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知否:盛祖母丧夫后选择抚养庶子(也是一种智慧)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盛老太太出身勇毅侯府,下嫁给盛家的探花郎,结果丈夫宠爱妾室,自己独子被妾室害死,丈夫也英年早逝。

这个时候,勇毅侯老侯爷夫妇尚在人世,眼看女儿才二十出头,年纪轻轻守寡,就给女儿找好了改嫁的人选,时任闽浙巡抚的唐安年。

唐安年甫鳏,出身松江世家,两榜进士,只有两个嫡女一个庶子,新寡的侯府嫡女嫁过去,必能阖家美满。

盛老太太选择将庶子盛纮抚养成人,延请名师,等到盛纮入仕,也是盛祖母拿出陪嫁多方打点。

等到盛纮议亲的时候,勇毅侯府有意示好,盛祖母看不上娘家的旁支庶女,断然拒绝,惹恼了娘家,于是堂堂侯府嫡女,和娘家彻底断了情分。

作为嫡母,盛祖母这个侯府贵女,对待庶子盛纮,可谓是尽心尽力,所以盛纮虽然心里有些小心思,但是对嫡母一直十分孝顺敬重。

盛老太太等到儿媳娶进门,就选择不过问后院的事务,也不要求儿媳晨昏定省,只要自己清静度日。

直到明兰丧母之后被送到盛祖母这里抚养,老太太才在明兰的陪伴下鲜活起来,一心一意保养身体,为明兰操心。

明兰嫁给顾廷烨,后院一直不消停,这个时候康姨母竟然要把庶女塞到顾家做妾,此等给明兰添堵的行为惹恼了盛老太太,老太太选择把儿媳叫过来,让儿媳在寿安堂跪下悔过。

王大娘子自从进门,自恃老太太不是盛纮亲生母亲,对待婆母态度一般,盛老太太也不是多事的婆婆,有事也是关起门说几句,破天荒地下了儿媳面子,让儿媳在人来人往的门口下跪,这让已经当了祖母的王大娘子心里有了疙瘩。

王大娘子对婆婆的不满被康姨母发现了,康姨母挑拨妹妹给盛老太太下药,小小报复一下,王大娘子觉得姐姐的想法不错,就把姐姐给的药下到糕点里拿去给了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中毒后,找了太医,王大娘子才知道姐姐给的药是毒药,而不是之前说得稍微让老太太不舒服的药。

关于盛老太太中毒事件的前因后果,明兰都调查清楚了,但是事情的处置却出现了分歧。

王老太太决意袒护康姨母,还让明兰想想兄长姐姐,就在这个时候长柏回来了。

长柏选择支持明兰,坚决处置康姨母,就连王大娘子也需要回到老家宥阳祠堂祈福十年,最后康姨母被送到慎戒司,也算是为盛祖母主持了公道。

盛家上下其实和盛祖母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没有她的教导与筹谋,盛纮也不可能从当初不起眼的庶子,到后来的逐步高升。

长柏劝服王老太太的时候就讲了祖母对盛家的贡献,来反驳王老太太关于血脉骨肉言论,然后又告诉王老太太,康姨母就是一堆果子里面的坏果子,已经影响到王家舅父的仕途。

如果继续纵容康姨母,等到彻底捂不住的那一天,康姨父一纸休书,那影响的就是王家的子孙,于是王老太太妥协了。

长柏是个端方正直的君子,不同于明兰被盛老太太抚养长大,长柏对老太太的好,纯然源于他自身端正的三观。

明兰在娘家为了祖母喊打喊杀,王老太太并不放在眼里,甚至盛纮还有大事化小的想法,正是长柏的归来,才让事情有了反转。

坚定了盛纮处理康姨母的想法,顺便说服了偏心的王老太太,要知道王老太太人老成精,抓住了明兰不想牵连兄姐的心态,让明兰有些烦恼。

盛老太太年轻时放弃改嫁,选择抚养庶子长大成人,其品行高洁,人品贵重,所以纵使盛家后辈和老太太没有血缘关系,也赢得了长柏的尊重,晚年依然在长柏和明兰的孝顺中度过。

在那个三妻四妾是正常现象的年代,盛老太太作为侯府贵女,婚前骄傲恣意,看中探花郎,不顾家人反对,执意下嫁,结果几年之间,独子夭折,丈夫早逝,经历颇多。

父母觉得女儿年少守寡,细心挑选了人选,想要女儿改嫁,却被骄傲的女儿拒绝,因为她不想再经历一遍后宅争斗了,选择抚养庶子。

盛老太太尽心抚养庶子,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对于走科举做官路线的盛纮来说,孝顺是必需的,只要他在官场行走,想要将盛家发扬光大,那么就会乖乖孝敬养大自己的嫡母。

盛老太太为了盛家,劳心劳力,纵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的付出大家都能看到,加上礼法约束,手中还有丰厚陪嫁,自然不愁晚年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如果觉得《知否:盛祖母丧夫后选择抚养庶子(也是一种智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