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原因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5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新生儿的护理其实有很多方面要注意,新升级做了父母们的朋友可要多了解些相关知识了。小编在此介绍下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原因,赶紧跟着一起了解下吧!

1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原因

医生提醒:不在医院分娩也要及时到医院打破伤风针

一把剪刀用开水烫了一下就算“消毒”,剪断脐带后脐部也没有进行消毒处理。近日,妇保院救治了一位在家里出生感染破伤风的小宝宝。

小宝宝被送到医院时,整个身体肌肉痉挛,像一块僵硬的木板,牙关紧闭,面容痛苦,很少哭,很少动,全身皮肤发黄,脐部红肿、渗血。

小宝宝的父母是青海人,为了省钱就在自己家中分娩。小宝宝从第八天开始发烧,体温曾高达40.5℃,拒绝吃奶,并出现四肢抽搐。接诊专家当即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出生后7天左右发病。

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或包裹脐端时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

在推行新法接生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目前,在许多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但在农村的少数地区及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在家分娩,还采用旧法接生,新生儿破伤风仍有发生。

感染破伤风的新生儿,受到一点点的声音及触觉的刺激都会引发抽搐,为此医护人员给小宝宝单独进行监护,避光避声,治疗及护理操作都尽可能轻柔缓慢。

经儿科医务人员奋力抢救,小患儿现已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平稳,预计近日即可出院。区妇保院曾在2006年救治一例用毛竹片切脐带后感染破伤风的新生儿,经过18天的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专家提醒说:宝宝一旦感染这种疾病,治疗比较困难。此病重在预防,应大力推广住院分娩或新法接生,接生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作好脐带的消毒包扎。在急产或来不及消毒进行接产后,也应尽快送孩子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那么,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几十年不死,能耐煮沸60min,干热150℃ 1h,5%苯酚10~15h,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双氧乙烷,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炔才能将其杀灭,感染方式常为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脐带;接生者的手或包盖脐带残端的棉花纱布未严格消毒时,破伤风梭菌即可由此侵入,新生儿破伤风偶可发生于预防接种消毒不严之后,伤风杆菌不是组织侵袭性细菌,仅通过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破伤风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排位第2的毒素,仅次于肉毒毒素,其致死量约10~6mg/kg。

(二)发病机制

坏死的脐残端及其上的覆盖物使该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破伤风梭菌出芽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而致病,随着毒素的释放,产生毒素的细菌死亡,溶解,破伤风毒素经淋巴液中淋巴细胞入血,附在球蛋白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由肌肉神经结合处吸收,通过外周神经的内膜和外膜间隙或运动神经轴上行至脊髓和脑干,此毒素一旦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苷脂结合,抗毒素也不能中和,毒素与灰质中突触小体膜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它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氨基丁酸),以致运动神经系统对传入刺激的反射强化,导致屈肌与伸肌同时强烈地持续收缩,活动越频繁的肌群,越先受累,故咀嚼肌痉挛使牙关紧闭,面肌痉挛而呈苦笑面容,腹背肌当痉挛较强后,形成角弓反张,此毒素亦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等表现。

2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那么,新生儿破伤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破伤风需做的检查项目:

脑电图检查、粪细菌培养、脐检查、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心电图肌电图。

1。周围血象:

可因脐带继发感染或持续痉挛引起的应激反应而呈感染性血象,中性粒细胞增高。

2。细菌培养:

脐部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破伤风杆菌,但仅部分患儿阳性。

3。脑脊液:

脑脊液检查正常。

4.X线胸片:

检查可明确有无继发肺部感染。

5。脑CT:

无明显异常,无颅内出血表现,可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症引起的惊厥鉴别。

6。脑电图检查:

无明显异常。

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方法是什么?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一旦接生时未严格消毒,须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一段,并重新结扎,消毒脐蒂处,同时肌注TAT1500—3000IU,或注射破伤风毒素75—250U。

新生儿破伤风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一旦感染,治疗比较困难,但新生儿破伤风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对破伤风杆菌普遍易感,所以应:

1。新法接生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应用2%碘酒消毒后结扎脐带,并多留脐带残端数厘米,争取在24h内脐带按严密消毒方法重新处理,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

2。紧急情况

如遇紧急情况,除脐带处理要严密消毒外,同时:

(1)青霉素:肌注青霉素3~4天。

(2)破伤风抗毒素: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

(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入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U。

3。孕妇肌注破伤风类毒素

因母体抗体和新生儿抗体呈正相关,抗体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水平在0.01U/ml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机体免于破伤风感染,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于妊娠晚期可注射2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相隔1个月,第2次至少在产前2周(最好1个月时)肌注。

国内有关报道我国育龄妇女具有保护水平者仅为38.22%,内地高于边远地区,而边远地区又存在着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潜在危险,所以应尽快开展育龄妇女或孕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通过提高母亲免疫水平而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如果觉得《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