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什么每次上课都要先慢跑+热身操(体育老师竟然这样回答)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由体育教师大本营半蓝老师整理,转载请注明

大家都知道,体育课的标配就是集合整队后,开始让学生做准备活动也就是热身,常做的操作是让学生先慢跑两圈再做热身操,很多学生很不解,觉得老师是在“折磨”他们,因为这个流程要花不少时间,小编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前几天,让学生慢跑热身,他们出现了不小的抵触心理,虽然跑了,但是表情不太开心,我就问他们:“怎么回事?慢跑一下这么不情愿?”他们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老师,你是不是在拖延时间?怎么每次都要跑步?”“为什么每节课都要做这些事?”听到他们的问题,我发现了我教学的一个失误,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觉得他们早就应该懂了,所以上课就没有再给他们普及。我就抓紧给他们说道说道,后来上课他们都自觉的先问我:“老师,这次还是两圈吗?”

经过这件事后,我觉得肯定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老师,只要求做,而没有给他们讲讲为什么这样做,或者给他们普及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编这里收集了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身,就是让身体热起来,也就是以较轻的活动量,先行活动肢体,为随后更为强烈的身体活动做准备,目的在于提高随后激烈运动的效率,激烈运动的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

热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体的温度,使关节得到充分的润滑,激活身体的各项组织和神经系统,调整呼吸节奏,为接下去的活动做好准备,提高运动的效率。热身很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热”,热身需要将自己从静态中逐步调整到运动准备状态。“加热自己”是使自己的肌肉温度有所提高,让肌肉变得更富有弹性。除此以外,最为关键的就是使自己的关节得到充分的润滑。

在没有热身之前,我们的身体的肌腱和韧带是紧绷缺少弹性的,就好比汽车冷启动要先热车一样,没有慢慢热起来就直接高速启动,很容易毁坏汽车零件。跑步同样也是,在没有热身的状态下直接跑步,是很容易造成细微的韧带撕裂,长此以往就容易受伤了。

一个充分的热身运动,能够唤醒身体内的各个组织,提高关节灵活性和神经兴奋度,提高身体的体温,让更多的氧气能够输送到肌肉中,为接下去的激烈运动做好准备。

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就是一项热身运动,也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学生通过自身进行肌肉拉伸、呼吸调节等活动,可以让身体提前进入静止到运动的适应状态,有利于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心肺功能,增加肌肉中血液的流动量,从而体温升高实现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

它的作用是:

1.提高肌肉温度,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使体温升高,还能提高血液中氧含量的供应,提高各组织器官的工作效率。随着肌肉温度的升高,肌肉的粘滞性逐渐下降,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逐渐增强,可以减少因肌肉剧烈运动而产生的运动损伤。例如,在进行头部运动时,头部不同方位的旋转可以进行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拉伸,防止肌肉的拉伤,增加柔韧度。

2.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形成最佳的运动状态

准备活动可以预先提高机体的内脏器官的功能,克服内脏器官的固有惰性,当进入到正式体育锻炼时可以使机体的性能可以迅速达到很高的水平,从而减轻因内脏的不适应而造成的不舒服的感觉。

3.合理调节心态,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进行合理的准备运动可以将锻炼者的心态提前调整到运动状态,同时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兴奋性和灵活性。例如随着心脏中血液输出、输入量的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的提高,新陈代谢不断增强,从而保证了肌肉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及时排出,使整个机体的运动机能达到最佳,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那么,什么样的热身才是一个完美的充分热身呢?

一个充分的热身由三部分组成:慢跑,动态牵拉和专项热身。

在准备运动之前,先进行3-5分钟的慢跑,用来提升核心温度,调动心肺。接下去做一些动态牵拉,之后再做一些专项的热身运动,激活肌肉。

热身应占运动总时间的10%~20%。例如进行1小时的有氧运动,热身时间应该在6-12分钟范围内。同时依据年龄、竞技或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体质差异、季节及气温不同,热身运动所需的时间也会不同。一般来说,身体微微出汗,便可以结束热身运动,也可用心跳次数做为热身运动结束的标准。热身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最大运动心率的60%~70%即可。

热身运动,就是保护自己,预防在后续的运动中受伤,让运动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如果觉得《为什么每次上课都要先慢跑+热身操(体育老师竟然这样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