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摄影教程:拍好局部特写的10大技巧图文教程

2023-06-0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5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在这个颜值当道,屌丝闪边的时代,拼不过颜值拼内涵,只有知识丰富才能提升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修养,今天给大家分享摄影教程:拍好局部特写的10大技巧图文教程,希望可以对大家能有小小的帮助。

这里我们针对局部影像的构成、取景及元素运用进行解说,进一步讲述如何将观察与基础摄影技巧配合,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局部特写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我们针对局部影像的构成、取景及元素运用进行解说,进一步讲述如何将观察与基础摄影技巧配合,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局部特写作品。

1. 设法凸显主题

要拍好局部特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镜头聚焦在主体上,这样可以让读者一眼就看出拍摄者想表达的重点。这类手法常见于美食、花卉、生态,甚至是人像或商业摄影,其特色就是以醒目的主体抓住众人目光。但也因直接拍摄重点,所以按下快门之前要考虑好构图。这看似简单的拍摄方式,其实更需要拍摄者仔细思考元素在画面中的安排,往往差之毫厘的构图就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因器材或现场环境的限制,不能取得最理想的构图时也不用太担心,后期可以进行裁切或其它方法(例如加上暗角效果)辅助,以达到心中最理想的效果。

直接用特写镜头捕捉重点是拍摄局部特写最直接简单的手法

利用微距镜拍摄光盘上的小水珠也是常见的局部特写题材

2. 试着反客为主

第二个方法是将焦点放在和主体有关联的部位,例如舍弃拍摄人物的全身或半身照,改为拍摄手、脚或表情等。这样拍摄可以反客为主,重塑影像焦点。很多时候捕捉与主体相关联的局部画面,会比直接拍摄全貌更具故事性,同时给读者保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此一来,图片传出的讯息就被放大了。

若能以局部表达就舍弃拍摄全景的念头,让原本的绿叶成为影像重心,如此不仅能拍到一幅成功的局部作品,也能训练自己突破思维框架,培养更敏锐的摄影眼,创造出更多精彩的影像。

婚礼上牧师对新郎的祝福,刻意让两者相握的手和那本圣经作为主角,使照片更具故事性

由局部的讯息可看出公公婆婆纵使已结发几十年,感情还是和恋爱时一样甜蜜

原本要捕捉女儿玩乐的神情,但转念一想从她背后来个玩偶特写,用另一种角度诉说影像故事

虽然只拍摄下半身,但重点就是屁股上的猫脸图案,以衬托出婴儿的可爱及有趣的姿势

3. 运用景深创造层次

景深在光学范畴的运用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对摄影而言,更是重要的一环。我们都知道,景深是由光圈大小、镜头焦段、物距(相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三者所决定。一般来说,光圈越大(f值越小)、镜头焦段越长、物距越近,就容易拍出景深越浅的照片,反之则景深越长,所以只要了解景深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运用在局部特写中,让适当景深表现出远近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以经验法则来看,使用等效24-35mm的镜头焦段,加上不小于f/2.8的光圈值,同时尽量靠近主体拍摄,所得到的成像会更有空间感;若是采用等效50mm以上的中长焦段并辅以大光圈拍摄,可拍出独具压缩感的影像画面,虽然两者同样能达到虚化背景的目的,但其效果和观看感受却截然不同。而这当中并没有对错或好坏的问题,完全看拍摄者想呈现出怎样的影像效果?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学习如何善用手边器材,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想法化为一幅幅真实影像。当然,要拍出层次感的照片光圈并不是越大越好,其实还要观察背景与主体的对应关系,再决定是要放大还是缩小光圈拍摄,以虚化或清楚呈现背景与主体相呼应。因此在寻找局部特写题材时,我们也必须同步思考画面最终的整体构成,并灵活运用景深创造出该有层次感。

只要巧妙地运用标准焦段与构图取景,就能有效运用景深用影像说故事

广角端加大光圈近距离特写拍摄,能成功营造视觉上的空间感

望远镜头的压缩特性,为画面中的山峦特写制造出远近的距离感

4. 留白的美感

虽然前面说过,直接将镜头聚焦在主体是最简单的局部特写拍摄方式,但这种让主体占满整个画面的构图,除非主体本身就具有吸引人的特质,否则很容易让作品没有辨识度,沦为过目就忘的糖水照。因此,若想拍出简单、有感觉的局部作品,在构图上不妨试着多些留白的空间,让画面不要这么满,除了让读者的视觉有喘息的机会外,也能制造出空灵感。

即使主体没有塞满整个画面,我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留白处理,让大量的“白”与主体形成强烈对比,进而引导观众的眼睛停留在主体本身。要拍好这类的留白局部影像,玩家可从基本的三分及井字构图法开始练习。拍摄前,可先视现场情况与构图安排,将画面横切或直切为三等分,然后预留2/3处做留白处理,仅保留1/3的画面放置主体重点;又或是把画面切成九宫格,再将影像焦点安排在井字的四个交叉点上。只要好好运用这种极简留白的构图法,就能拍出水平之上的局部影像,值得玩家尝试看看。

适当为画面进行留白,就算局部影像也能轻易表现出构图美感

只拍摄每颗树的上半局部,搭配天空的大量留白,简单的三分构图就能让影像更为吸睛

孩童跪坐在床上,而下方的留白处理是不是让画面多了几分主角正在做什么的想象空间呢

5. 光影影像魅力

纵使拍摄的是局部特写,还是有许多元素可捕捉利用,进而增加作品的丰富程度。其中又以光影这个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元素最容易取得。因为透过不同光线所散发出的质感,可用来增强影像的张力和通透性,而当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与掌握拍摄时机。

如果以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一天当中最佳的拍摄时间是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的1到2个小时,因为这两个时段光线是以较接近30°~ 45°的角度照射,也就是所谓的斜射光,此时不仅质感比其它时段更好更柔和,影像的色彩也会更加丰富。同时被照射到的物体影子会拉长,整体视觉感受将更立体、深邃。此外,玩家还可以利用这个特色大玩影子游戏,在生活中寻找可拍的局部影像来和影子对话,让作品更加有趣之余,也能训练自己的摄影眼。同理,若是在室内拍摄,我们一样也可以寻找是否有斜射光源,并配合光的照射方向和构图为局部影像加分。

除了斜射光之外,另一种可运用在局部特写题材的光线就是逆光。逆光在摄影上是一种相当常见,并拥有强烈艺术魅力的光法,最大特色就是能有效增强影像的质感及氛围渲染力,尤其当光线照射在具有透光性的物体上时,更能发挥凝聚目光的作用,象是在逆光下拍摄植物或绿叶的局部特写便是如此,因为不仅能清楚呈现表面纹理,同时也能带给读者一种不真实的梦幻感。另外,我们也可以运用逆光拍出剪影的效果,只要观察并找出物体局部值得记录的有趣形状,就可用剪影塑造其轮廓,创作出另类的局部特写作品。

午后来到造形可爱的水龙头前,配合斜射光特写主体,让画面呈现出立体感

旭日东升的初阳从逆光方向照射而来,让局部特写的稻田多了梦幻感

上一页12 下一页

延伸阅读:

摄影常用专业术语简介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快门——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偷拍,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说明:有些资料把快门速度称为快门时间,二者名称不同,但含义相同,均指快门打开的时间。

景深——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镜头焦距、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所用的光圈。景深与以上三者的关系是: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光圈、距离的情况下,28mm的镜头的景深要远远大于70mm镜头的景深);⑵距离越近,景深越短,距离越远,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焦距、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对象在10米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拍摄对象在1米时的景深);⑶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例:在相同的焦距、距离的情况下,光圈为F16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光圈为F4时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这和非专业人士所说的“曝光”大不相同,他们所说的“曝光”是指因相机漏光导致胶卷作废的意外事故。 相对孔径——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

摄影有技巧 别拍山寨照

摄影菜鸟必看! 关于单反摄影的八个要素

新手学摄影入门教程 单反摄影技巧大全

如果觉得《摄影教程:拍好局部特写的10大技巧图文教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