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生四重境界:文以读书 安以修身(静以养德 福以感恩)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人这一生,不管你是谁,从何而来,因何而去,都在提升着自我的人生高度,涵养着那愈发充满智慧的心灵。

对于人生,我们可以概括为“一层高度,两次起伏,三个阶段,四重境界”。

所谓的“一层高度”,便是人生如树之生长,起于浅薄的土层当中,然后在不断地风雨历练中,长成参天大树。

而两次起伏,指的便是人之一辈子,会遇到两次特别巨大的灾祸。而这两次灾祸,足以改变人之生死,是人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三个阶段,这便最好理解了,朝阳之青年,正午之中年,傍晚之暮年。

可要想让人生枝繁叶茂,让人躲避灾祸,让人经历百年时光而不倒,那我们就得从四重境界入手。

做人,并不仅仅是活着那么简单,当中还有许多的秘诀,值得我们去探寻。

因为个人之境界,便是生活质量的有效体现。一般来说,能够达到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的人,都并非是一般人。

所谓“人事万般变,乾坤在其中。”

对于境界的提升,我们可以从这四点做起。

文以读书,提升涵养

孙中山先生有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人行千里有担纲,书读万卷有精神。

在人走向远方之前,他就必须要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在人经历着人生旅程的时候,他肯定要读书,以此来滋养那麻木的灵魂。

书籍,就像是这世上的甘泉,能够给人以滋养;就像这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能让人感受到天地的滋润。

关于读书,其实现代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认为读书就是让人在学校考到高分,进到更好的学校学习。

其实,真正的读书,不仅是让人读学校之书,更要让人保持一生阅读的好习惯,手不释卷,把书籍当成是自己的人生伴侣。

与教科书相比,这世上有许多的名著,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因为在名著当中,你能跟古贤人对话,从而达到境界的相互融合。

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真正的阅读,比灵丹妙药还要管用,能够使人愚昧的思想得以重生。

安以修身,齐家成业

在儒家的思想中,他们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的理想,那是历代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哪怕是今天的我们也不例外。

可是,要想做到齐家,要想做到成就功业,这就需要人从“修身”开始做起了。

而所谓的“修身”,便是圣人王阳明所言的“修心以盖四方”。

人之修身,始于修心,然后臻于无穷的境界当中。

在《论语》中,古人说道,吾日三省吾身。

作为人,就该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而所谓的反省,既是修身的过程,更是自我心灵修炼的最好做法。

在自我的反省和体会中,我们能够剔除自身的缺陷,提高自身的涵养,让自我的境界得到更大提升,让自我的才华有质的飞跃。

当人能够安心去修身之时,一切的机遇和贵人,都会来到我们的身旁。

静以养德,志高致远

诸葛武侯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之淡泊,便是让人放下俗世间的执着,切勿为其所扰。人之宁静,便是使人心灵通透,明白志向所在。

一个人,要是他没有志向,也没有安静下来的心思,那么他不管多有才华,也都发挥不出来。

可以说,摆脱欲望的束缚,从而洗尽铅华,人才能够浴火而生。

林则徐有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之宽大,在于其胸怀;山之连绵,在于其无欲。如此,这两者才能够与天地一般,长久不息。

对于人来说,道理是一样的。你保持淡然的心态,不要事事都去争,那你的心很快就能安定下来,从而达到“静”的境界当中。

要知道,现代人之所以过得疲累,不是因为他们没钱没势,而是因为他们的急躁,让心变得不安,缺少了静气。

福以感恩,不负人间

曾有人说过,人类最为高尚的品质,便是感恩。

感恩,大多人都听过,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有些人一个月赚了好几千块,可他抱怨自己不幸福,赚不到大钱,于是便怨天尤人。

有些人一个月赚了好几万块,可他认为自己赚的钱比别人要少,所以总是认为上天不帮助自己。

有些人一个月赚了好几十万,可他认为别人能月入百万,因此他便心生怨恨,闷闷不乐。

可以说,人最为悲哀的地方,就是欲望过重,过分自我,而且还不懂得感恩。

就拿赚钱来说,不管能赚多少,这都是我们用汗水换回来的。如此,我们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单位,感恩自己。

如果人总是认为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欠自己的,那么这个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幸福呢?

感恩之人,才能长久,才能福气加身。而毫无感恩之心的人,终究会被他人和环境所抛弃。

文/舒山有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薛海吾涯

如果觉得《人生四重境界:文以读书 安以修身(静以养德 福以感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