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大秦帝国经典谈话录20:范雎与蔡泽论立身之道(何为名士大德)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温馨提示

本头条号专注于历史、国学、古典文化艺术相关内容,定期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右上方蓝色按钮关注,方便阅读后续更多精彩内容。

背景

倏忽之间,进入秦昭王五十一年,近十余年来,天下大战绵绵,先是燕齐六年苦战,两国同时衰败。紧接着秦赵两强大鏖兵,长平血战,赵国奄奄一息。之后秦国两次攻赵失败,势力又缩回了函谷关内。一时之间,战国中期号称天下四强的秦赵齐燕一起衰落,秦国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此时一则消息在咸阳传开:名士蔡泽入秦谋求任相。一场燕国名士蔡泽和秦国丞相范雎关于名士立身之道的讨论就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

精彩对话

^====对话内容采用高清长图版制作,请点击大图阅读====^

核心观点

究竟何为名士大德?

蔡泽观点:

功成而能身全,名士之大德也。功成身死,是为小德。无功身全,是为无德。恶行遗臭,等而下之。大丈夫建立功业,当以全身而终为上。功成身死。与贤哲极致相去甚远,不足效法也。越之文种、楚之吴起、秦之商鞅,三人皆功成惨死,余恨悠悠。细究三人政行,皆是建功之才有余,立身之道不足也。虽有功业刻于史书,终无大德流传后世,诚为憾事哉!而陶朱公范蠡、武信君张仪,全功全德也。

范雎观点:

所谓名士大德,以义死难,死而全国。大丈夫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唯以个人安危为至高,谈何大德传世?文种治越安民,宁可杀于相位,而不随范蠡隐退。吴起变楚,明知贵族为敌而不避凶杀。商君变秦,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宁取杀身之祸而止息秦国内乱。此三人者,宁负重屈己,不荒政误民,堪称大德之最高风范,忠节之千古楷模也!至于范蠡张仪者流,知难而退,见祸而走,蝇营狗苟于山野林泉,尔等竟视为全功全德,范雎汗颜也!

如果觉得《大秦帝国经典谈话录20:范雎与蔡泽论立身之道(何为名士大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