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想说爱你不容易:家庭出身可能是被嫌弃的根本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红楼梦》第四回里,薛蟠打死冯渊,惹了人命官司,再加上妹妹宝钗要进宫待选,所以薛姨妈领着一儿一女住进了贾家,也算是大家里面好避难了。没想到一待待了好几年,即使被贾家多次暗示应该搬走也自岿然不动。她想得相当不错,一是想让妹夫贾政管管无法无天的薛蟠,二来宝钗选秀失败,就把贾宝玉当成了未来的姑爷。可惜,这个精明的算盘被同样精明的贾母识破了。

贾母是个传奇般的存在(请看我以前写的《失灵的定海神针》)。父亲是高官,追随皇帝左右,因此,她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非常正统的皇家思想;而皇家,又是接受哪家的思想呢?

各位想得很对: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里最讲究的就是“仁义礼智信”,但是,商人的某些做法却违背了儒家的道义,所以,自古以来:

儒家轻商

古代的中国封建王朝,到现代的文明社会,中国人大多都注重儒家的思想及文化。汉朝时,统治者更是遵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成为了封建正统,也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的“霸权”地位。

而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轻利重义”,因此,虽然“商人”起源于商朝后期,比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时间还要早,但是直到清朝中期,商人的地位与评价一直不高。

对于统治者而言,他们“以农为本”,注重发展农业经济,以便更好地笼络百姓,即所谓的“安土重迁”,深入人心。而商人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灵活多变”的头脑,都不符合统治者让天下安定的本意,

对百姓来说,受着传统思想的统治,对商人的看法来源于政府;还可能就是因为商人“重利”,与儒家的思想大相径庭。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永远排在最后。他们中大多数人,以倒买倒卖为生,靠投机倒把挣钱,正直的儒家传人也大多会敬而远之。

“商人重利轻别离”、“情少利心多”,这是封建文人对商人重利的直接描述。即使到了现代,“无利不起早”、“十商九奸”等俗语,也是对商人重利的批判。

所以,在思想上,儒家轻商;在政治上,官方压商。

薛家进京,可回自己家,可去王家(算是回娘家),就是住在贾政这个妹夫家不合适,所以薛家的目的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攀附贾家。

而薛家想把女儿嫁到贾家来,肯定也是为了“利”:

一方面,贾家是钟鸣鼎食之家,有爵位,有门第,有书香,傍上贾家,可以提高薛家的社会甚至政治地位。

另一方面,薛家日渐衰落,收益日渐下滑,唯一的儿子薛蟠又整日“斗鸡走狗”,如果把女儿嫁到贾家,那么,家族就有了延续与兴旺的靠山。

当薛家以商人的身份出现时,它在四大家族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再来看贾母,她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正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她把最喜爱的女儿贾敏嫁给文人子弟林如海;她关心的贾珠的遗孀李纨,也出身于教育家庭。她反对“金玉良缘”,固然有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基础的考量,大家族的长远利益的考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薛家是商人出身。

精明的贾母,不是一个只知享乐的老太太,她一眼就看出薛家真正的目的,又岂能因为一个还不算太优秀的女孩,就断送了自己宝贝孙子以及整个贾家的前途呢?在她看来,一个商人家庭的女儿想要嫁到贾家这个百年望族,颇有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感觉。

地位低微,永远没有政治地位,对贾家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与薛家联姻,是下下策;

况且,贾家的媳妇已经有了两个王家的女人(王夫人与王熙凤),如果再来一个与王家有如此密切联系的宝钗,那么,贾家的未来堪忧。

另外,薛宝钗自身的一些缺点,也时贾母把她踢出宝玉嫡妻的备选行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请明天继续收看下半部分。

如果觉得《想说爱你不容易:家庭出身可能是被嫌弃的根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