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南开中学 中营小学等领衔(南开区将建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

2023-06-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作为备受家长关注的本市教育强区,日前,南开区教育格局有新变化。

记者从南开区召开的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启动大会上获悉,在原有学区片联盟、集团化办学、附中协作体、学区化办学等机制的基础上,该区探索紧密型共同体办学机制,将全区21所初中学校调整建成4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将全区35所小学调整建成5个教育发展共同体,以进一步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高品质教育体系。

共同体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共担品牌责任、共建品牌内核、共享品牌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南开区未来将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单位,促进校际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

中小学分别组建南开中学、中营小学等为领衔学校的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

据介绍,南开区此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以“优质、均衡、共享、发展”为导向,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为途径,以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持续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公平享受南开新优质教育。

结合各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南开区将全区21所初中学校调整建成4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将全区35所小学调整建成5个教育发展共同体。

每个共同体设立1所领衔学校,其他学校为成员学校。领衔学校负责规划和统筹共同体内的各项工作,与各成员学校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职责、运行机制、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单位,促进校际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

谈及未来共同体发展,南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班东江介绍,坚持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加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干部教育、培训、交流等力度,积极打造共同体干部成长基地,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储备,鼓励引导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在共同体内进行多岗位历练,加大递进培养力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教育发展共同体内探索建立干部常态化交流机制。

深入推进“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载体,促进教师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序流动。同时,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单位,促进校际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在领衔学校的带领下,定期研究和分析共同体内各校教师资源实际状况,搭建师资调剂交流平台,针对某个学科或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调剂,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共同体内部校际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专题研究。领衔学校可有计划地统筹安排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和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名师讲师团等多种形式,在共同体内跨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建立共同成长团队,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不断推进区域内共享教师优质资源。

共同体学校共担品牌责任、共建品牌内核、共享品牌效应

为进一步提升各共同体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南开区教育局将为每个共同体配备市级知名专家团队,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共同体的前期规划、中期推动及后期考评进行指导评估。

同时,领衔学校与成员学校通过围绕校长办学思想、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内容的全方位研讨及培养培训骨干教师等多种途径,以文化培育和精神共融为着眼点激发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以课例研讨为载体深入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活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共同体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共担品牌责任、共建品牌内核、共享品牌效应,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将办学思想、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实践加以提升,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带动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班东江表示,南开区此次教育新变化的目标是以各校为基点,以合作为方式,以改革为中心,以发展为愿景,充分挖掘优质教育资源,互助合作,着力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整体提升各共同体学校的内涵发展、高品质发展。到2022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的新机制基本形成,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入,成立一批“理念先进、跨校突破、区内互通、资源共享、体制创新”的教育发展共同体,基本形成义务教育校际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新态势。

如果觉得《南开中学 中营小学等领衔(南开区将建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