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宝宝身上起大片“疙瘩” 妈妈打扫时掀起被褥(瞬间脸色就不好了)

2023-06-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身为一个宝妈,肯定都是在无时无刻地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前几天宝妈莉莉在群里求助,她晒出了自家宝宝的照片,让大家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

莉莉说宝宝身上起了一些小疙瘩,孩子总是痒的自己用手抓,抓破了之后自己又疼得哇哇直哭。

照片中,宝宝身体的部位上已经起了很大一片的小疙瘩,像是蚊虫叮咬的小包,但仔细一看却又有些不同。

刚开始莉莉觉得可能是被虫子咬的,也没怎么在意,就给孩子喷了点花露水。但是几天下来,宝宝身上的包是越来越多,一点也没见有什么好转。

莉莉想着可能是孩子免疫力低下,就把家里从里到外都收拾了一遍。当莉莉打算把孩子的床单换洗下,把被褥掀起时,瞬间脸色就不好了:宝宝的被褥下面全是小虫子。

莉莉觉得孩子身上的包和这些小虫子肯定有关系,急忙抱着孩子就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这不是普通的疙瘩,这是荨麻疹。

原来,莉莉为了不让化学物质对宝宝的健康有害,就从来不在屋里使用杀虫剂,但却没想到这就成了造成宝宝起疙瘩的源头。

平时生活中,荨麻疹时一种极为常见的过敏性皮疹,多发于婴幼儿童。荨麻疹的症状就是成片的小疙瘩,比较痒。

宝宝都会忍不住痒而会用手抓挠,宝宝抓挠之后就会呈现大片的小包,连在一起。

宝宝出现荨麻疹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因;

宝宝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或者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如果吃进或者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就会容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症状就会立刻表现在皮肤上。

二、 外因;

引起宝宝荨麻疹的外因,最常见的药物和食物:(1)食物:坚果类、海鲜类、鸡蛋、牛奶等;

(2)药物:青霉素、血清、疫苗等;

(3)吸入物:花粉、尘土、烟雾等;

(4)感染源:细菌、病菌、霉菌、寄生虫等;

(5)动物及植物刺激:臭虫、螨虫等;

(6)物理因素:过冷、过热、日光等刺激。

当宝宝得了荨麻疹后,如何护理?

1) 远离过敏原;

宝宝出现荨麻疹后,父母就要注意观察引起小儿荨麻疹的过敏原,及时远离,避免再次接触。

像上面莉莉的孩子,长期接触床褥上的小虫子,才引起了荨麻疹,所以父母平时在家里的卫生也要及时打扫,避免滋生各种细菌。

2) 注意不要让孩子去抓患处;

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映都是赶紧用手去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

主要是因为当对局部抓痒时,局部的温度就会升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反而会让伤口处恶化。

3) 注意室内通风;

宝宝活动的室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尽量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孩子产生过敏。

4) 饮食细节的注意;

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要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不要急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和碱性食物,少吃海鲜食品。避免刺激皮肤,导致瘙痒疼痛。

总之,孩子还上荨麻疹,出现瘙痒症状,尽量避免孩子反复抓挠,避免感染;

也不要私自进行局部的热敷,高温易导致病情加重,注意避免感染,不然则会导致呼吸道受到影响。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护,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护芽妈妈,伴您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烦恼,欢迎发来私信,望我能给您带去灵感和宽慰。

如果觉得《宝宝身上起大片“疙瘩” 妈妈打扫时掀起被褥(瞬间脸色就不好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