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县三河镇:量“身”定制(“一村一品”产业兴)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晾晒杜仲花籽

周末,笔者走进位于三河坝镇政府以南17公里处、牛头山脚下的秧田坝村。早上在秧田扶贫车间晾晒场见到众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村民们正在晾晒杜仲雄花。走进现场,一股独特而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猛的吮吸一口,沁人心脾,让人忘乎所以。

据介绍:全村共辖10个合作社,215户743人。全村建档立卡户91户334人,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群众收入主要以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土蜂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目前已形成了“扶贫车间强引领、合作社强带动、农户齐参与”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三河坝镇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引擎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不断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镇党委、政府按照“五个一”产业发展思路,以天麻、中蜂、中药材、食用菌、特种养殖、茶叶六大产业为主导,因地制宜,加强培育“一村一品”,在原有产业发展规模、效益的基础上,以完善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中心,建立市场化经营模式,引导各村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同步发展,全面促进全镇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县委1号文件精神,今年该镇秧田坝村被确定为全县43个产业示范村之一。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多元产业发展要求,秧田坝村依托项目扶持和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优势,以天麻、大黄种植、中蜂养殖等产业为重点,以“扶贫车间+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

“这几年,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一直都在收购和加工杜仲雄花,并销往四川、陕西等地,市场前景可观,利润丰厚。当前正是杜仲雄花采摘的时段,近期鼓励群众积极采摘,收购价格5—6元不等,采摘的农户平均每天能挣100多元。由于供不应求,我还从略阳等地收购,回来在扶贫车间加工,让贫困户参与晾晒、加工,再次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近期还加工鲜天麻,使他们有活干、有钱挣。”秧田扶贫车间负责人石业全自豪的说道。

三河镇秧田坝村中锋养殖户

在秧田坝村党群服务中心,村“两委”正组织给农户分发大黄种苗,一番热闹而有序的场面开启了中药材种植的新局面。在“五个一”产业发展思路指导下,根据农户需求,村“两委”因地制宜,采购大黄种苗30000株,全部分发给农户,利用当下有利时机,进行栽种。“种植大黄,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我村实际,经过村‘两委’充分考虑才做出的决定,作为中药材,大黄药用价值高,市场收购价格稳定,前景广阔,收益见效快,能够有效、快速的增加群众的收入。”秧田坝村党支部书记石业荣说道。

三河坝镇立足镇情、村情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把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举措,大力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工程,通过项目扶持、能人带动、鼓励农户自种等多种措施,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鼓起群众和贫困户的“钱袋子”。目前,该镇17个村通过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突出产业融合,“一村一品”形成辐射发展,逐步形成了大湾村的茶叶、小村沟的生猪养殖、秧田坝村的中锋养殖和中药材、斜坡、垭合、马家山、水草坝村的乌龙头、公家湾村百亩白芨种植示范基地等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农民富的双赢之路。

通讯员 燕兆林 冯万田

如果觉得《康县三河镇:量“身”定制(“一村一品”产业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