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民间故事:道士往神医身上贴符 却不管用(俩人喝酒后说出旧事)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5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在汉朝元帝刘奭在位的建昭年间,那五原郡河阴县内突然冒出来一位名传千里的神医。据说在这位神医的手中,无论是有着什么样的疑难杂症,都能够被神医轻而易举地治好。

当然了,这种治病的功夫那是人家神医的本事,否则的话,又怎么能被叫神医呢?但是让人们奇怪的,其实不是这神医的能耐如何厉害,而是这神医的年纪。但凡有求医求到了这神医面前去的人,没有一个不觉得奇怪的。因为这位神医的年纪,实在是太年轻了

但是没有办法,这位神医的医术摆在那里。相传那神医之所以出名,便是因为一场让人“死而复生”的“神迹”

小伙误饮有毒泉,神医银针撵阎王

话说在那河阴县的北边,有一片绵延了数百里的山脉。古时候的自然环境那自然是相当的好的,这山脉又因为绵延不绝,所以山中生活着数不尽的大小野兽。

山里头的野物多了,这居住在山脚下的农户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自然也就多多少少传下了一些零碎的上山打猎的功夫。

这山脉最靠近河阴县县城的一座山,被当地人就叫“河阴山”。山里头因为常年能够猎到一些个头大、肉质肥美的野鹿、野猪而常常受到猎户们的光顾。

这一日天一大早,生活在河阴山山脚下的一个农户便叫着两个伙伴挎着刀箭上了山,想要打两只野鹿或是野猪回来开开荤。但是令人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人上山之后,在山中转了一上午,都没能看到什么合心意的猎物

古时候的人打猎,那可不是看见什么就打什么的。有时候一些个猎户发现自己布置在山里头的陷阱抓到的是些小东西,又或者是些还没有长成的幼崽。不仅不会杀了,反而会把它们放掉,然后重新捕猎大只的猎物。而这种做法,也是为什么这山里头的野物源源不绝的原因。

在山里头转悠了一上午的几个人啥也没打到,也不着急,而是在这山林子里头找了个有山泉水流下来的开阔地坐下来,准备拿随身带的干粮搞定这中午的伙食

但是就在这么个时候,一个喝了那溪水的小伙子却哀嚎一声,捂着自己的喉咙就地倒了下去

这一变故可是把剩下的几个小伙子给吓坏了,几人虽然知道这小伙子是中了什么不知道的毒。但是看这中毒小伙的痛苦程度,一时之间却也是慌了神了。但是这种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小伙伴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吧,几人又连忙把这痛得在地上打滚的小伙子背上,匆匆忙忙的就下了山。

好在这河阴县的县城就在这河阴山的山脚下,几个小伙子没有花上什么功夫便到了县城里头。

一进县城,小伙子们便簇拥着这中了毒的小伙往那些个药房、医馆跑。可是转了一圈下来,却没有一个郎中、药师知道这小伙子是中了些什么毒,一个个干瞪着眼不敢下手。眼看着自己的伙伴就这么没有了声息,那几个小伙子简直就是急得团团转了。

就在这时,那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的神医就站了出来。只见他推开人群,只是看了两眼那被安置在一块木板床上的小伙子一眼,便从怀中取出了一把被包得严严实实的银针。取出一根细得看都看不见的银针之后,这小神医只把银针在那常年点着的油灯火眼上面燎了一下后,便对着这小伙子的胸口扎了进去。

一针之后还有一针,这一针接着一针之后,只见这原本已经没有了生息的小伙子胸膛竟又鼓动了起来

又是一阵施针过后,那小伙子苍白的面色竟然就此红润了起来。不仅如此,等到这小神医把银针一一取下之后,那中了毒的小伙子竟然猛地坐起,朝地上吐出了几口黑血。那黑血才一沾地,便将那青石铺就的地面溶出了几个窟窿。但黑血一吐出来,这小伙子便是好了

这一幕可是看得围观众人双眼发直,口中直呼“神乎其神”。那小神医又在油灯的火焰上把这银针一一过了一遍之后,才笑着对那已经无事的小伙子说道:“适才我施针的时候,便与那阎罗殿里头的老爷说过了,只叫你过了这一劫后,从此无病无灾安度余生。”

围观众人听这小神医的话,知道他是在打趣和安慰,纷纷都笑了起来。

但是这小神医的话却并没有就此说完,只听他接着说道:“你此番中毒,定然是在那河阴山上喝了那‘牙溪’的溪水了。”

说到这里,小神医又站了起来,对着围在周边的百姓们说道:“那河阴山上有一条自深山中流下来的小溪,乃是从这山脉深处的‘飞荷山’中流出来的。这溪水之所以有毒,便是因为在这溪水的上游,有不知多少毒蛇,日夜在那上有磨牙,尔等以后上山打猎,切记自带饮水,千万莫要误食了山中溪水。”

听到这小神医的话之后,围观众人纷纷点头,口中直呼“受教了”。

便是这么一回,在这河阴县城中,“小神医银针撵阎王”的故事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老道士看破真身,小神医娓娓道来

且说这小神医因为让人“死而复生”的事情之后,便在这河阴县里头出了名。自打那件事之后,河阴县周围的百姓们但凡有点儿什么大病小痛的,便要上门去找一趟那小神医。

时间一长,这小神医的“生意”倒是热闹了,但是这河阴县里头可不只有他小神医一个郎中。百姓们有什么病痛都去找它了,那还叫其他的郎中、药师们吃什么饭呢?不过这小神医虽然看起来年纪小,但是人情世故却也一点儿也没有落下。他先是一一拜访了这河阴县里头的郎中、药师们,问好了他们所擅长诊治的病症种类之后,便开始了“导流”

今日之病患有什么病痛,他便分出一半叫去看另一个郎中,明日之病患有什么隐疾,他又叫一半去其他郎中那里。自己不仅挣到了银两,在这县城里头也没有被孤立起来。时日一场,这河阴县里不管是什么地位什么行当的人,说起这小神医,都少不得要夸上两句

小神医却并不以此为傲,整日里除了诊病之外,便是在家中研读医书。

但是正所谓你不去找麻烦,麻烦自己要上门来找你。这一日那小神医照例在医馆里头问诊,却见一白胡子的老道士拿着罗盘走进了医馆,将手中那罗盘直直地指向了小神医

正当这医馆中的众人还不明所以的时候,就看见这老道士抽出身后背着的镔铁宝剑,口中低呼着什么道家律令就朝着小神医刺了过去。那小神医也不含糊,一个闪身,便是避开了这刺过来的宝剑。老道士见这一剑未果,便用左手从怀中摸出一张符纸,朝着小神医打了过去。

那符纸看似轻飘飘的在半空中飘着,但是无论这小神医如何躲,都紧紧跟着小神医的身影。

好在这医馆中的众人早已经四散逃开,才叫这小神医有了辗转腾挪的空间。终于,这符纸还是贴在了小神医的胸口。只见那符纸先是放出一阵金光,接着金光便尽数褪去。那老道士一见符纸发挥出了作用,先是长出一口气,接着便走向了小神医。

可就在这时,那小神医却抬手将正贴在他胸口的符纸取了下来,带着笑意说道:“原来是那观中修行的老神仙,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贼人欲对我不轨呢。”

老道士一看这小神医竟然不受符纸控制,惊讶地眼珠子都快要瞪出眼眶了。但老道士毕竟是久经江湖,只是稍微一想,便知道这小神医身上有功德护体,寻常符纸自然是伤不得分毫的。在这世上能够有功德护体的生灵,不管是人是鬼,那都不是什么作恶多端的东西。

想清楚这些,老道士便也松了一口气。手上捏了个印后,便对着小神医说道:“是贫道失礼了。”

小神医也不见怪,而是笑着说道:“老神仙若是不介意,且在一旁稍等,待我为乡亲们问诊之后再谈。”老道士本来就有些理亏,当即便对着小神医点了点头,而后自找了一块蒲团坐了下来。

正所谓“功德护体非易事,青光掩日岂轻松”,等到小神医为上门的病患们问诊完毕,时间早就已经走到了傍晚。

好在这老道士也是有一身高深莫测的养气功夫,陪着小神医在医馆中硬生生的坐了一日,才在小神医的招呼下帮忙关了医馆,走向一处院落

飞荷山大蛇渡劫,小书生不幸遭难

回到这院落中之后,小神医先是让人去酒楼里叫了一桌酒菜,又等到酒菜上桌,才对着老道士说道:“老神仙岂非看出了我乃一妖精化人,否则这白日里便是不会对我出手了。”老道士听见这话,一手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小神医见老道士承认,却是爽朗地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小神医才又说道:“不知老神仙可愿听我细细道来。”说着,小神医还主动拿起酒壶,在这老道士面前的酒杯中斟满了酒水。

老道士也不是什么墨迹的人,心里头虽然对白日里自己唐突出手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也想搞清楚为什么这小神医身上有功德护体的事情

这事情还得从那一百多年前汉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说起,因为这高祖在位的时候没有年号,我们便直接说是高祖九年了。

前面也说到了,在这河阴县周边,有着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这山脉的主脉一片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因为这山中终年开满了一簇簇形似莲叶的花朵,便有人将这山叫了“飞荷山”。也就是在这飞荷山中,有一条在山中修行了不知道多少年月的青花大蛇

高祖九年的夏天,便是这青花大蛇功行圆满成仙得道的年月。

这大蛇成仙得道,自然是少不得要被老天爷清算功过了。凡是这对早期道家典籍有所研究的读者朋友都知道,这无论是人还是妖,只要是想成仙的,就必须要在这“地水风火四大劫”里头走上一遭。等到这“四大劫”过了之后,如果没有雷霆落下,那这便算是成了仙了

这大蛇在飞荷山中渡劫的时候,“地风”三劫都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唯独到了这“火劫”降临的时候,大火焚烧之间,竟然将一名误入深山的小书生给卷了进来

说到了这里,那小神医便是叹了一口气,又仰头喝了一口酒之后,才又接着对那老道士说道:“我原以为飞升之日便在此时,却不想火劫临身之时,才知道这小书生已经随着我遭了劫难。我发现时,那小书生一身毛发并衣物早已经被烈火燎尽,只剩下一副残躯尚在。”

小神医又叹了一口气,又说道:“我便护住了这小书生的魂魄,与他说了这入劫之事。”听到这里,老道士也是长叹一声,说了句“时也命也”便住了口。

那小书生生魂未死,也知道自己这是坏了山中大蛇的好事,便连忙跪地求饶。那大蛇却开口说道:“我今日成仙,你却在今日出现,想来也是我前世对你有所亏欠,你有什么愿望未曾完成的话尽可以告知于我,待我休养好了残躯便会去替你完成。”

那小书生魂魄听见大蛇所说,顿时便流着眼泪说道:“不瞒大仙,小生家中无父无母,只有一本医书尚未学完,若是大仙能为小生寻一传人,不叫这医书就此失传,便是了了小生的夙愿了。”

听完书生所说,那青花大蛇点了点头,又问清楚书生家住何处以及姓甚名谁之后,便让书生的魂魄往生去了。

正所谓岁月千载悠悠过,王朝更迭转眼间。这青花大蛇在飞荷山中一待,日子便过去了几百年,当年的盛唐更是在时光的流转中走到了末尾。

这几百年的时光里,青花大蛇也没有闲着,不仅修养好了身体,更是把这医书里里外外研究了数十遍,将那医术锤炼得炉火纯青。

到了此时,老道士也明白了这小神医身上为什么会有功德护体了,当即便笑着对小神医说道:“道友此前遭劫,恐怕便是因为身上无有功德在身,如今只等功行圆满,便可飞升成仙了。”小神医听到老道士的话,顿时就笑了起来。

结局

根据传说的原本,只说这大蛇化身的小神医在那河阴县做了近二十年的神医,终于在那汉平帝刘衎在位的元始元年功行圆满,在河阴县百姓的注视下,被一道从天际间降下的霞光接引,化为一条青色的大龙飞上了天际

其实传说如何早就已不再重要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类得道飞升的人或物,其实都是古代的先民们因为崇尚有能耐又有贤德的人而做出的美好想象罢了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流传,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记等,作者本意是借用民间故事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切勿因故事情节而产生其他情绪或搞封建迷信。

民间故事:老道士寻妖,却发现道法不起作用,原来此妖不简单

民间故事:道士往神医身上贴符,却不管用,俩人喝酒后说出旧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狮

如果觉得《民间故事:道士往神医身上贴符 却不管用(俩人喝酒后说出旧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