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西海岸新区探索“自助式养老模式”(破题农村养老)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百家号」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谭宁

75岁的孙木玲是西海岸新区藏马镇唐家庄村人,11月9日一大早,她就带着晾晒好的梃杆和自己制作的手工产品,来到了离家不远的藏马山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忙活。

记者见到老人时,她正在穿针引线。旁边直溜溜的梃杆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她麻利地用穿好的针线一来一回不断从梃杆中穿过……桌上摆放着用高粱秆编成的各种用具,方形、菱形的盖帘,大小不一的箅子,高粱穗绑扎的笤帚等,成品针脚均匀细密,结实好看。

记者注意到,这些手工产品上均标有5到60分不等的分值,“大物件费时费力,价格相对高一些,比如这个方形盖帘,做一个可得40分,手编提篮能得60分。”中康爱邻里藏马山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长薛丁瑞介绍说。

薛丁瑞所说的积分是什么?怎么用?

据记者了解,中康爱邻里智慧医养服务有限公司在前期走访中发现,新区西部乡镇很多老人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且精通多种手艺。为此,中康爱邻里提出“老有所为堪回首,乐享天年夕阳红”的理念,以时间换积分、积分换服务的方式,老人作为志愿者兑换积分,可换取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做到部分或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于是,在新区民政部门的扶持下,中康爱邻里针对经济条件较弱的农村地区,探索开展了“自助式养老模式”,老年人作为参与者制作手工产品兑换积分,按照“1积分=1元”的兑换标准,可在养老服务中心就餐、就医、购物或换取相应商品、服务等。

陈洪文今年72岁,有着一手编筐的好手艺,从十几岁到现在,他的编筐技能已有六十个年头。听说养老服务中心可以收购编筐,原本已经搁置的手艺活又被老人重新拾了起来。“上年纪后就很少编了。这种尺寸的提篮,编一个得三个钟头,一天也就能编三两个。”老人边忙活边对记者说,过去都是用棉槐条编的筐子装东西,比如装苹果、柴草、杂物等,用处多得很。闲聊的工夫,陈洪文手里的提篮已见雏形。

“我们每周举办养老服务大集和各类活动,把老人制作的手工产品拿到集上售卖,同时还联系当地的非遗商户进行代卖,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也通过我们在全国的养老项目上进行宣传和售卖。”薛丁瑞告诉记者。

对于没有技术的老人,爱邻里还组织开展培训活动,降低老年志愿者参与的门槛。“我们和周边的玩具厂合作,由工厂提供原材料,在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手工培训,教老人缝制毛绒玩具的技巧。”中康爱邻里副总经理国霁告诉记者,“自助式养老模式”是探索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破题农村养老的一次大胆尝试,目前已在滨海街道、红石崖街道、泊里镇等镇街尝试推广实行,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

据悉,作为新区首家试点的藏马山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有200余名老人参与,累积发放3000多积分,兑换服务达300多次。“‘自助式养老模式’本质上是养老服务企业市场化的一次尝试。通过对农村养老资金的开源,实现了老人和养老服务企业的双方受益——既让农村老人能有更多钱享受更多元的养老服务,又开拓了农村养老的消费市场。”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宋延斌表示。

如果觉得《西海岸新区探索“自助式养老模式”(破题农村养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