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建中散的功效与作用

2023-06-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建中散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青州枣、厚朴(姜汁制),各一斤。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五两。陈皮(去白.八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青州枣 厚朴(姜汁制)各500克 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150克 陈皮(去白)240克(以上六味,用水6升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去皮)人参 藿香 诃子(煨,取皮)白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呜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黄耆5钱,肉桂5钱,甘草5钱,白芍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经来血内有白也,形如鸡肠,满肚疼痛。

【用法用量】白酒调下。先用迫虫丸通其虫于大便而出,后用本方补之。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别名】大建中散

【处方】黄耆(锉)1两,桂心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当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香3分,熟干地黄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益气,补不足。主虚劳。

【用法用量】大建中散(《普济方》卷二一七)。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青州枣1斤,厚朴(姜汁制)1斤,干姜(炮)5两,半夏(汤洗去滑)5两,甘草5两,陈皮(去白)8两(上6味,用水3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藿香1两,诃子(炮,取皮)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建中汤”。

【摘录】《局方》卷三

【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锉,炒)、干木瓜、艾枝(炙)、草豆蔻(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脐腹胀痛,积聚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建中散,我们知道建中散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如果觉得《建中散的功效与作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