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鲜食红薯品种—— —(西瓜红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鲜食红薯品种—— — 西瓜红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张自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红薯已不仅作为粮食作物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把红薯作为健康食品、休闲食品、生态食品。随着红薯种业的不断开发和进步,品种越来越丰富,味道不断更新,鲜食红薯品种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村经济进步、农民致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红薯耐贫瘠、耐干旱的特性,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部土壤瘠薄、干旱、富钾的红黏土上,发挥出了更大优势。2017年以来,通过引进示范和推广鲜食红薯品种西瓜红(普薯32)及配套技术,改变了该地区品种单一、老化、栽培不规范等不足,促进了红薯产业的升级,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近四年试验、生产中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给红薯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西瓜红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红薯品种。成株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多4~6个,最多8个,蔓绿色,粗中等,蔓长中等1~1.5 m。顶叶浅紫色,边缘红色,成叶片绿色,叶片较小,心脏形,全缘无毛。主叶脉绿色,叶柄淡紫色,柄基绿色,节间短(2~3 cm)。麦茬栽植6月上中旬栽植,10月上中旬收获,生育期120 d,春栽生育期150d左右。长纺锤形薯块,薯皮红色,薯肉红色,薯皮光滑细腻,每穴结薯5~7个左右,单株结薯较多,薯块大小均匀中等,较整齐集中。食用口味糯甜。非常适合陕州区东部红黏土规模化种植。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合理轮作

建立适合的种植制度。根据当地地形、土壤、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合理布局,建立生态、优质、高产、安全、可持续的种植制度。如小麦(油菜)—麦茬红薯—早熟西瓜—小麦(油菜) 两年三熟倒茬轮作制度;西瓜和红薯间作套种一年两熟;辣椒—红薯两年两熟等。克服重茬、迎茬对土壤、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

2.2 精细整地

深耕晒垡熟化土壤蓄积雨水、耙耱压实土壤保墒、起垄增厚土层排积雨水、中耕提温保墒除草、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供水供肥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土壤精耕细作,为红薯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环境,保证根系健康生长、膨大,满足优质高产需要。垄宽0.6 m、高20~30 cm,每垄1行,利于机械化收获。

2.3 平衡施好底肥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氮磷钾合理配合使用、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搭配、底肥和追肥及叶面喷肥协调安排,根据红薯生长发育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力,决定施肥种类、数量、时期和方法。每亩施用腐熟圈粪4~5 m 3 或商品有机肥300 kg,复合肥(15~15~15)50 kg,可满足亩产4 000 kg红薯生产需要。有机肥和50%化肥做底肥施用,余下化肥在封垄期追施,在生长中后期补喷磷钾肥二次以上。底肥可以在耕地前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壤中,也可在起垄时集中施在垄下,效果更好。

2.4 绿色防控病虫害

红薯主要病虫害有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黑斑病、软腐病等。对于地下害虫,在整地前预防控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3 kg撒于地面或集中于垄下,整地与土混合。对于黑斑病等病害,要对种苗进行药剂处理。用50%多苗灵500倍液或托布津或代森锰锌浸种苗基部(6~10 cm)10 min。综合采用土壤、种苗处理,轮作、加强管理增强抗耐病虫害能力、高峰前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压低病虫害基数,减轻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

2.5 适时早栽

根据市场、设施、当地气候、土壤等情况,考虑栽植的时间、密度等。露地春季栽培要在5月上中旬土壤温度达15 ℃以上进行。麦茬栽种要在小麦收割后及早进行。大棚栽植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春季密度3 000~3 500株,麦茬和大棚密度控制在3 500~4 000株。鲜食红薯采用水平栽植方法,沿垄方向或垂直垄方向把种苗2~3节水平埋在土壤,露出1~2片顶叶,盖土轻压,每穴浇1 kg水或采取滴灌浇3 h浇透。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争取浅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保证薯块大小适中,均匀一致。

2.6 加强田间管理

中耕松土提温除草。薯苗栽植后,在缓苗期、封垄前采取中耕措施,有利于早春提温除草促发苗,破板结松土保墒情,一般进行2~3次,前一次深中耕,后二次浅中耕。

控旺。封垄前、薯秧快速生长期要控制地上营养生长,防止秧苗旺长消耗过多营养,使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输送,促进块根形成和膨大。叶面喷施多效唑500倍液,增产效果良好。

施肥浇水。在薯块膨大期,通过滴灌系统补施磷钾肥,每亩施用高磷高钾肥料5 kg,或者每亩顺行浇施稀粪尿、沼液800~1 000 kg,还可叶面喷施1.5%~2%磷酸二氢钾,均有利于有机物质向块根输送,提高地下块根产量和品质。

3 适时收获

收获要尽量采取机械化作业,单项或多项作业进行机械化生产托管,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规模化栽植。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红薯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及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红薯的收获适期,一般是在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到15 ℃时开始收刨,气温在10 ℃以上或地温在12 ℃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一般在寒露前后收刨完毕。

4 安全贮藏

安全贮藏是丰产丰收的保障。根据栽植面积,提早计划贮藏工作。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安全、经济、方便的贮藏方式,可采取窑窖、地头临时窖、地窖、恒温库等贮藏方式。在贮藏前要精选无病虫、无伤或伤口愈合的薯块,按贮藏容积的60%~70%计算贮藏量。入贮初期,要通风降温排湿,随着气温降低,要加盖草帘、毛毡等做好保温措施,温度以10~14 ℃为宜,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止低温冻害、湿害、病害。

如果觉得《鲜食红薯品种—— —(西瓜红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