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全球首创 中国造出“人造粮食”(80亿人有望解决粮食危机)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仅需11个步骤,中国科学家就能解决全球变暖和粮食不足两个问题?不久前,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一篇有关中国科学家制造人工淀粉的文章,文章一出便有不少人直呼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中国科学家是“人类救世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理想状态下的“人造粮食”

多年来,英美等国家先后建立了一些蛋白质工厂进行研究试验。我国也已开展了这项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造粮食工厂”在世界上出现已不是空想。人造粮食可按照科学饮食标准,配制符合人类健康需要的食物,营养丰富、脂肪和胆固醇也少。人造粮食不需要土地种植,直接从工厂中培育出来,既不受地区、气候的限制,又不怕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能生产,而且不受环境的污染。人造粮食却是人类最理想的食粮。

因此,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人工合成粮食?这是摆在自然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科学家正在为解决这一非凡的课题孜孜不倦地从事探索,先前也取得非常喜人的进展。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来获得以矿物合成的蛋白质,人们叫它为生物蛋白,也叫单细胞蛋白。科学家们还在研究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建立“绿色工厂”为人类提供食物。还有很多其他获取植物蛋白的途径。如今,中国再次获得突破性进展。

人工合成淀粉和蛋白质,中国技术全球首创

我国科研人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实现了人工合成淀粉和人工合成蛋白质技术的重大原创性突破。不靠光合作用,而是依靠“空气”,这是第一次用工业化的方法解决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其最大的惊喜是成功打破资源约束瓶颈,理论上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环境等条件下不受限制生产需求量巨大的淀粉和蛋白质,这是自然转化过程无法做到的。

虽然现在来说,国内的农作物生产水平已经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未来随着人口的增长,产能势必不够消耗,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展农作物生产总量,而人造淀粉就是最理想的原材料。

就全球气候来说,2021年极端天气的频现,让人类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之快,谁都无法保证未来气候条件是什么,会不会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室内生产粮食,无疑解决了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植物淀粉合成需要60多个步骤,但国内科研人员研制的人工淀粉生产只需要11个步骤,从供应效率上“秒杀”农作物生产,因此,从种种优势上讲,人工合成淀粉的诞生堪称世界奇迹。

解决80亿人粮食危机?未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那很多人会有疑问,人工合成粮食后,农民就不用种地了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人造粮食”?

根据粮农组织所发布的2020年报告显示,全球有8.11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比2019年增长1.61亿人,没能获得充足食物的居民数量更是高达23.7亿,因此,解决粮食危机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重点问题,人工合成淀粉的出现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因为人工合成淀粉的生产效率足够高,只要能够大规模生产,就可以把粮食的价格降得更低,让更多贫困国家的民众满足吃饱饭的梦想。

但事实上,从实际效果来看,人工合成的淀粉和蛋白质跟传统的淀粉和蛋白质没什么不同,如果技术成熟,确实可以实现不用种地就产出人体或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是目前来看,由于人工合成技术的效率和成本原因,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要想实现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倘若有一天,这一技术可以足够成熟,中国将不仅能够满足地球上居民的粮食供应,还可以将该技术推广到空间站和太空中,未来在月球或火星基地上,为宇航员提供生存必须的物资。

如果觉得《全球首创 中国造出“人造粮食”(80亿人有望解决粮食危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