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1957年 南昌工地发现一具戴脚镣的骸骨(验明身份后直接惊动中央)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0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工地上惊现“脚镣”遗骸

1957年,在江西南昌的下沙窝,一批建筑工人正在工地上忙碌着。

这里准备兴建江西化纤厂,作为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各方都非常重视。

工人们干劲十足,突然一个工人大叫一声,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脸色泛白,像是受到了惊吓。

大家赶紧围过来一看究竟,结果每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图:江西化纤厂旧址

原来刚刚那人挖出了一些骸骨,其中还有一副脚镣,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大家停下施工,赶紧上报给了工地领导。

领导们在选址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是一处刑场,也不敢忽视,立即上报给公安局调查。

那么这些骸骨究竟是谁的呢?为什么还会带着脚镣?

一切为了可爱的中国

江西作为一处革命圣地,这里是中国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也是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当然这里也是方志敏烈士的家乡

图:方志敏

1899年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农民家庭里,虽然家里世代务农,但是父亲坚持让方志敏学习知识,8岁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私塾。

方志敏读书涉猎很广,既学东方文化,也看西方文明,既关注改良主义,也接触民主主义。在五年的私塾生涯结束时,他的眼界已经变得十分开阔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方志敏在当地积极组织学生和青年社团,进行爱国演讲,抵制日货,上饶市一段掀起了一股”查禁日货“的热潮,方志敏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2年,方志敏来到了上海,并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等同志,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方志敏豁然开朗,更加坚定的走革命道路。

图:陈独秀

1923年方志敏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天,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

“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方志敏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行动诠释着这份初心,直到生命的最后。

入党后,方志敏就回到了江西,在赣西南一带的农村继续斗争。

1927年,方志敏领导弋阳、横峰一带的农民拿起武器加入到革命队伍,轰轰烈烈的“弋阳暴动”持续了两个多月,并组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方志敏稳扎稳打,与敌人周旋,革命队伍一步步壮大,最后发展成“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担任主席。

曾经只有十几人的游击队伍,已经发展成了拥有100多万人的“红色海洋”。

图:方志敏(中)

毛主席称赞闽浙赣根据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还授予方志敏同志“红旗勋章”。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陷入困境,决定撤出根据地,由方志敏带领红10军团北上继续抗日。

红10军不顾敌强我弱的局面,孤军深入,不幸被敌人围困,但是为了给党中央争取更多的时间,方志敏带领部队坚持作战两个多月。

1935年1月底,弹尽粮绝的方志敏不幸被捕。

敌人知道被捕的是方志敏后,非常兴奋,为了让方志敏投降,费尽心机。

他们给方志敏带上很重的脚镣,压着他在街上“游行”,甚至开“庆祝大会”来威慑老百姓。

图:方志敏被捕

可是当他们把方志敏押上台后,老百姓们看到方志敏的样子,都难过得低下头,无论国民党如何高呼反动口号,就是没人响应。

在狱中,方志敏咬紧牙关坚持写作,一笔一划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多篇,共计十三万余字的文章,成为了我党的珍贵资料和精神财富。

敌人见改变不了方志敏的信仰,也绝不可能让他活着,1935年8月,方志敏被国民党在江西南昌秘密杀害,年仅36岁。

寻找烈士遗体

方志敏遇害的消息传来,党中央上下一片沉痛,1937年在延安,方志敏被定为民族英雄。

可是这位民族英雄的遗骸,一直到建国,都不知道被葬在了哪里。

1953年4月,毛主席巡视浙江莫干山的时候,在山顶上,毛主席望着大好河山,发出无限感慨。

突然他的眼神望向赣东北地区,注视了好久后,毛主席开口对身边的汪东兴说道:“那边就是你和方志敏同志的家乡吧。”

汪东兴听到主席的这句话,不由自主地也陷入了回忆,

“方志敏同志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毛主席不等汪东兴回答,便自顾自地说起来。

图:莫干山

1955年,党中央下达了一项重要指示:寻找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在刘少奇的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方志敏烈士骸骨调查小组,由方志纯同志领导。

方志纯是方志敏的堂弟,也是我党的一位老革命了,当年方志纯深受方志敏的影响,义无反顾地跟着哥哥走上了革命道路。

方志敏被杀害后,方志纯继承了哥哥的遗址,继续为中国革命奋斗着。

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纯在江西一直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

方志纯接受这个任务,不只是完成组织上的任务,对于他自己和家人来说,也是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图:方志纯

距离方志敏牺牲,整整过去20个年头了,他的遗骸到底在哪呢?可以说是毫无头绪。

方志纯决定向社会发布公告,希望从人民群众中能得到一点线索。

很对,就有人反映说,方志敏被枪杀的地方,就是在南昌下沙窝一带,如果敌人没有转移尸体,那么方志敏的尸体很可能就在那里。

还有人提供线索时称,当时方志敏被秘密处决时,国民党请了人来拍照,还登报。

所以,当年的那位摄影师,一定知道方志敏最后的牺牲地点。

可是当方志纯找到这位摄影师时,他却怎么也辨认不出当时的位置了。

的确,这么多年过去了,下沙窝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辨认不出来很正常。

图:方志敏英勇就义

还有人反应,当年方志敏被杀害后,国民党用一口薄棺材将其装殓下葬的,找到当时给他下葬的人,就能找到方志敏的遗体了。

可是结果跟摄影师一样,当他站在下沙窝的土地上时,凭借依稀的记忆,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下葬的地点。

但是这个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在掩埋方志敏的时候,他脚上的脚镣是带着的,也就是说,只要找到戴脚镣的尸体,就能大概率的确定是方志敏同志的遗骸了。

调查小组在下沙窝地区确实挖出了很多遗骸,但是没有一具尸骨上伴随着脚镣。

图:方志敏英勇就义

就这样,寻找方志敏烈士遗骸的任务陷入了瓶颈。

一副脚镣揭开真相

转眼到了1957年,江西化纤厂轰轰烈烈的开始动工,一个工人在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具带有脚镣的尸体。

调查小组和专家立即赶到现场,方志纯一路上心情又激动又忐忑,这会是方志敏同志的遗骸吗?

一行人来到现场后,周围已经被化纤厂领导下令围起来了,专家们在周围一共发现了79块骸骨和一副脚镣。

这79块骸骨应该不是同一个人,于是专家把这些骸骨集中起来,交给法医去鉴别。

图:方志敏骸骨被挖现场

当务之急,就是确认这幅脚镣,是不是就是当年方志敏脚上的那一副。

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人,他叫做凌凤梧

此时的凌凤梧在浙江东阳县北麓中学当一名老师,接到调查组的消息后,他火速从浙江赶往江西南昌。

他与方志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当时方志敏被关押时,凌凤梧正是看守所的所长,在看押方志敏的这段时间里,凌凤梧深深的被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所打动。

图:凌凤梧

每当他深夜起来纠察的时候,关押方志敏的监房里总是亮着灯,方志敏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看书。

方志敏脚上的那副脚镣,足足有五六公斤重,凌凤梧不忍心,主动跟上司请求,给他换上了一副轻镣。

私下他还偷偷地给方志敏买纸和笔,暗中帮助方志敏把她写的文章秘密送往上海。

方志敏就义后,监狱看守人员从他的囚室里搜出了一张纸条,上面表达了对凌凤梧表达感谢。

因为这件事,国民党以“通匪”的罪名把凌凤梧关押,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凌凤梧被调回原籍。

但此时的凌凤梧已经不愿意再给国民党办事了,于是辞职回到了老家,从此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图: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部分影印件

这次得知方志敏的遗骸找到后,凌凤梧非常激动,他到达南昌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下沙窝。

当他看到那副脚链后,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掂了掂重量,然后仔细辨认了脚链的型号。

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到凌凤梧。

“就是这副脚镣!”凌凤梧突然抬起头,对着周围的人大声说道,此时,在一旁的方志敏的妻子繆敏,早已是泪流满面,凌凤梧也跟着落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送去辨认的79块骸骨也出结果了。

法医张伟纳通过下沙窝的土质分析,这些骸骨经历的年代大概是20年左右,这和方志敏牺牲的时间大致吻合。

图:张伟纳

根据两块胫骨,张伟纳推断此人身高大概1.77左右,这与方志敏妻子的回忆的方志敏的身高,也基本相似。

此外,这几块骨头附近,还有2块髋骨、2块腓骨、2块股骨和1小块股骨头。

根据这几块骨头,张伟纳得出死者为男性,死亡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

这几个条件一结合,张伟纳得出,在那79块骨头中,以上9块正是方志敏烈士的骸骨。

图:方志敏骸骨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伟纳带着这些骸骨来到了上海,交给当时的司法部法医研究所再次鉴定。

1958年5月26日,专家们正式出了鉴定书,宣布这9块骸骨,正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骨。消息传到党中央后,党中央很快做出了批示:妥善安葬法国殖民烈士遗骨。

然而谁也没想到,安葬方志敏烈士的遗骨,整整持续了将近20年。

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影响,方志敏遗骨安葬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到了1960年,方志敏墓地修建工作才正式展开筹备。

1964年,毛主席还牵挂着方志敏墓地的事情,他挥笔写下了“方志敏烈士之墓”几个大字,派人转交给江西省委。1965年,墓地终于修建完成。

图:毛主席的字

然而墓建好了,骸骨安放的事情又被搁置了下来。于是江西省委决定,方志敏烈士的骸骨,暂时由张伟纳法医保管。

然而在当时,严禁的法医工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张伟纳为了保护方志敏烈士的骸骨,悄悄的藏放在工作室的一个废水池子下面,用杂物掩盖放着,这才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检查。

张伟纳如同一名忠诚的卫士,一直默默守护着方志敏烈士的遗骨,就这样默默珍藏了10年。

图:张伟纳

1977年8月6日,这天是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的第42个年头,人们终于迎来了一场迟到而隆重的葬礼。

那一天,在江西梅岭的山脚下,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张伟纳小心翼翼地捧出方志敏烈士的9块遗骨,当着社会各界,一块不少的清点清楚,轻轻地放进了棺内。

方志纯在现场紧紧地握住张伟纳的双手,声音哽咽地说了无数次感谢的话。

如今,方志敏所在的墓地已经变成了一座烈士陵园,人民英雄方志敏的铜像高高地屹立在那里,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人前来祭拜、瞻仰。

图:方志敏烈士陵园

这盛世,如您所愿!

如果觉得《1957年 南昌工地发现一具戴脚镣的骸骨(验明身份后直接惊动中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