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央视男神鲁健(婚后又与妻子“分居”15年:“白天不懂夜的黑”)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1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前段时间,央视《鲁健访谈》节目火了。

李子柒作客《鲁健访谈》,这是李子柒沉寂许久后,第一次以访谈的形式回归荧幕。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

但看完访谈,大家都被主持人鲁健圈粉了。

整场访谈,鲁健对话题节奏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所问的问题也很有深度,为观众挖掘到李子柒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人物弧光。

在此之前,鲁健就采访了雷军、郎朗、姚明等各界名人,备受网友认可,微博讨论度也已超过4000万。

其实早在2019年,鲁健就凭借《中国地名大会》火了一把。在这档国民级的节目上,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位挺拔俊朗、幽默大方的男人。

而跟他一起火的,还有央视另外一位女主播,她就是曾主持《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等热门节目的郑天亮。

观众们不由惊呼:“原来他俩是一对啊!”

事实上,鲁健和郑天亮在2004年便已结婚,如今已携手走过17年。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都没有同台的机会,鲁健常年负责白天的新闻栏目,郑天亮则屡屡亮相晚间节目。

因为节目的性质,鲁健不像妻子那样备受关注。直到《中国地名大会》,他积累了超高的人气,随后又在2019年主持人央视大赛担任评委,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台里的同事打趣鲁健:“以前你老婆主持的都是黄金档的节目,现在你该觉得平衡了吧。”

鲁健却感慨:“我终于不用跟她分居了!”

01

相似的灵魂相隔再远,

终有相遇的那天

1972年,鲁健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父亲是治沙工程师,母亲是图书管理员。

鲁健高一那年,父亲突然患上重病,被送去北京治疗。同一时期,鲁健的姥姥去世。母亲独自操办了丧礼,一边忍受丧母之痛,一边赶到北京照顾丈夫。

经营了十几年的家庭,一夜间千疮百孔,母亲毫无怨言,一个人扛住所有。这种坚忍深深影响着鲁健,他一改从前的散漫,将所有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发誓要出人头地,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高三那年,鲁健的成绩已跃升至年级前三的行列。在填高考志愿时,他在10个志愿备选栏上都写了北大。

他原以为,这么做会让自己没有退路,从而更加义无反顾。但是,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以几分之差和北大失之交臂,最后被调剂回包头,上了一所分数线远低于他成绩的师范专业学院。

按着这样的轨迹,鲁健毕业后会成为当地的一名老师。对当时许多人来说,这已是不错的选择。他却不甘于此,在听说银川电视台招收播音员后,他果断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成为一名主持人。

许多亲友不看好他做主持人,觉得他不是科班出身,可他一做就是3年。

虽然工作出色生活稳定,可鲁健心中始终念念不忘当初没能去成的北京,于是边工作边自学,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连续两年都没有考过,鲁健一咬牙,辞掉了电台的工作,全心全意备考。

身边人都说他傻:“你一个大专生能进本地的电视台就知足吧,还折腾什么呢?”

第二年,当鲁健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时,这些人都闭嘴了。

那一年,郑天亮也在北京。

郑天亮是山东烟台人,比鲁健小6岁,父亲是《烟台日报》总编,母亲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将主持人视为毕生的理想。

1997年,她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当时播音系在全国只招收3人。

大四那年,郑天亮进入央视实习,正好遇上《东方时空》改版,她想都没想就应聘了这档节目的女主播。

同学赶紧拉住她:“你知不知道,他们是在找能和白岩松搭档的人啊!”

作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台里对主持人的要求极为苛刻,郑天亮的表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领导留下坏印象,甚至会影响实习考评。

当郑天亮站在镜头前的那一刻,演播室一片静默。

良久,导播问:“这女孩是谁?之前主持过什么节目?”

工作人员说:“没有。她是来实习的。”

导播点点头:“就她了。”

02

“不好意思,我不想和同行谈恋爱。”

2001年3月,郑天亮正式亮相《东方时空》。

刚刚毕业的她,是这档栏目中年龄最小的主持人。然而她与央视名嘴白岩松搭档时毫不怯场,优雅从容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其中也包括鲁健。他当时正在吃饭,可节目放完了,一碗饭愣是一口没动。他感慨地说:“这女孩真厉害,这么年轻,竟然主持得这么利索。”朋友笑他:“你都说了好几遍了!”

此时,硕士毕业的鲁健也得到了进入央视实习的机会。

有人说:“无论人海茫茫,相契的灵魂总有相遇的那一天。”

郑天亮和鲁健,在相距遥远、差异很大的环境中成长,本该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然而,他们对主持事业的共同渴望,弥合了所有距离,最终让他们走到彼此面前。

央视新入职的主持人都需要进行基层锻炼。鲁健比同期同事要年长一些,而且恰好他们去的地方是内蒙古赤峰电视台,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领队。

在清点名单时,鲁健惊喜地发现,郑天亮也在其中。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做起事来有种不输男生的干劲儿,而那种独属于女性的温柔,又在她那一双大眼睛里被悉数保留。

鲁健越与她靠近,越为之着迷,但他不想让郑天亮觉得自己在利用职务之便故意靠近她,只能将渐浓的情绪放在心里,平时对她并不亲近,甚至话都很少说。

从赤峰回来后,鲁健与郑天亮依然保持着联系。渐渐地,他开始每晚来台里等她,骑车接她下班,找一些机会请她出来吃饭。

郑天亮自然能感到他对自己的不同,却很明白地对他说:“对不起,我感觉我不会考虑和同行在一起,因为距离太近,没有神秘感。”

鲁健心里一沉,可第二天他又约郑天亮一起吃晚饭。

他点了一桌子菜,却见郑天亮有些心不在焉。他让服务员上了一碗清淡温热的面汤,端来给郑天亮喝。

其实,那天郑天亮确实是身体有些不舒服,出于礼貌没和鲁健说,可没想到他这样一个北方汉子,竟这么细心温柔。郑天亮心里不由暖洋洋的。

那天郑天亮没胃口,鲁健也索性不吃。他犹豫了一会儿,掏出一张长长的清单,指着清单上的名字对郑天亮说:“你说跟同行处对象很没意思,我看不一定。你看我这上面,全是同行的夫妻,而且幸福得不得了,像杨绛和钱钟书、萧乾和文洁若……”

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郑天亮不由“扑哧”笑出声。她这才明白,原来所谓对另一半的条件,都是留给不喜欢的人的。

03

白天不懂夜的黑

经过两年的相处,郑天亮和鲁健在2004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凑巧的是,他们刚要举行婚礼,正好碰上了“两会”召开,再加上两人刚工作不久,手头都很拮据,因此只能简办婚礼,只有各自的父母到场。

婚礼的第二天,两人就奔赴两会报道的前线了。他们被安排在同一个场馆,但因为报道的场次不同,他们一连几天都没有碰头的机会。

郑天亮和鲁健没有想到,这样的日子就是他们今后生活的预兆。

鲁健凭借出色表现,在两会结束后被调去主持《中国新闻》和《今日关注》。但他没高兴几天,就发现了问题。

郑天亮负责主持《东方时空》和《午夜新闻》,一个在晚上6点,另一个在凌晨。她每天夜里11点要到台里预录制,凌晨一点才下播。

而鲁健呢?

他的节目是录播,需要每早6点赶到台里进行录制。

如此一来,每当鲁健起身上班,郑天亮还在睡梦中,而郑天亮下班回来时,鲁健早已睡去。

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同事,是最亲近的夫妻,可事实上,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朝夕共处,却隔着最遥远的时差。

两人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一个月只在台里见过4次。

有一段时间,鲁健晚上熬着不睡,等到妻子回家,陪她聊上几句,然后第二天强忍着困意起床。

半个月后,鲁健的眼窝就深陷下去了,整个人消瘦得连西装也撑不起来。郑天亮心疼地抱住他,让他晚上不要再等自己。她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鲁健眼眶红了。

每天清晨和深夜,鲁健和郑天亮只能各自静静地望着熟睡中的对方,眼中藏着最深的思念。

他们无法时时“携子之手”,却又始终彼此扶持。

有天郑天亮醒来,看到桌上摆好了早餐,盘子下边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定要记得吃早餐!”后来,她每天都会吃到丈夫做的早餐,看到纸条上他写给她的话。

这样特别又温暖的交流方式,让两个人的心始终贴近。

2007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郑天亮考虑到鲁健父母的身体不好,主动提出把孩子送到烟台。鲁健担心会给岳父母添麻烦,郑天亮父亲就对他说:“我早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了,你又何必与我们见外呢。”

丢掉央视主持人的滤镜,郑天亮和鲁健不过是一对为了生活攥紧拳头、相互扶持的普通夫妻。他们没有充裕的存款,没有宽敞的房子,连一个面对面的拥抱都显得奢侈。

但他们的爱情,没有因为时空疏离与生活琐碎,逐渐褪去斑斓的色彩。

作家刘娜曾说:“夫妻和婚姻的本质,是一份信赖对另一份信赖的叠加,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托付,一颗灵魂对另一颗灵魂的治愈。”

因为包容和信赖,他们始终相信彼此的坚持,会等到修成正果的那天。

04

所有陪伴时的苦,

总会笑着与人述说

这一等,就是15年。

鲁健曾说,《中国地名大会》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节目,不仅因为这个节目让大家认识了自己,更因为它让自己和郑天亮在工作作息方面变得同步。

凭借飙升的人气,鲁健的曝光率持续走高,他也由此得到更多与郑天亮同台的机会。

一起演唱越剧,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合唱《时间都去哪儿了》,四目相对,眼里满是柔情。

两人在台上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眼神,都像在释放十余年的思念。

经过多年的打拼,鲁健如今已是金话筒奖的得主,郑天亮也成为央视数一数二的女主播。

破旧狭窄的出租屋,已换成100多平米的房子,他们终于在北京这座城市,拥有了体面从容的生活。

2015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但不用再像8年前那样,把孩子送去烟台,忍受骨肉分离的煎熬。他们将老人接到北京的新房中,享受团聚的天伦之乐。

郑天亮的微博上,时常晒出和家人的生活照,眼里满是幸福。

在《主持人大赛》上,鲁健把那段“分居”的时光调侃为“白天不懂夜的黑”,逗得节目嘉宾笑得合不拢嘴。

郑天亮也在脱口秀上,吐槽鲁健在生活中的一些癖好,明明是埋怨的语气,却让观众直呼“在撒狗粮”。

这让我想起《亲密关系》中的一句话:“对于一段婚姻,守护总比破坏来得困难,但回报却是永远的幸福。”

初见时的明丽,缱绻时的深情,终究要经受岁月的稀释,生活的剥啄。

但岁月静好的婚姻本不是理所当然,所有长久都离不开相爱的两个人,为彼此拂去生活的荆棘。

就像郑天亮和鲁健,尽管他们的人生里写满挑战与孤单,却无损他们守护彼此,最终等到了不起的甜。

婚姻不会一帆风顺,但被深爱的人紧握着手,便是人间值得。

请相信,如今忍受的煎熬,迟早有一天,你会和你爱的人笑着与人述说。

愿相爱的人共勉。

如果觉得《央视男神鲁健(婚后又与妻子“分居”15年:“白天不懂夜的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