尿素含量上升,刺激到膀胱,也会产生尿液。还有膀胱较小,储存尿液较少。

最后一种是膀胱括约肌过于松弛,当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无法继续憋,此时膀胱括约肌相对松弛,容易去厕所。

如果觉得《一喝水就想去厕所 这是怎么回事(明白这3点 可能你就明白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