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我心向党|(路志正:我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对于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来说,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始终是他的心头事。他躬耕不辍,从事临床教研工作80余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如今每周还能见到他出门诊的身影。年逾百岁的他,还在带教博士生及传承人,参加中医学术活动等,尽全力发挥光和热。

为患者看好病,是路志正最大的心愿,“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切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是社会给予的,要回报社会,多看病、看好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90岁时,路志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坚定信念跟党走,还生动的诠释了“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精神。路志正说,作为一名医生,“大医精诚”是行为准则,“精”与“诚”不分主次,紧密相连,只有精诚合壁,才能做一名好医生。

路志正出生于1920年,幼承家学,13岁拜师学医,潜心苦读,积累了扎实的功底。1939年,他从河北中医专门学校毕业。19岁,他就已经开始独立应诊,悬壶故里10余载。1951年,他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西医,并于1952年进卫生部医政司医政处中医科(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前身),从事中医药管理工作20余年。

回顾往昔岁月,他曾作为抗美援朝巡回医疗队成员,利用银针发挥自己学术专长;下乡寻访,发掘推广许多宝贵的中医经验;参与多种流行病调研,最早认定中医治疗乙脑的成果;参加血吸虫病中医防治,提出“西医杀虫、中医治水”的原则及方案;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支边,以温病火毒论治重症烧伤,经中西医合作取得满意疗效。

1973年,路志正被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注于做临床、抓急症、建学科、兴特色、育高徒等等。他还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始终为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建言献策。

1981年2月28日,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首届中医研究生毕业师生合影。(路志正,前排右一)

路志正深谙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此,他多次呼吁发展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儿科学,在建立中西医合作机制基础上,筹建中医妇产科医院、中医儿科医院。他还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的传承发展。

1983年以来,路志正多次赴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欧美20余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诊病疗疾,为推进中医药海内外传播做出突出贡献。

路志正精通内外妇儿,擅治杂病,诊治患者逾百万人次。他熟稔经典,融会百家,崇尚中医温病与脾胃学说。他依据时代疾病谱的改变,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系统学术思想。

他独树一帜,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发展湿病理论,发明燥痹。强调心身同调,药食并用,针药兼施,杂合以治。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参与创办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开展中医急症与疑难病研究。自1980年,路志正组织全国中医药学会痹病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前身),制定痹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拟订统一科研方法,研发5种系列新药,主编《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路志正风湿病学》等多部书籍。还参与SARS、流感、艾滋病、新冠肺炎的中医药研究等。2009年5月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2019年,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路志正说:“我一生都在为中医药事业奋斗,尤其是年老之后更加觉得中医药需要振兴,中医药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代的机遇,开创中医药更加美好的未来。”

迎建党百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初心使命,传承医者精神,为护佑人民健康付出艰苦努力,作出巨大贡献。

按照国家卫健委征集要求,我院报送段胜如和路志正两位老专家事迹,他们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初心不改、砥砺奋斗,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广安门医院院办公室

如果觉得《我心向党|(路志正:我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