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12月起 部分人的养老金将会暂停发放(到底怎么回事)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累计交够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那为什么还有人会被停发养老金呢?究其根源,主要是退休人老人忘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2021年11月11日吉林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对于在2019年至今年12月10日前没有认证且通过信息比对、人工核查均没有获取到生存信息的城镇退休职工,社保局决定于12月停发基本养老金待遇。过去社保制度监管不完善,遗属在退休老人离世后,不及时办理销户手续,继续冒充离世老人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基金流失严重,基金支付压力增加,参保人的利益受损,基于此,国家要求退休老人每年要进行生存认证。

为了方便退休老人操作,各地设置了多种认证方式:

第一,大数据静默认证

有人说社保认证政策取消了?这样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为了简化老人操作手续,各地推广了大数据静默认证的方式,只要退休人员参加过实名制的活动,比如乘坐飞机,高铁,火车,或者有三甲医院的住院记录,数据可以直接共享到社保经办机构,就可以默认为已经完成认证手续。

第二,网络自助认证

如果当地没有推广大数据认证技术,或自己没有参与实名制的活动,就需要主动完成认证手续,可以通过社保官方APP,公众号和当地人社官方认证,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利用当地社保官方APP→点击资格认证,按照提示自助扫脸认证即可。

第三,柜台认证

退休人员有大量空余时间,如果不熟悉手机操作,子女又不在身边,可以亲自去社保机构的窗口认证,但是需要排队叫号,流程相对繁琐。

第四,上门认证

对家住本地行动不便和长期卧床的离退休人员,也没有子女帮忙自助认证的,可以预约工作人员上门认证。对于在最后期限内,仍没有完成认证的,单位和街道还会再次人工核查,确实无法证实生存信息的,社保机构才会停发基本养老金待遇。等到退休人员进行补充认证后,期间漏发的待遇可以一次性补发。

这里还要提醒所有退休老人,除没有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会导致养老金停发外,如果退休人员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养老金暂停发放:

第一,入狱服刑

如果退休人员触犯法律红线,被判处监外服刑的,可以继续发放基本养老金待遇,但是不享受上调待遇,但如果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法,也就是需要入狱服刑的,停发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更无法享受上调待遇。出狱后,基本养老金按照服刑前的标准领取。

第二,没有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

社保卡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社保账户,用来记录参保信息,领取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另一个是金融账户,用来领取养老、失业、工伤,就业补贴等等社保的待遇,但是想要资金顺利入账,必须提前激活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否则将会影响养老金待遇正常领取。

第三,违规手段诈骗基本养老金

除了冒领养老金之外,还有多种诈骗养老金的手段,比如篡改年龄提前领取养老金,伪造身份信息顶替他人领取养老金,一旦被社保机构发现并核实,不仅要停发基本养老金,已经领取的养老金还得全额退还,同时还要承担骗取金额2倍到5倍的赔偿。

如果觉得《12月起 部分人的养老金将会暂停发放(到底怎么回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