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每把价值1个亿的乾隆宝刀(康乾盛世——扛起了冷兵器的又一个高峰)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清代中期,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中原大地迎来了一百余年的和平繁荣,经过康熙、雍正皇帝大力治国,国内大事已定,经济从恢复逐渐走向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百业俱兴。伴随着国家典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政府也开始有能力研发符合自己王朝特色的冷兵器。

到乾隆时期,从皇室到部队的武器装备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编纂的政书《皇朝礼器图式》记载了清代典章制度类器物,其卷10至卷12的卤簿部分及卷13至卷18的武备部分对每种兵器的尺寸、质地纹样以及相应官职品级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记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生产的冷兵器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清代兵器特征形成的重要时期。

但是,除皇室御用刀剑的制作水平较前代有所提高外,从官员到士兵,甚至是民造刀剑的整体水平来看,较前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清政府对民间武器的严格控制、对前代“重文抑武”思想的继承以及国家盛世时期的太平等等,但更主要的是,此时火器已越来越在战争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即便是重骑射的清王朝,也不得不高度重视部队火器的配置比例。

清中期国家盛平日久,罕有大规模战事事得诸目验,故毫厘毕肖,分寸无讹,圣世鸿规粲然明备”。清朝军队,尤其是精锐部队兵器配置更是由此形成规范化生产。

乾隆皇帝出于对武功的重视和偏爱,在位期间曾四次命内务府造办处成批地制造御用刀剑。乾隆皇帝本人对这些刀剑的制作也极为关心,无论从样式、材料还是每道生产工序都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并每每降旨,给面做刀名字”、“西番花吞口剑,枝叶再画整壮些,锦地吞口俗气,另画好样”、“刀鞘用绿子儿皮”等等。直至造办处工匠按旨意修改到乾隆帝满意为止。

除制造这四批刀剑外,乾隆帝还命人制造了一批用于固定场合的刀剑,还将其中些刀剑尺寸、制式、纹样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载入国家典籍。因此,这些刀剑经常出现在大阅等重大的典礼中,如《钦定大清会典图》所列乾隆十三年制的“大阅佩刀”。

这些刀剑刃体多为纯钢打造,装具华丽异常,并标有名称、编号、年款,是当时制造工艺所能达到极致的巅峰作品,为清代兵器中的瑰宝。皇室刀剑所推崇的艺术风格自然会影响到官员及百姓对于兵器的设计制作。

这一时期冷兵器大都刃体制造规整,装具多采用错银、鎏金、錾刻等工艺,装饰较华丽,纹饰多采用花卉、八宝、夔龙、夔凤等,纹样细腻、饱满、对称,即使一些装具无纹饰的兵器,也制造规矩,装具有一定厚度,牢固性强。这时期的兵器制造水平具有很高的水准,代表了清代兵器制造水平,其中精品不少。

喜欢我的,可以点击关注

如果觉得《每把价值1个亿的乾隆宝刀(康乾盛世——扛起了冷兵器的又一个高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