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鸿茅药酒(欺诈10年终于倒了)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小编先来说说事情的起因哈

去年12月19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称在老年人群体中热销的“鸿茅药酒”,实际上是酒剂类中药,成分中含有多种毒性中药材,并在标题上指鸿茅药酒是“毒药”。

药酒方以损害商誉报案,今年1月10日,谭秦东在自家楼下被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带走,目前被羁押在凉城县看守所。谭医生就这样被跨省带走了..走了..了..

令网友们...震惊到懵...

此事引发社会关注。4月15日,凉城警方发布通报称,对谭秦东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系因其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并表示“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提起鸿茅药酒,那广告词简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啊

“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

那电视剧中的广告投放,简直不得了,可以说是医药界的“天王”呢

因为广东医生发帖被跨境拘捕这一事件,鸿茅药酒被网友热议,鸿茅药酒的药品适用与违法广告等问题,也呈现在舆论的探照灯下。

鸿茅药酒是药品,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

著名健康科普媒体丁香医生曾发文称:“药酒作为传统补品之一,所谓的效果可能是服用后皮肤血管扩张产生温热感所致,并非其中的‘名贵药材’,对大众健康毫无助益。某些浸泡的中药材具有一定毒性,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实际上,在鸿茅药酒的67种药材中,何首乌、附子、槟榔、半夏、苦杏仁的药性值得商榷。

问题在于,一般消费者对此并不熟悉,如果通过广告宣传不断弱化药品属性、强化保健功能,就会模糊药品与保健品的边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甚至危害公众健康。

在广告营销上,除了广告语偏向保健酒,鸿茅药酒实际推销中也混淆概念。

如果说在宣传上混淆概念,但鸿茅药酒的市场定位颇为明确——老年人群体。为此,鸿茅药酒开始了漫长的广告轰炸,也因此惹怒各地食药监部门。

早在2008年,鸿茅药酒广告因“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等,连续数月被辽宁和江苏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超59次,并因“涉嫌篡改审批内容”被暂停在浙江、江苏、江西等6省销售。

2009年,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再次袭来。被辽宁、青海、四川、湖北、海南、江苏、江西等食药监部门点名通报,仅江西省当年就被暂停销售两次。鸿茅药酒继2009年5月31次违规广告停销后,8月又因150次违规广告再次停销。监管部门给出的违规理由是: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等。

此后鸿茅药酒的违法广告屡禁不止,受老年人欢迎的陈宝国、张铁林、雷恪生、黄健翔等明星也都前赴后继地为其代言。

2015年是鸿茅药酒广告营销的分水岭。当年9月1日新《广告法》实施,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鸿茅药酒依然我行我素,很快被上海工商局查处,成为上海违反新《广告法》查处第一案。

此后,鸿茅药酒开始改头换面,向热播影视剧低调植入。

据统计,鸿茅药酒广告违法曾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网友们,又懵了吧...

国家药监局:责成鸿茅药酒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广告不得误导消费者

最后呢,小编想说,鸿茅药酒真是厉害...

消费者一定要谨防...不要好心为父母,却被广告伤害了。

如果觉得《鸿茅药酒(欺诈10年终于倒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