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酒于宜宾 不像是一种生意(它就是生活本身)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深秋时节,来自全国的二十余名媒体人齐聚翠屏山,准备开启一场为期数日的酒都采风行动。

翠屏山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而得名,屏峙江岸,与岷江、金沙江一起包裹着宜宾老城区。

他们几乎都不是第一次来宜宾,却少有人说得出接下来要采风的酒厂是什么模样。酒都的盛名蒙着一层面纱,须得深入走进去才能看到它的真貌。

如果在地图上将行政区划、道路等都隐去,只剩水系,能看到岷江自西北而下,金沙江由西南往上,相汇后始称长江,形如一个向左侧开口的“Y”。

宜宾的酒厂也多沿江河而建,既取交通之便,也占生态之利。

我们此行便以长江“零公里”处为起点,两辆中巴车沿岷江、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长宁河而行,探访面纱背后真实的酒都。

在宜宾老城,看见理想的酒都

摊晾时铁铲翻飞的节奏,踩窖时双脚舞动的韵律,上甑时铺洒酒醅的技巧……身着青色、蓝色或黄色马褂的酿酒工人不像在酿酒,倒似在表演一种古老的艺术。

酿酒的确算一门艺术,节奏、韵律、技巧稍有不同,酿出来的酒都各有风味。而艺术的至高境界,不是高岭之花,不是阳春白雪,是与生活的烟火气融为一体。

▲宜宾街头

宜宾就是这样一座把艺术揉进生活的城市。

爱酒之人来到宜宾,往往先看的不是酒厂,而是江水和老城区的大街小巷。

▲长江“零公里”地标广场

车停在合江门地标广场前,右边就是一条清末古街——冠英街。

鼎盛时期,百米长的街上有40余座砖木四合院,居住着酒商、盐商、药材商、银行家等有钱人。如今复原成为开放式景区,也是原汁原味呈现宜宾酒文化、茶文化和马帮文化的窗口。

从冠英街出来,还有一段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墙。登上城墙,就是三江汇流的最佳观景点。

▲三江口

极目远眺,长江左岸的白塔山500多年来静静矗立,下游是建设中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右岸拔地而起的高楼是华侨城在建的宜宾未来CBD。

而众人身后的宜宾老城区,状似被岷江和金沙江夹在中间的半岛。这里藏着五粮液“长发升”“利川永”“张万和”“钟三和”等多家酿酒古作坊,它们共同组成了五粮液最神秘的501车间。

▲长发升

年初,长发升旁边的小店还是一家杂货铺子,此次再去,已经改成了白酒专卖店,货架上陈列着多款五粮液产品。

长发升的漆红木格门后摆着一张小饭桌,酿酒工人用保温杯泡好茶,又继续一天的工作。平日里这扇门从不对外打开,周边多年的老邻居也不熟悉这位“近邻”的内部构造。

我们站在门口,举着手机和相机,希望能捕捉到653年古窖池的身影。

所谓大隐隐于市,环视古酒坊周围,满是菜市、粮油铺子、便利店、成衣店、学校、居民楼,是最喧闹的讨价还价的声音、麻将碰麻将的声音和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

▲长春街上,右边即是利川永

这边渗出酒香,那边飘出饭菜香,交织在一起,便是酒城的滋味了。

老城区里除了古酒坊,还有数口始建于1662年的“月亮窖”,就在翠屏山南面的半山腰上。它们得名于其建造形状——地形决定的狭长弯型,这些窖池由叙府的第九代传人周太平依山而建。

叙府酒业,是宜宾的另一张酒名片,背靠翠屏山,面朝金沙江。

▲叙府酒业

不同于对五粮液的自豪,宜宾人对叙府更多是情怀。

因为,除了戎州,叙府也是宜宾历史上的“曾用名”。叙府酒拿出去送人,和五粮液一样,是不用解释介绍的。

数百年来,宜宾的人与酒就这样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顺着老旧的城区七拐八拐,将古酒坊和老窖池参观得差不多了,也就对老宜宾的风貌和老宜宾人的生活了解了八成。

这也许就是酒都最理想的模样了。山水合围,给了宜宾老城独特的生态环境。在热钱和资本汹涌的当下,这里又保留了一份难得的从容。

酒于宜宾,不像是一种生意,它就是生活本身。

川人的安逸底色和相对优越的生存条件,固然奠定了宜宾笃定的基础,但酿酒作为当地一份古老的产业,本身的积淀或许早已包容一切。

如果觉得《酒于宜宾 不像是一种生意(它就是生活本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