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连喝七碗茶是什么感觉(|茶知识日报)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是-茶知识日报-第十一期

“茶圣”陆羽是何人?

陆羽,唐代复州竟陵人

①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②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③《茶经》共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是唐代及以前的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听过“七碗茶诗”吗?

作者卢仝,号玉川子

①卢仝(约795~835),生于济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读,邻僧赠米;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

②其所作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对于传播饮茶的好处,是饮茶风气普及到民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诗中描写茶于他而言,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更是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当他饮到第七碗茶时,只感觉两腋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欲飞上青天。

③“七碗茶诗”选节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四大茶区怎么划分?

四大茶区分布图

① 茶区划分最早见于陆羽的《茶经》,在该书“八之出”中,将当时栽培茶树的四十二州一个郡,划分成八大茶区。在20世纪30年代,吴觉农和胡浩川将全国区划分为13个茶叶产区。此后,陈椽、庄晚芳、王泽农等着名茶学家先后提出了自己划分的结果。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

②按照地理位置命名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包括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和西藏。由于其地形复杂,地势高、起伏大,所以区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普遍水热条件好,适宜茶树生长。主要生产红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藏茶和花茶。

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台湾。气温高且多雨,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一个茶区。主要生产红茶(正山小种)、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大红袍)。

江南茶区:包括福建、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该茶区四季分明,适宜茶树生长。江南茶区茶类丰富,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历史名茶都出自该茶区。

江北茶区:包括甘肃、河南、陕西以及山东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较适合茶树生长。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所制绿茶香味味浓,品质较优,所以该茶区生产茶类主要为绿茶(山东的崂山绿茶)。少数山区地带,有良好的微域气候,出产茶叶品质优异,如六安瓜片、岳西翠兰、信阳毛尖等。

你知道吗:什么是蒙顶黄芽?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①蒙顶黄芽,属于黄茶类。产于四川名山县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50年代,蒙顶山主产黄芽,近几年多产甘露(绿茶)。

②适宜制作蒙顶黄芽的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名山特早213、名选311、四川中叶种等品种。采摘于春分时节,选采肥壮的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匀齐。

③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

想了解哪方面的茶知识?

欢迎在“茶悦日历”公众号(微信号:chayuerili)后台留言,下期为您解答!

如果觉得《连喝七碗茶是什么感觉(|茶知识日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