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成都东软学院(青城山下最大的养老院型综合网吧)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请你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东软?

青城山下最大的养老院型综合网吧。

1.

东软全称成都东软学院(Chengdu Neusoft University),东软的软,主要指软件。

成都东软学院是由东软集团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11年升为本科院校,学校设有6个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信息管理系、商务管理系、数字艺术系、应用外语系。

2007届的小梅第一次走进东软时,最先感觉到的是一阵仙气,清新、偏僻、烟雾蒙蒙,出门见山,不禁问自己”我是来上学的?还是来修仙的呢?“

2.

学校里,人少,树密,湖大,风静,山高。在学校的教室里天气特别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望见雪山。

2017年某一天远处的雪山

3.

东软的人确实少。

经常”人花花儿都看不到“,想耍朋友都得先网恋再奔现,想一见钟情那是根本不可能。

2010年前的几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计科系男生居多,常常一个班一个女生都没有。

信管系女生多一些,后来随着学校升级为学院,外语系等其它专业的增加,才让男女比列平衡了一些,现在计科系的男女比例才慢慢增加到了5:3。

白天长这样

晚上长这样

4.

因为人少又偏僻,所以每个寝室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网吧,游戏、追剧、学习都在”小网吧“进行。

5.

十几年前,当时笔记本电脑还不算特别普及,但是东软的学生每人都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上课时每个同学都背着笔记本去上课。

当时还没有无线WiFi,每个桌子下都有个网线插头,每个同学都有一根网线,插上线打开电源再上课上网。

学校的特色就是网口多,1万个学生,10万个网口。

6.

过去在寝室上网还得买网卡,有30元、50元、100元的,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流量。最特别的是塑料卡片上印了东软的风景照,有心的同学用完都会收藏起来。

打游戏的男生一般都买最贵的不限流量,大部分人都还是买30元、50元的,但是到了月底还有两三天流量就用完了,买张新的又不划算,同学之间就会互借网卡,一个寝室轮流用几天。

7.

实在没有外网上就去学校内网上看看。内网上的电影、电视剧,学习资料全都是免费的。

最感人的是内网上有专门的老师像客服一样回应你的各种需求。

当时有女生特别喜欢宋承宪,2008年的时候宋承宪退伍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伊甸园之东》刚播出,女生就写邮件给管理员老师,管理员老师没过多久就找了片源上传电视剧到了内网。

有问题就给老师发邮件,老师都会及时回复,现在来看不觉得有多么稀奇,信息化管理的话在当时算是走在了最前端。

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王老师,

学生们毕业10年后都还记得他的风趣幽默

8.

2010年左右,在再学校主要的娱乐就是:打游戏和K歌,劲舞团、QQ炫舞、CS。

9.

周末的娱乐活动就是爬山,当时青城后山不要门票,有当地人带路10元一个人就带上山,下山就去吃干锅。

偶尔也会坐公交车去都江堰城里转转,最爱去的就是南桥。

在英雄联盟和NBA这种大型比赛的时候,男孩子们支持自己的主队,在宿舍楼的加油声喊的此起彼伏。

10.

因为东软实在是太远了,外卖产业非常不发达,能送的外卖很少,加上外卖小哥进不来。

所以在东软,有一项很有特色的产业“学生兼职送外卖”“外卖送上床”。

就是把学校外面的铺子联系好,甚至铺子都会为你准备电动车,又因为都是同学们的兼职,进宿舍楼宿管也不会拦着,所以外卖都可以直接送上床。

11.

2007年左右,最早的几届学生大家都吃老食堂,结果一位同学把饭打回寝室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拍了个视频直接发在了校内贴吧里,瞬间火了。

学生们随后就转移到学校后门的新食堂,当时新食堂用的都是珍珠米,1块钱1碗的蒸蛋几乎每人必点。

后来的更新换代几轮之后,依然是新食堂领先,新食堂有鱼粉、花溪牛肉粉、馄饨、豆花、冒菜、煎饼、凉皮凉面、砂锅土豆粉,三楼还有烤鱼和小火锅。

从味道到性价比新食堂一直都略胜一筹。

12.

除了食堂,后街才是东软最销魂的地方。从周五下午开始大家就聚集在这里。

后街有两条,第一条和第二条,虽然随着每届学子的更迭,店铺更新很快,但是每一届都有属于自己的老味道。

土豆花、烤鸭腿,兄弟家常菜的干锅,黑砂锅的土豆粉砂锅、豆腐砂锅、三鲜砂锅,老陈饭店的干煸排骨、鱼香茄子。

兄弟家常菜

老陈家干煸排骨

土豆花

13.

除了后街,太平镇的荤豆花、张醪糟、聂三耳鹅肠火锅、河西壩子、活力果烧烤也是生日、节日聚会最常去的地方。

14.

在东软衣服就从来没干过,因为湿气大。夏天不用开空调都很凉快,但是到了冬天,稍微厚点衣服基本都要晒臭。现在基本人手一包防潮袋。

15.

洗澡就更麻烦,前几届无论男生女生都得去澡堂洗。

女生们都在寝室用(烧水棒)在浴室就洗了。男生们就只能春夏秋冬都端着一个盆子或者桶,风尘仆仆地去3元1人的澡堂子洗澡。

这种情况在2019年结束了,信管系搬进了新装修的宿舍楼,实木地板,加宽的床,就再也不用去澡堂子了。

新宿舍很别致,阳台是两个宿舍通用的,换句话说,两个宿舍整整8个人,有一个人能记得带钥匙,那就够了。

16.

出行的话,校内全靠腿。最早的几届学生过去要去趟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十分麻烦。

但是现在三蹦子+高铁就搞定。成灌高铁的终点站青城山站就离学校一条街,青城山站可以到犀浦站,坐高铁是最常见也最必需的出行方式。

不管是去成都,还是去都江堰,高铁就是东软的“校车”。

周五课很少的时候,可以逃一天课(逃课是种很不好的行为)坐早上6:37出发的高铁,在7点换乘地铁2号线,能压哨赶上8:30成都发往其它城市的高铁。

所以每个东软学生的纪念品,都是厚厚的一沓动车票!

17.

2007届的毕业生最深刻的记忆就是2008年异地复课!可以说这段传奇的共同经历在那届学生心里,每次聊起来都觉得热血澎湃。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距离震中仅有19公里的成都东软信息学院带来严重影响。

经四川、辽宁和广东三省教育部门批准,东软集团启动了三所学校应急联动机制,将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脚下的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4600余名师生,在6月下旬转移至大连、南海东软信息学院异地复课。

18.

2008年6月24日,一辆辆军车开到了学校,师生们乘坐“专车”前往火车北站。

小梅记得当时军车好高,自己一下还上不去,同学帮忙拉了一把,几十辆军车车上还有横幅“努力学习,回报祖国”简直太拉风了。

13年前的视频,虽然模糊不清

但是一下把人拉回了现场

19.

一共4600多名师生,3000 名师生分别乘坐专列经过 40 多个小时到了大连,另外1500名去了广东佛山。

当时夏天天气很热,前往佛山的小梅说20多个小时没洗澡洗脸十分窘迫,但十分开心,因为整个车厢里都是认识的同学老师,像一场集体旅行。

20.

一到大连和佛山,当地还有专车来接。

前往佛山复课的珍珍回忆「当时路上看到了海好激动哦,学校还给我们办了欢迎晚会,寝室的被子哪些都是全新的,还给我们铺好了,每月还补助好几百的生活费。

南海东软食堂里头有两个菜简直到现在都记忆尤新,一个就是皮蛋瘦肉粥,不是一般好吃,还有一个就是文昌鸡。

平时周末老师们还带我们去佛山逛超市,那两个月简直终生难忘。」

前往大连的学生也记得当时在大连的两个月,遇到了太多好心人,打车如果出租车司机听说是四川来的学生坚决不收钱,也有理发店的老板,剪头发后坚持不要钱。

一位来自四川绵阳的成都东软学子罗军,还有幸参加了在大连的奥运圣火传递,成为了底第142棒火炬手。

21.

虽说前几届东软谈恋爱的不多,但是“耍朋友”的地方环境却极好,湖心草坪又称情人坡,视野绝佳。

计科系上课要去A6,从D1出发,走过红旗连锁,穿过情人坡,情人坡会有很多谈恋爱的。

2016届的小阳回忆「我室友有一次失恋了自己去情人坡喝酒,然后告诉我去了发现在情人坡失恋喝酒的,不止他一个,他突然就没那么难受了。」

22.

东软河边的四叶草特别多,所以很多社团、比赛队等都以四叶草命名。

23.

背山面水的东软,环境放在成都高校里确实要排前三,一年四季都让人心旷神怡。随便一个角度,拍出来都是壁纸。

春天

夏天,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晚霞

秋天能看到层林尽染

冬天还能感受大雪纷飞

24.

钟楼是东软的一个坐标也是传说,因为很少有人上去,它变得神秘又熟悉,无论从学校的哪个角度拍照片,都能拍到它。

钟楼上的视野

25.

所有东软人的旅途都从大红门开始,所有人离开前也一定会在大红门和Neusoft软件门留下最后的纪念。

26.

今年是东软集团30岁,也是成都东软成为四川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第10年。

如果觉得《成都东软学院(青城山下最大的养老院型综合网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