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红外热成像对子午流注合辨证取穴火针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评价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较多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患者就诊,主诉颈部或肩胛部、骨盆部的肌肉疼痛及僵硬,常被误诊为肌筋膜炎,其病势缠绵,病情反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有效,但不良反应大。子午流注针法运用广泛,有报道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疗效,但未见报道子午流注火针疗法治疗PMR。目前,对PMR疗效的评价缺乏直接、简便、客观的指标。研究子午流注合辨证取穴火针治疗PMR的疗效、安全性,探讨应用红外热成像仪评价其临床疗效的可行性,为在社区医疗中寻找更有效的外治法意义重大。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心门诊就诊的PMR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1~78岁,平均(56.92±7.23)岁;病程4~29个月,平均(23.24±6.13)个月。

对照1组男7例,女23例;年龄54~74岁,平均(55.47±8.47)岁;病程5~26个月,平均(22.56±6.33)个月。对照2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2~77岁,平均(55.35±7.34)岁;病程3~24个月,平均(23.12±5.84)个月。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PMR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50岁;②颈部肌肉、肩胛带肌肉或骨盆带肌肉出现2处以上疼痛和晨僵,病程持续1周以上;③实验室检查显示有全身性反应依据;④受影响肌肉无红、肿、热,亦无肌力减退或肌萎缩;⑤排除类似PMR表现的其他疾病;⑥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相当于醋酸泼尼松15mg·d-1)反应良好。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接受约定的火针、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好;③自愿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造血系统受损害(如白细胞<3.0×109·L-1,中性粒细胞<1.5×109·L-1,血小板<100×109·L-1)者;②有心功能不全,脑、肾、肝等脏器损害者;③并发巨细胞动脉炎或精神病患者;④无法判定疗效及安全性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联合辨证取穴火针治疗。取穴:采用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关键是选择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以北京时间为准。为方便治疗,建议患者辰时来治疗。依据纳甲选穴法,如果甲已日必须选择商丘、支沟穴,如果乙庚日必选阳溪、商阳穴,如果丙辛日必选然谷、阴谷穴,如果丁壬日供选侠溪、阳陵泉穴。辨证取穴:局部肌痛者以阿是穴为主,配合夹脊穴;颈、肩、背肌群累及者取大椎穴及颈胸夹脊;腰部、骨盆带肌累及者,取腰骶夹脊穴;风寒甚者,配风池、肾俞、风门等穴;风湿甚者,常选膈俞、足三里等穴。

操作:针前碘伏消毒穴位,点燃乙醇灯,持火针烧至针尖通红,准确针刺穴位,刺入深度0.3~0.5寸,迅速将针拔出。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涂上一层京万红,防止烫伤。火针治疗每2日1次。每次火针治疗时,取子午流注穴位2个,辨证取穴交替取5个,共7穴。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2.1.2对照1组单纯采用辨证取穴火针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中辨证取穴法。每2日1次,每次火针治疗时,辨证取穴交替取5个。

2.1.3对照2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次10mg,每日1次。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d,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2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痛区与非痛区红外热成像,并记录痛区与非痛区的温差(△T=T非痛区-T痛区)。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晨僵时间、上肢失举度等。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约定随访时进行详实体格检查和血、尿常规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全程的不良反应。

2.3检测仪器红外热成像检查仪器为非制冷医用红外热成像仪。该仪器采用非致冷焦平面红外探测技术。检测室内面积约1.5m×5m,室温控制在22~27℃,保持室内空气稳定无对流,湿度为40%~60%。受试者检查前24h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检查前4h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做针灸、按摩、熏药等理疗;检查前2h不能洗手、洗脸等;受试者需入室静息10~15min,如有汗应擦干;在休息待检期间以及检查期间不能摩擦、按压、抓挠身体部位;受试者检查时,需要去掉身上所有衣物以及各种配饰(如项链、手镯、眼镜、手表等)。

2.4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无肌肉疼痛、僵硬,无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炎症指标正常,医师与患者评估病情明显改善,检测指标整体改善率≥80%。显效:炎症指标及肌肉疼痛、僵硬等检测指标整体改善率60%~<80%,医师与患者评估病情改善。有效:炎症指标及肌肉疼痛、僵硬等检测指标整体改善率为30%~<60%,医师与患者评估对病情有一定的改善。无效:炎症指标及肌肉疼痛、僵硬等检测指标整体改善率<30%,医师与患者评估无病情改善。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晨僵时间、上肢失举度、ESR、CRP比较治疗后,3组VAS评分、晨僵时间、上肢失举度、ESR、CRP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见表2。

3.33组患者治疗前后红外热成像图痛区温度、非痛区温度及温差比较治疗后,3组痛区红外热成像图温度显著上升,痛区与非痛区的温差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温差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4红外热成像图数据与临床综合疗效相关性分析

红外热成像图数据与临床综合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937,P=0.000),提示红外热成像数据能反映临床疗效评价,存在正相关。见表4。

3.5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6.67%)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皮炎改变,出现丘疹、瘙痒,1例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皮下出血点;对照1组1例(3.33%)发生不良反应,皮肤烫伤出现小水泡;对照2组6例(20.0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5例胃脘部疼痛、心悸,1例血清胆红素升高。

4讨论

PMR属中医学“肌痹”范畴,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久病难愈;强调“寒邪、血瘀”为关键病因,治宜温经祛寒,活血止痛。中医治法较多,如中药汤剂、中成药、理疗、蜂针等,文献报道这些治法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中药治疗起效缓慢,蜂针虽有疗效,但容易过敏。对各种中医治法治疗PMR临床疗效的评价更是缺少客观化和标准化,致使无一治法得以推广。

火针是针刺与温灸紧密结合,《灵枢·经筋》载有“焠刺者,刺寒急也”,火针治疗寒痹每起沉疴,具有温通经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火针火力的温热刺激,使患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大微循环血流动力,有助清除病理产物及炎症物质;火针的针刺与温灸效应,能够持续祛寒活血,长时缓解晨僵与疼痛,其他疗法尚不能替代。但对病程久、长期服用激素的PMR患者常规辨证取穴火针疗效仍欠佳。子午流注针法遵循经络气血盛衰与穴位开阖的规律,是按日按时取穴的治疗方法,针灸施治部位与时机融为一体,提高疗效。子午流注学说阐明人体气血是有规律地出现周期性盛衰变化,当开穴时,气血灌注于该穴,其功能旺盛,此时针刺可使气血畅通,经脉得养,易于祛邪,提高疗效,事半功倍。

本研究显示,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火针疗法治疗PMR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辨证取穴火针法,改善患者肌肉疼痛、僵硬亦明显优于醋酸泼尼松治疗。由此可见,子午流注火针法治疗PMR有积极的推广价值。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采用影像光学及计算技术处理,以图像色彩及体温数据显示人体各部位分布特征。人体温度某处改变,即表示该处疾病的产生,与周围组织相比,病变组织皮肤温度可升高或降低。有研究提示,红外热成像图分布具有规律性,健康人群正常组织分布为匀称的浅红色或浅黄色或浅绿色图,以浅绿色多见,温度较均匀分布,很少出现高低温分布;湿寒患者有区域出现深蓝色寒冷图,痛区与非痛区温差较大。

本研究表明,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火针能明显改善PMR的痛区红外热成像图,由蓝色变为浅黄绿色,能显著提升痛区的皮肤温度,与文献报道一致,其疗效优于辨证取穴火针和口服醋酸泼尼松。PMR临床上仅以主观感觉“疼痛”“晨僵”为主要表现,缺乏客观检查和疗效评定指标。本研究显示,红外热成像图数据与临床综合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红外热成像数据能反映临床疗效评价。红外热成像灵敏、可靠、客观反映PMR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范围,使难以客观评价的问题迎刃而解,对追踪观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施治后疗效评价的简便客观指标。

如果觉得《红外热成像对子午流注合辨证取穴火针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评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