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高兴上楼 平安退休”(顺义高丽营237名村民有了养老金)

2023-06-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11月11日,顺义高丽营镇于庄村村民张守信走出“农转非”签字现场,满脸笑容,“从今天起,我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不仅仅是老张,同村的237名村民,也和“农民”身份说再见,成为城镇居民。

这一场景,迟到了11年。2009年,高丽营镇域内于庄村进行拆迁,并进行整建制转费批复,农业人口转非安置批复指标共984人。但当年部分村民由于担心失去确权地,影响其对村内剩余土地享有分配权益,未参与转非安置。“那时候不想放弃农业户口,一方面舍不得土地,另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城镇户口没用。”张守信坦言。

但渐渐的,张守信的想法变了。他的爱人在2009年成功转成非农户口,现在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的养老金,看病吃药的报销比例比自己的新农合高出一大截,“羡慕了。”张守信说。

与老张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自2020年8月起至今,高丽营镇便民热线专班、信访办累计受理于庄村未“转非”村民关于期望早日拿到一次性安置费、享受医保待遇等类似便民电话件数894件,信访件11件。

“转非不是简单的换个户口簿的事,还涉及每一个村民的社保费用补缴、一次性就业安置费等,涉及部门众多,事关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再难也要聚各部门之力解决。”高丽营镇副镇长乔佳说,了解到村民的实际需求后,镇里迅速采取行动,研究解决对策,多次“吹哨”协调区政务服务局、区人力社保局、民政局、司法局公证处等单位和部门共同推进“转非”事项。

终于,于庄村新一批劳动力“转非”安置工作在今年6月“加速”。“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各级部门都给予了方便。”于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新介绍,办理过程中需要收集、填报、核实每一位村民的基本资料,原本需要村民亲自到社保局、派出所、公证处等窗口进行填报。为了让村民少跑腿,节省时间,特事特办,由村委会代为收集、填报资料,村民在家门口完成填报,再统一报送至各部门。

11月11日上午,于庄村的237名村民完成“转非”安置的最后一步,在村委会签订公证书后,他们将正式成为城镇居民。“我马上就60岁了,我们两口子每月能领4000多元的养老金,真是‘高高兴兴上楼,平平安安退休’。”对于张守信和村民来说,通过此次“农转非”,享受到了“退休拿工资”待遇,医保报销比例也提升了不少,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有了更加稳固、可靠的保障。

如果觉得《“高兴上楼 平安退休”(顺义高丽营237名村民有了养老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