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赋能小康社会 文旅效用彰显(太原市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来源:太原发布」

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11月17日,“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文旅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我市文旅事业交上一份亲民、乐民“答卷”:文艺创作,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明显;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样。综合来看,文旅赋能小康社会建设的效用,突出彰显。

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

以优秀文化产品鼓励引导群众立志脱贫,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促进群众致富。2017年以来,每年开展“免费送戏下乡”,到2021年10月31日,共演出6316场,惠及观众达数百万人次。

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三个人家”培育力度,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1个,“黄河人家、太行人家”21家,成为全市精准扶贫典范。

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共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设施面积101699平方米。

目前,全市现有公共文化机构1520个,其中,省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市级图书馆1个、市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9个、县级文化馆10个;综合文化站10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97个。

文艺精品提供精神养分

多年来,我市致力挖掘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本土文化,打造优秀原创剧目,走出了一条艺术创新之路,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多部优秀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晋剧《于成龙》,荣获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晋剧《起凤街》,入选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晋剧《傅山进京》,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

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实施,送戏下乡年均1263场,“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年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1538场次,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培育了一批服务基层的群众文艺队伍、挖掘了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了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

“非遗”进入寻常百姓家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完善,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省级65项、市级160项,实现了分级保护目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65人、市级136人,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共有“非遗”传习展示中心6个,“非遗”传习基地25个,为保存、展示、传承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许多“非遗”产品进入普通百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承弘扬,全社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旅游+”产品业态丰富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动能。持续推动晋祠—天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同时,围绕“西山生态文化、汾河历史文化、千年府城文旅”三大旅游板块,推动大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

太山、天龙山、晋商博物院、晋阳湖公园、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太原古县城、晋阳里、太原方特、双塔公园、钟楼街等一批景区景点全面开放,形成文旅资源产品矩阵。

旅游产业发展格局重塑性优化,“旅游+”“+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不断涌现,一批新业态成为省级旅游示范基地(区)。清徐县、阳曲县、晋源区正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其中,阳曲县、晋源区已通过省级初审验收。建成全长229.5公里的东西山旅游公路,75公里长的滨河自行车专用道、汾河景区三期、四期全面建成,形成全长43公里汾河景观长廊。晋阳古八景的汾河晚渡、烈石寒泉,古景新颜,山光凝翠,川容如画,锦绣太原美景再现。

如果觉得《赋能小康社会 文旅效用彰显(太原市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