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保定徐水区“新菜农”贾革新“革新记”

2023-06-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贾革新,河北保定徐水区高林村镇小辛安村大棚菜种植户,今年54岁,高中文化,头脑活络。种菜30年,不仅创出了高效益,还种出不少新名堂,干出许多让村民称道的新鲜事。粗略计算,他的土发明、小革新有十几项。

大棚菜一年种三茬,豆角顺着黄瓜秧往上爬

眼下正是豆角采收旺季,贾革新的3.3亩大棚里春意融融,满目葱绿,一串串豆角挂在枝叶间。

两米多高的铁丝架上,每棵豆角秧都缠绕着一棵枯萎的藤蔓。“这是上茬的黄瓜秧,没割,豆角秧‘借杆’往上爬。”贾革新为了提高大棚利用率,尝试将一年两茬改为三茬。春天种西红柿,夏秋季黄瓜,冬季豆角。计算好豆角育苗、生长和黄瓜秧最后存留的时间,压茬种植。

9月中旬黄瓜拉秧前就在自家院里育好苗,移栽到棚里。等豆角爬上架,黄瓜刚好寿终正寝,自然枯萎,省去豆角秧捆扎的程序。这样,多收20天的黄瓜,豆角比其他种植户提前20天上市。“平均一天摘150斤,农超对接,直销城区,扁豆角每斤5元,无丝豆角每斤6元,现款结算。”老贾说三茬连作,每亩大棚一年纯收入4万元,比种两茬多挣一万多元。

自己设计高效棚,带着乡亲外出为别人建大棚

贾革新的新型高效日光温室大棚钢筋骨架,四周5层保温被相围,塑料棚顶。内部宽敞,安全坚固,今年立冬的大雪也安然无恙。棚外安有电动卷帘机,每天收放草苫。

“这个棚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2米。2016年6月我靠看书、上网查资料,自己琢磨、画图、做模型、买材料,找电焊工焊接、安装,成为全镇第一个高效棚。”原先老贾和其他人家的大棚都是传统烧煤增温棚,有污染,改造后靠日光增温。棚内干湿分离——菜垄呈“台田式”分布,垄沟里浇水,地台上干活,还节水、省肥。当时,大伙也为他捏把汗,投资12万元,啥时能赚回来?

贾革新艺高人胆大,新棚保温、增温效果好,秋冬季一茬黄瓜,赶上好行市,不仅收回投资,还有盈余,乡邻们纷纷效仿。近几年,他还召集10位村民,闲暇时到外村和周边容城、安新、定兴县为种植户定制大棚上百座。

大棚里开设农技“课堂”,被乡亲誉为“校长”

贾革新爱琢磨,懂技术,热心肠,带动十里八村的百姓种大棚。大伙遇到技术难题,都找他请教。推选他为“村民代表”,经常就蔬菜发展向村委会提建议。他还在村里建起“蔬菜微信群”,交流种管技术,传播市场信息。

镇干部请老贾到镇政府给种菜农们讲课。他觉得坐在会议室的讲台上张不开嘴,干脆把会场搬进自己的大棚。不做课件、不用投影仪,以棚里的蔬菜做“教具”,以应季管理经验、实用小窍门作为培训内容,通俗易懂,百姓爱听。平日,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求教者,大棚成了农技“课堂”。近几年,听过老贾授课和当面交流的有上千人,镇里把他的大棚定为“成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挂上铜牌。乡民们送给戴近视镜的贾革新一个响亮的称呼——校长。(

保定市徐水区委宣传部 刘柯旋 张云峰 卢乐

如果觉得《保定徐水区“新菜农”贾革新“革新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