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齐鲁大学被遗忘的前身和后世(下)

2023-06-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本文上篇主要是讲述了登州文会馆创立的艰辛过程,接续上文下篇从登州文会馆搬迁潍县说起!各位看官,请耐心往下看。

文会馆更名为广文大学

登州文会馆迁至潍县

在我们潍坊地界上,在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史上,曾经有一所被美国人称作“中国哈佛”的教会大学,它就是广文大学(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这所位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乐道院的广文大学是整个大学的主体和总部所在地。

清末年间,各种动乱一波又一波,大清的已经江山摇摇欲坠。山东和直隶一代闹起了义和团。庚子之乱在山东、河北和天津闹得人心惶惶,不仅仅是洋人,一切来自西方的事物都成了攻击对象。

由于收到动乱的冲击,登州文会馆也受到波及不得不停办,狄考文等洋人们不得不逃命为重。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毓贤被调往山西,山东巡抚换成了袁世凯。

登州府是一个海防重镇,袁世凯在发迹以前曾经在驻守登州的清军当中当军头,并且和当年登州文会馆的校长狄考文关系不错。后来袁世凯受到朝廷重用在天津建立新军,购买了大批西方先进的枪炮,有许多军械技术人员来自登州文会馆,因此袁世凯一直与登州文会馆保持者很好的关系。

袁世凯上任山东巡抚后,跟全国各地其他巡抚一样并未执行慈溪的命令,而是尽力保护各国侨民,登州的外侨经袁世凯协调帮助由北洋海军统领萨镇冰亲率座舰将他们送到朝鲜避乱。由于袁世凯施行护侨政策,山东的外侨没有受到伤害,更没有伤亡。此事激怒了北京的慈橲,大骂那个山东“洋巡抚”。

渡过了庚子之乱的登州文会馆计划复建之时,恰逢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即将通车。胶济铁路的建成,让潍县成为铁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此时偏于一隅的登州,反而显得交通极为不便了。于是北美基督教长老会决定将登州文会馆迁至交通更加方便的潍县。潍县恰在青岛和济南的中间,狄考文的弟弟狄乐播受北美基督教长老会的派遣多年前已经在潍县建成了乐道院。另一方面,经过庚子动乱之后这些在华外国人惊魂未定,搬迁至潍县也可以随时受到德国在坊子站(今潍坊市坊子区)的护路军队的保护。

到了1904年在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等人的努力和撮合,美国长老会创办的登州文会馆与英国浸信会在青州创建的广德书院决定合并办学,于是在潍坊成立了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广文学堂(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后来又改名为广文大学。

乐道院:广文大学诞生

当时在潍县设立的广文大学包括三个学院,文理学院,神道学堂和医道学堂。 潍县的广文大学实际上成了集教会、教育和医疗于一体的教会服务中心,也是是在山东半岛地区西方传教士、教师、商人、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聚会的活动中心之一。

设立于潍县的广文大学总部以文理学院为主,文理学院分五个系:宗教教育、中国语言文学、自然科学系、数学科学、哲学与历史,并且设立了在当时设备极为齐全的理化实验室和天文观测台等。

同时广文大学还包括了乐道院医院,医院的病房大楼可容纳120张床位,并设有暖气、X光室、化验室、产房、药房、手术室等,医护人员超过80人。此时乐道院医院,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医院。

乐道院医院的继承者就是今日之潍坊市人民医院,保存完好的乐道院医院的十字楼位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内,现在已经改建为一座博物馆。

中国医学教育的先驱-共合医道学堂

广文大学成立后其医学教育的总部并不在潍县而是在济南。广文大学的医学教育(医科)称为医道学堂。医道学堂以济南华美医院为主,采取各地分散办学的模式,并在潍县、济南、沂州、青州和邹平轮流授课。

1911年广文大学将在各地分散办学的医道学堂一并迁入济南新建的大楼并更名为共合医道学堂,这代表着医道学堂的医学教育体系已经完善,也为以后更名为齐鲁大学埋下了伏笔。

文会馆暨广文大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颇深

自1864年之1904年狄考文和他的继任者赫士、柏尔根等苦心耕耘40年,至20世纪初期广文大学已蜚声国内,并成为了当时中国西式学堂的标杆,也是唯一的标杆。1896年赫士接任狄考文成为文会馆第二任校长之时,文会馆的毕业生也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长为中国教育的新生力量和师资来源。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慈禧太后也已经认识到大清的朝政和国体必须进行改革了,兴办新学已是当务之急。1901年慈禧下诏实行新政废除八股并下令各省创办西式大学堂。

山东巡抚袁世凯曾参观过登州文会馆的现代实验室并与狄考文、赫士私交甚深,加上清军修械所的技师都是狄考文培训出来的,见多识广的袁世凯深知兴办洋学堂的重要性。袁世凯自报奋勇一马当先,决定由他来领头创办山东大学堂。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应袁世凯的邀请广文大学的校长赫士博士亲自挂帅率领众教习及优秀毕业生助阵创办了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的创办几乎是全盘照抄登州文会馆办学模式。不但教职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广文大学,教材、典章制度、各学科实验器械几乎全部来自广文大学。

登州文会馆于1884年被北美基督教长老会认可大学资格。33年后,也就是1917年广文学堂和神道学堂搬迁至济南,与共合医道学堂一起正式更名为齐鲁大学。

登州文会馆暨广文大学,历经45年(连同蒙塾学堂阶段10年)为中国培养了208名颁发正式文凭的最早的大学毕业生。狄考文先生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为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与进步的大门。

齐鲁大学的医学教育

更名齐鲁大学

北美基督教长老会。审时度势决定把教会创办的大学搬到更加重要的省会城市。1917年隶属于广文大学的广文学堂和神道学堂搬迁至济南与共合医道学堂合并并且正式更名为齐鲁大学。

历经1864年至1884年20年的蒙塾学堂时期,1884年至1904年20年的登州文会馆时期,以及1904年至1917年13年的广文大学时期,中国第一家西式大学已经成长起来了,最终它更名为齐鲁大学并被历史所铭记。

广文大学的英文名称是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直译为山东新教大学,而齐鲁大学的英文名称叫做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直译为山东基督教大学,也被简称为Cheeloo University。从两个学校的英语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历史传承关系。

齐鲁大学医学院的源流

广文大学时期医道学堂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在潍县乐道院、济南华美医院医校、沂州、青州医学堂和邹平轮流授课。

1. 齐鲁大学医科的源头之一

1882年传教士兼医生聂会东(James Boyd Neal)夫妇被北美基督教长老会调到济南,在东关华美街与其他几位传教士一起建立诊所,后来进一步发展将诊所扩建为华美医院(Sino-America Hospital),并同时开始筹建华美医校,这是共合医道学堂的前身。

2. 齐鲁大学医科的源头之二

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另一个源流是青州医道学堂。更加老道的英国人认为青州是山东东部最重要的城市,于是把青州作为他们的重要落脚点。青州是一座历史古城,其地位一直高于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的潍县。1885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医学传教士武成献博士(Dr. James Russell Watson)来到山东青州开办医院和医学堂。

武成献博士在青州教会诊所的基础上组建较具规模的医院,医院名为“青州大英帝国浸礼会施医院”。后来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改名为青州广德医院,同时成立进行医学教育的青州医学堂。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青州医学堂的办学宗旨是造就训练有素的医生,同时也是忠实而称职的基督教人士。对于非基督教家庭出身的青年,只要他们达到了入学标准,为人正派并愿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录取。

1904年登州文会馆与青州广德书院合并组建总部设在潍县的广文大学。

1917年广文大学文理学院、青州共合神道学堂与山东省基督教共和医道学堂合并成为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的辉煌

从1864年登州文会馆建立,从蒙塾学堂算起直到1924年齐鲁大学及其前身一直是教会拨款,在法律意义上属于教会自行建立的学校,学校不能颁发符合任何国家规定的毕业证或学位。

一直到1924年经齐鲁大学申请,加拿大授予齐鲁大学许可执照,同时授权齐鲁大学可以颁发与中国法律相一致的文凭和学位。根据这个规定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生颁发医学学士学位,同时授予美国和加拿大认可的医学博士学位。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同时拿到两个学位,一个是博士一个是学士,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另外齐鲁大学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由于文会馆时期狄考文先生一直坚持中文教学,包括他的继任者也一直坚持这个原则。一直到齐鲁大学时期都不重视英文教育,甚至故意不设置专门教授英文的课程。后来在学生的强烈要求和抗议下,才设置了专门的英文教育课程。正是由于这个因素,齐鲁大学的学生英文水平都不怎么样,也很少有人出国。

齐鲁大学先进的办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氛围及公园式的美丽校园使得齐鲁大学声名鹊起,从此后中国大地上就流传着“南齐鲁、北燕京”的美誉。

1931国民政府要求各国教会在中国创办大学与教会脱钩。齐鲁大学以私立齐鲁大学的名称正式向国民政府申请注册,逐步摆脱了教会大学的色彩,成为中国人自己掌握的知名大学。当时齐鲁大学同时颁发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样式的大学文凭以及原有的加拿大文凭,这也成为了齐鲁大学毕业生的一大特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齐鲁大学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联合办学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齐鲁大学重新回到饱受日本人摧残的济南校园。解放前夕齐鲁大学再次迁校躲避战火,解放后南迁的师生和仪器设备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迁回济南原址继续办学。

1952年为了适应新中国的教育发展方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齐鲁大学解体撤销,齐鲁大学的各个学科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

齐鲁大学解散后,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山东医学院,校园仍然设在美丽的齐鲁大学校园,也就是今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结束语

1917-1931年这段时期是齐鲁大学的鼎盛期,尽管齐鲁大学非常知名但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只有438人。这其中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齐鲁大学的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而且其考试内容要求的知识面甚广,考试难度非常大。其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其三是学校由于教会背景,影响了学校在当时的中国官方进行注册,导致学校招生和发展出现了尴尬局面。

齐鲁大学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如此之少,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齐鲁大学实行的是淘汰制。本人毕业之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的院长就是齐鲁大学的最后一届毕业生,老院长曾经亲身向我们讲述过他的学习经历以及残酷的淘汰制。经过7年医学教育,逐年淘汰下来能够获得毕业证和学位的学生不足半数。

齐鲁大学起点很高、实力雄厚,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直接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齐鲁大学不仅为近代山东的新式高等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而且较为广泛地传播了先进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向社会输送了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到1952年为止,齐鲁大学医学院就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医护人员,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经过1952年院系大调整之后,齐鲁大学已经融入了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齐鲁医学院仍然被称为医学界四大天团之一,即齐鲁、湘雅、华西和协和。就其创办历史来说,实际上齐鲁才是真正的四大天团中的老大哥。

如果觉得《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齐鲁大学被遗忘的前身和后世(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