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节目预告」精准治疗助力胃癌治疗

2023-06-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特点,所谓两高就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低就是早诊率低。由于普遍缺乏早筛意识,致使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时机,直接进入到了凶险的晚期胃癌。随着我国胃癌治疗规范化水平提高,精准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给患者会带来哪些改善?胃癌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期节目为大家请来了两位胃癌治疗方面的专家,他们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张小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叶颖江。

▲ 《我要当医生》本期话题精彩抢先看

你们总说的MDT到底是什么?

MDT是一组英文缩写,M(multi)意思是多,D(discipline)是学科,T(team)指团队,也就是多学科诊疗模式。张教授风趣地说,老百姓可以理解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种诊疗模式特别适用于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具体讲,就是根据患者病情,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可能包括、内科、外科、影像科、内镜科、放疗科、病理科等不同科室共同会诊,目的是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诊疗方案,精准治疗,让患者得到最大化的收益。患者只需挂一次号,不需要在各个科室、甚至各个医院之间来回奔波。

在我国MDT的推广已经开展很多年,大城市、大医院实施较好,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同时缺乏标准化的MDT指南,基层医院实施有一些困难。不过现在有了互联网的帮助,一些基层医院也开始开展有大医院专家参与的线上会诊,除肿瘤患者以外,很多复杂病情的患者也都能从中获益。

“我是来开PD-1的”

PD-1抗体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最大热点。它的作用原理就是让肿瘤细胞卸掉“伪装”放下“武器”,接受来自身体内免疫细胞的攻击。换句话说这一过程就是恢复了自身免疫系统识别、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一旦起效,可持续时间长,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它被当做了治疗肿瘤的“神药”。张教授讲到,曾经有患者来到门诊直接说“我是来开PD-1的”。

其实对于免疫治疗,很多患者都有认识误区。第一,免疫治疗不是万能神药。虽然有一些晚期患者应用获益,甚至不乏“神奇”的案例,但是要知道,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肿瘤患者;免疫疗法是治疗手段之一,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方法,外科手术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免疫治疗虽然副作用较小,但也有少数可能出现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危及性命,有些患者对于这种副作用过于担心而不敢使用,这也是不对的。总之对于免疫治疗我们应该首先关注疗效,其次关注不良反应,两方面都不可走极端,用与不用、怎样用,都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决定。

胃癌慢病化 未来可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治疗水平的不断快速提高,各类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带瘤生存期”都有了显著提高,癌症诊治已经渐渐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除了推广早癌筛查,让更多患者在癌症早期就被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外,慢病化管理正在渐渐展开。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使用药物和手术对疾病治疗以外,还包括营养、心理、作息等生活层面的干预和管理,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合理的慢病化管理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有明显的作用。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预防+早筛是目前控制死亡率的最好方法,因为早期胃癌完全可能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治愈。通过多学科综合诊治,实现慢病化管理,把癌症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长期治疗、可控制的慢病,未来可期。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在大量临床数据下,是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治疗经验?免疫治疗后,影像检查看不到肿瘤了,还要手术吗?我们如何预防胃癌?

敬请关注9月26日 早8:00

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张小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叶颖江

欢迎关注BRTV新闻新媒体视频号~

来源:我要当医生

如果觉得《「节目预告」精准治疗助力胃癌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