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抽动儿童需要的是家庭治疗还是治疗家庭(实例分析「中」)

2023-06-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1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懒散先生

接上篇:抽动儿童需要的是家庭治疗还是治疗家庭?实例分析「上」

第二阶段:打破现有沟通模式,重塑家庭规则

本阶段中小妥的家庭会经历困惑与混乱,指导需要帮助家庭成员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打破现有的沟通模式,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家庭规则来增进家人间的亲密感。

第一次介入

方法:家庭会谈

目标:通过家庭会谈的方式将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现给大家,指导运用重构的技巧帮助每位成员认清彼此的期望与真实的诉求。

家庭会谈的成员小妥、小妥的妈妈、爸爸与指导。以下是此次会谈过程中的节选。

指导:小妥最近的症状表现怎么样,还是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吗,情绪抽动有没有好一些?

妈妈:还好,上次回去之后我跟爸爸也交流反思了一下,最近家里的氛围比之前缓和一些,孩子的抽动动作没有太大的改善,脾气稍微好一些。

指导:在家里这段时间有没有跟孩子多沟通沟通学习和生活上的事儿?

妈妈:问他什么他都不说,我们说多了他就像听不见一样,要不就自己在那生闷气,真是没法沟通。

此次会谈开始依旧是妈妈率先发话,显示出了妈妈在家中的主导地位。

指导:小妥,看你闷闷不乐的,能跟我说说最近有什么心事?

小妥: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儿。

妈妈:你看看,我就说吧,问什么都不说,一问就没什么,他就这性格,跟谁都这样。

爸爸:他以前也不这样,现在越来越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什么事不愿意跟我们说。

指导:马上开学了,好久没回到学校了,是不是很期待?

小妥:不期待,不喜欢开学,一开学就要考试,每次考不好爸爸妈妈就说我。写作业也是,每次写慢了或者写错了妈妈就要发脾气。

指导:每次成绩不理想都会被爸爸妈妈说吗?爸爸说的多还是妈妈说的多。

小妥:妈妈说的多,妈妈总发脾气。爸爸到是不太发火,但每次拿着卷子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态度也挺吓人的。

妈妈:他不好好学习我能不发脾气嘛。那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一看就是不学习不努力,一天天就知道玩手机,我不管怎么办。

妈妈依然是以习惯性的思维看待小妥,认为小妥的不主动沟通与性格有关。对于小妥的发言,妈妈习惯性的以指责的沟通方式表达自身的态度与看法,并且主观的认为小妥的学习成绩不好完全是因为不努力造成的,并没有主动与小妥沟通成绩不佳的深层原因。妈妈在这段对话中体现出了典型的指责型的沟通姿态。

指导:小妥,从跟你接触的这段时间我感觉到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听说刚上小学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为什么最近成绩下降了这么多呢,是像妈妈说的贪玩吗?

(小妥摇摇头表示否认)

指导:那是因为什么,能跟我讲讲吗?

爸爸:没关系,爸爸妈妈不会说你,想说什么你就说。

(小妥沉默了一会)

小妥:我总觉得大脑不受控制,精力总也不集中,上课的时候没一会注意力就飘走了,我也不知道我想什么,等再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师都讲下一题了。

指导:还有其他原因吗?

小妥:还有就是我现在记性特别差,以前一首诗一会就背下来,现在需要背很长时间,而且第二天起来还是会忘。英语单词也是,记不住,背的时间长了就头疼。

指导:你之前有跟爸爸妈妈提过这些感觉吗?

小妥:我说什么我妈妈说我找借口,我就没再提了。

妈妈:我估计跟他之前吃的药有关系,我知道西药有一些副作用,但没想到最他学习影响这么大,现在西药停了改吃中药调理了,但他成绩还是上不去,我就挺生气的。

指导:爸爸妈妈之前对抽动症不是特别了解,其实在症状表现严重的时候确实是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

指导:小妥,我很高兴你刚才主动说出了你的困难,你看,妈妈其实是可以理解你的,她知道药物对你来说有一定的副作用,你还有什么想告诉爸爸妈妈的,说出来大家才能帮助你、理解你。

指导通过主动引导,鼓励小妥主动表达自身的感受与想法,并在会谈中找机会进行实践。

小妥:我不希望妈妈总发脾气,妈妈发脾气我害怕。

指导:妈妈经常因为什么事儿发脾气?

小妥:以前总因为我做怪样发脾气,现在总因为我学习发脾气,我害怕,我讨厌妈妈。

(妈妈觉得小妥不理解自己,神情有些伤心)

妈妈:我也不想发脾气,我是为了他好。

指导: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我知道您的出发点是好的。

妈妈:当然了。

指导:实际上小妥并没有指责或者批评你的意思,他所说的只是他内心对您的期望,希望您以后不要再对他发脾气。

妈妈:我现在也知道发脾气对孩子的并没有好处,可能也是因为我的脾气才让孩子得上这样病,以后我会克制。其实我发脾气有的时候也是希望孩子能多跟我沟通,多说说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要每次都是我在说,他像听不见一样。

指导:小妥,听到了吗,只要你说出来,妈妈是可以理解你的,你要多跟妈妈沟通,妈妈发脾气也是因为想听听你的心里话。

指导在这里将小妥对妈妈的意见重构为对良好亲子关系的期望。将妈妈发脾气的行为重构为对小妥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诉求。

指导:无论是否是抽动症儿童,都需要一个良性的家庭沟通氛围,像小妥这样的孩子更加需要妈妈付出更多的耐心,妈妈下次在发脾气之前,能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询问一下小妥的想法和感受?

妈妈:我会的,以前不了解这种病,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我会控制我自己。

小结:通过此次家庭访谈,小妥家庭系统问题的关键点被呈现出来,家庭的氛围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在第一阶段一直没有主动发言的小妥在此次会谈中主动地表达了自身的想法,小妥的父母也能够逐渐正视家庭沟通中现存的问题。

在这一次的谈话中,指导开始打破现有的家庭规则,化解妈妈在亲子关系中绝对权威的地位,让小妥能够找到主动表达真实感想的勇气,进一步引导小妥一家运用全新的方法去面对所需解决的问题。

此阶段,小妥的表达方式通过指导的引导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指导也让小妥的父母了解到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改变与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指导在提高家庭成员自尊上也做出了干预,比如鼓励小妥主动的表达积压的情绪与感受,提出要求,并提醒家庭成员要尊重每一位成员的看法。

在改善家庭成员现有沟通模式的实践中仅仅依靠一次家庭会谈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成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善沟通的练习,提高自身的觉知程度,才能使沟通方式逐步得到完善。

第二次介入

方法:冥想

目标:指导通过运用冥想引导家庭成员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并让爸爸妈妈在完全放松的情景下讲述自身童年时期的家庭经历,寻找目前家庭功能不良的沟通方式的原因。

此次服务,指导运用冥想的方式对妈妈进行了一次治疗,聆听这些冥想,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从而让妈妈在感觉到放松的同时跟随者指导的引导,向指导讲述自身的童年经历以及所思所想,以下为此次会谈的节选。

指导:是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冥想,感觉怎么样?

妈妈:非常轻松。

指导:能不能讲讲你童年时期的经历。

妈妈:小时候那段经历现在想一想其实挺难受的,小的时候我父母对我要求特别严格,不管我做什么,做的好不好,都会挑剔我打击我。

指导:能具体说说吗。

妈妈:小的时候我父母挺忙的,很小的时候就把我送到幼儿园长托,一周回一次家,现在对于那个时候的记忆没有太多印象了,就是偶尔能够回想起来那种孤独和恐惧的感觉。那个年代父母也不太讲究教育方法,每次我一闹情绪或者有稍微过分的要求爸爸就会打我,非要打的我主动认错求饶为止。感觉他们特别不理解我,久而久之我就不太跟他们交流了,包括现在我跟我父母的交流也存在隔阂,很多事不愿意跟他们说。

指导:能不能举一个你生活中的例子。

妈妈: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随堂测验不及格让老师打了一巴掌,第二天我就怎么也不想去学校了,我爸听说我是因为这个事儿不想去,非但没安慰我还说我不好好学习骂了我一顿。你看,我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这样。

指导:不顾及你的感受,只通过自己的内心想法做出判断对吗?

妈妈:嗯,其实在他们面前我的内心一直是很压抑的,很多心里话想说说不出来,觉得说出来他们回应给我的也只有冷漠和嘲讽,不能真正的理解我。以至于我现在跟其他人,包括我家先生在内,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总觉得敞开内心就会受到伤害。

妈妈将自己童年时原生家庭的沟通方式通过谈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了解到,在妈妈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很少考虑妈妈本人的感受,将自身的想法与意志强加到女儿身上,体现出了父母专制的家庭规则。妈妈的父母与妈妈之间亲子沟通的严重缺乏也反映出了妈妈对爱和亲情的极度渴望。

指导:回想一下你童年时期与父母是如何进行沟通的,再回观你现在家庭中的生活体验与交流方式,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感想?

妈妈:我父母性格都很倔强,很强势,尤其是对我。我现在好像也继承了他俩性格上的特点,对孩子我也确实是挺严厉的。

指导:刚才冥想的引导词上有一句“父母曾经也是一个孩子”。现在对于这句话,你有没有什么体会?

妈妈:确实,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对我的父母我也曾经有过许多的期许与渴望。以前我没有考虑过这些,现在想想,我儿子也许跟那个时候的我有着相同的压抑的感受。

指导:我相信你跟你的父母一样,心中对孩子是有着无尽的爱意的。

妈妈:对,我非常爱他,但我的表达方式可能有些问题。包括跟我家先生的相处中,我也总是挑剔他,其实我也很爱他很爱这个家,但是我的爱却总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指导:现在能多多少少理解你的父母了吗?

妈妈:他们很爱我,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伤害了我。

……

指导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小妥的爸爸了解了童年时期的经历,同样也促进了爸爸对原生家庭看法的改变。

小结:通过冥想的技术可以将我们过去生活中琐碎的能量拼凑起来,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积极的力量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是充满能量的。我们可以感受到自身的独特性,让自己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来回观自己,发现自己的力量。指导通过运用冥想技术,将小妥父母的思维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曾经的童年时光,通过与原生家庭的联结找到了身心不一致的沟通模式的源头。

此次会谈指导通过冥想的方式帮助小妥的父母探索了其童年时期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不利于个人成长的家庭规则与交流方式,让小妥的爸爸妈妈了解到不良的沟通方式是如何悄无声息的传递到一个崭新的家庭中的。

在这段会谈中,指导体会到了即使父母心中满怀了对孩子与家人的关心与爱护,但却总是以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忽略和压抑了孩子的感受,却认为是为了孩子好。

单方面的认为是孩子的身体出了问题,而不知道是这样一种充满了压抑与痛苦的家庭关系造就了孩子多动的身体,让孩子的情绪无处发泄,从而以一种抽动的形式表现出来。长此以往,不仅身体上的问题无法解决,还造成了小妥的低自我价值感。

第三次介入

方法:互动成分技术

目标:通过家庭会谈的方式将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现给大家,小妥运用重构的技巧帮助每位成员认清彼此的期望与真实的诉求。

家庭会谈的成员小妥、小妥的妈妈、爸爸与指导。以下是此次会谈过程中的节选。

指导:上一次的会谈我们回顾了童年时期的经历,二位也体会到了那段经历对于你们现在家庭沟通模式的影响,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感悟可以在谈一谈。

妈妈:我确实有一些困惑,虽然我现在已经明白家庭中的沟通方式确实有问题,而且我的互动方式跟我父母很像,但是感觉通过上次的谈话之后并没有什么改善,我们两个之间还是会因为很多问题争吵,非常苦恼,因为我知道我们两个吵架对孩子没好处,但控制不了。

指导:能不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进行一下场景的重现。

(此时妈妈爸爸沉默了一分钟,随后开始了生活中争吵场景重现的过程,事件为暑假小妥期末考试结束发表成绩后父母的一段对话)

爸爸:孩子这回期末考试成绩怎么又下降了?

妈妈:谁知道他怎么回事。

爸爸:得找找原因啊!

妈妈:你的意思是我做的不到位吗,你还要我怎么样?

爸爸:你怎么老是曲解我的意思呢?

……

当爸爸询问妈妈小妥考试下降的原因的时候,妈妈从爸爸的话中听出了责备的口吻。妈妈将从爸爸表情中捕捉到的微妙的变化定义为指责和愤怒。妈妈将爸爸询问时的语气定义为童年时父亲在她做错事时对她的批评。妈妈感觉到爸爸即将要爆发并攻击她。妈妈对这件事做出的解释是爸爸对他很愤怒,她觉得很恐惧,并表现出了攻击性。

妈妈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家庭规则包括:评论是不好的,她不可以表现出恐惧。正因为如此,在这次对话中她表现出了指责型的沟通姿态。一旦妈妈表现出这种表里不一的防御性的沟通姿态时,这样的话题将不会再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沟通结果,两个人都感觉到被拒绝、被误解。妈妈以防御性的反应代替了自己清晰和表里一致的反应。

随后,指导请妈妈在听到爸爸的这段话时不要直接作出反应,而是把她听到的这段话的内容与她为对这段话所做出的感受进行分解,通过这段话表达的内容来设想爸爸目前的真实想法,这段话的表述可能并不意味着爸爸在指责或者愤怒。

爸爸:我只是想全家人一起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没有指责的意思。

指导:好,那下次希望爸爸将“得找找原因”这句话变的更详细一些,比如“我想全家人一起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好吗。

指导将爸爸所说的话加以丰富,让其更为清晰和直接的展现出小妥爸爸的意图,这样就避免了造成小妥妈妈误解的可能,让本身听起来容易产生歧义的带有一定指责性的话语转变为让夫妻之间实现联结的契机。

小结:互动成分技术中心提出,人们对他人意图所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其真实意图存在差异,也因此人们常常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从而与对方产生争执。

人们在原生家庭中所习得的反应模式通常会为了维护自我价值不受侵犯而将对方的真实意图曲解,一旦感受到了对方的攻击性,来自原生家庭的反应模式便会自动进入防御状态,这样一来,对方真实的意图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所面临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我们想要打破这种防御性的循环模式就是将对方的真实意图与自身的习得性反应相区分,对对方的话语进行深入的理解。

▲懒散先生

第二阶段总结

在本阶段的个案工作中,一直没有主动发言的小妥也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家庭成员都愿意主动正视家庭中所存在的问题。

指导开始打破现有的家庭规则,化解妈妈在亲子关系中绝对权威的地位,让小妥有勇气主动的表达自我,并且引导小妥的爸爸妈妈采用全新的方法去解决家庭沟通中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重构的技巧将小妥对妈妈的意见重新定义为对良好亲子关系的期望。将妈妈发脾气的行为重新定义为为对小妥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诉求。减轻家庭成员间的不满,同时启发妈妈用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指导进而运用了冥想的方法让家庭中的父母进入一个放松的身心状态,从而帮助他们探寻自身源生家庭中影响自身表里不一的沟通姿态的具体原因,让家人之间懂得分享与体谅彼此的感受。

在第三次会谈中,指导运用了互动成分技术,通过小妥父母在家庭中的一次摩擦,帮助其关注在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的情绪步骤,将妈妈未建立在现实性意图基础上的情绪反应,转化为不带有任何防御机制地去关注爸爸的真实意图,进而抛弃原生家庭中带来的沟通模式,从熟悉的沟通情景中过渡到不熟悉的情境中,促进夫妻沟通中改变的发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会谈,家庭成员的心扉已经打开,彼此都能较为开放的进行谈话,顽固的家庭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化解,为下一阶段引导家庭成员学习如何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因内容偏多,分三次发表上传)

-END-

撰文:懒散先生

(如有侵权 联系可删)

下篇

第三阶段:构建并巩固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

如果觉得《抽动儿童需要的是家庭治疗还是治疗家庭(实例分析「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