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健康:春节长假综合症自愈加快

2023-06-07 分类:百科

为了回馈广大图钉对本站的支持,今天特别准备了心理健康:春节长假综合症自愈加快的生活常识给大家分享,喜欢的朋友们赶紧收藏下来,相信一定会对平常的生活有所帮助的。

“节前稳心、节中安心、节后收心”,每年春节,管理者都会谈到此“三心”,提到令人头痛的“长假综合症”及节后的高跳槽率。但2009年的春节注定有些不同。虽然2009年1月假期高达14天(元旦3天,春节7天,再加上两个周末),或者更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延长了员工的假期。

不过,许多企业的HR预测,今年春节后的假日综合症,员工的自我愈合速度会加快。

让1月假期变得更长

虽然国家规定的休假日期是1月25日~31日,但是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企业从1月19日起便开始放假,有的甚至更长,2009年1月变成了休息月。

但不少提前休假的企业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员工在2月1日必须到岗上班。“假期的延长是让员工充分放松,节后更加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对于家不在北京的员工来讲,多放一周假会让他们更从容地安排返乡时间。比起7天长假,自由度会更大。”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燕表示。

但以往的经验告诉她,节后员工收不了心,工作效率低下不仅是个别员工的“假日综合症”在作祟,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实现全员到位。

王燕讲述了去年春节后发生在办公室里的一幕:她所在的公司,几百名员工在同一个工作室办公,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以往没有统一上岗的时间,有些员工选择了节后多休息几天或一周。从休假回来到人员全部到位,有时候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虽然大部分员工已经到岗,但每一名归来员工都会多少影响在岗员工的情绪。”

“在不景气的今天,没有哪家公司会允许假日情绪持续这么久,节前多休息一周是让节后假日综合症愈合得更快。”

节后收心的“程序”设计

“我判断今年假日综合症愈合得快的另一个原因,是今年的情况与往年有变化。”王燕说,从时间点上看,今年的春节来得早,2月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月,而最关键的是尽管金融危机目前并未对国内的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无论员工还是管理者,都持保守的态度。

以往过完春节是员工的跳槽高峰,也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新、老员工工作流程、文化上的磨合让一季度的工作显得效率明显偏低,但是今年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

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曹来京分析认为,“近十多年来,企业基本都是在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生存,虽然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而裁员,但更多的企业是在招聘,员工有退出机制。但现在不同了,裁员、降薪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员工自己都有了危机感,不努力工作可能会丢掉饭碗。”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员工将工作状态调整得更快。

尽管管理者相信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各种不确定性和危机感会让员工在休假回来,假日综合症的愈合速度比以往更快,但在放假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他们都认为,开会是缓解这一病症的良方。

王燕说选择统一的上岗时间就是为了带领全体员工共同调整状态,作为管理层他们会提前一天到岗,开会将新一年的工作重点梳理汇报,第二天分部门向全体员工转答。而万通地产的做法也与王燕类似,尽管他们并没有刻意设计收心工作,但是春节后,他们的工作重点是2008年年报的发布、2008年业绩评估的收尾工作以及2009年团队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制订,“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收心"的作用。”万通地产首席人才官刘大维对记者说。

曹来京对记者说,目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也不大相同。据他了解,很多在中国的日本企业也提前放假了,不过管理层正忙着研究一些政策,如何拆分现有的工作,不仅不裁员,而且让每个人手头的工作更少,让大家抱团取暖过冬。而这一政策可能在春节后付诸实施。曹来京认为,在不景气的时候,这样的消息原本就很让员工振奋,会让员工彼此更加团结,而工作繁重程度也比以前有所缓和,节后综合症会很快自愈甚至发生的几率都很小。

延伸阅读: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春节长假综合症自愈加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