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绿营又鼓噪台湾“驻美代表处”更名(岛内学者:拜登手段别太期待)

2023-06-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台湾媒体近期持续炒作称,民进党当局对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台湾安全会议”秘书长顾立雄赴美国洽谈所谓台湾“驻美代表处”更名一事。而英国《金融时报》也放话称,华盛顿方面也“认真考虑”。此事在两岸引发舆论争议,岛内学者更是有不同看法。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指出,台湾当局“驻美代表处”更名在1994年克林顿政府时曾讨论过,当时台湾当局希望用“台北代表处”,但不要加上经济、文化,因“代表处”不只处理经济、文化议题,但美国坚持要把经济、文化加进去,这样更不敏感。当时的民进党“立委”更认为可以直接用“台湾”,但是美国政府、美国务院不同意。 黄介正表示,若把“台北”改成“台湾”不能叫作“正名”,这是想要搞“台独”。

黄介正也指出,美国与台湾当局并没有正式“邦交”,改一个名字只是让台湾部分人民感觉到一点振奋,但包括美台贸易谈判、莱多巴胺美猪以及对台军售,甚至非官方性质都没有改变。而且此事不只是美国和台湾的事情,还牵涉到两岸关系。若名称使用跟中国大陆底线思维接近,就要非常谨慎。 “不是改名开心一下就好”,有人认为两岸关系既然坏到不行,所以再坏就这样,黄介正说,持这种看法,是非常不妥的。

此外,由于绿营炒作“代表处”更名一事,正值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话之际,牵动敏感神经也引发关注。 台湾中兴大学教授袁鹤龄认为,两件事看似没有逻辑,但其实对拜登而言,这样的做法是“一套策略”。由于美军撤离阿富汗的负面效应扩大,冲击美国全球战略布局,对拜登政府而言,现阶段有缓解对中关系的需求。但拜登又担心可能被贴上对中示弱的标签,给政治对手见缝插针的机会。因此台湾“驻美机构”的更名传闻,就是一种手段。

袁鹤龄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该消息美国政府和民进党当局都不予评论、不予证实,而是任由媒体报道发酵,引起各方揣测,显然白宫刻意借此方式操作两手策略。 拜登想透过这样的方式,对中国大陆亮出“台湾牌”。但也只是一个试探、一个示警,不代表拜登政府真的打算更改台湾“驻美机构”的名称,台湾方面不必太过期待。

台湾前防务大学战略教官柯畊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民进党当局“大内宣”称美国与台湾关系坚若磐石,事实上美国出卖台湾已是前科累犯,美国唯一不会背叛的就是自己的国家利益。台湾当局如果一直“反中亲美”,势必被当成棋子利用。

柯畊宇认为,民进党不是没有两岸关系与军事专家,但意识形态太奇怪。他认为,面对两岸关系,台湾应该更理性决策以减少政军威胁。可惜民进党当局目前选择“亲美抗中”的最下之策,一旦台湾选边站,真的很容易被牺牲。

香港“中评社”发表文章指出,这时传出台湾“驻美代表处”更名一事,时机很诡谲。以目前情势,“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正式名称若改为“台湾代表处”,对中美关系无异是核弹级毁灭,这比先前的美国军机“快闪”来台湾,美台海巡联合演训等严重太多。此事可能引发连锁效应,一旦美国同意更名,后续台湾在其他国家的“驻处”,应该就会出现一波“改名潮”,中国大陆不可能坐视。

文章指出,“更名案”讯息传出,岛内主要解读分别两类,一是认为美国又在玩两手策略;二是,美国又打“台湾牌”。然而以目前情势,台湾方面这类解读流于盲目乐观。拜登在阿富汗事件后水都淹到胸口了,中美阶段性气势翻转,拜登才急着要与中方领导人热线讨论如何避免中美继续冲突,这时美国若还拿出“台湾牌”来打,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双方一撕破脸,后续就没得谈,在这节骨眼谁损失大?显而易见。(林静娴/编辑)

#台湾#

如果觉得《绿营又鼓噪台湾“驻美代表处”更名(岛内学者:拜登手段别太期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