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红黄蓝白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新生儿怎么护理?很多新升级的父母们都会有这个疑问,小编这就来为您解忧,分享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红黄蓝白,一起来了解下吧!

通过对一些婴儿脸色的观察,可以发现某些疾病。特别是在新生儿期,细心的家长常常可从婴儿的脸部发现异常颜色而去找医生。当然,身体其他部位的肤色也可有相应的改变。在婴儿出现某些病态时,就常会给人点"颜色"看看,下面就这一问题和大家谈谈。

首先要谈的是"红"。刚出生的新生儿面色粉红,皮肤娇嫩,弹性良好。但因皮肤表面角质层发育尚未完善,出生后与周围环境接触,面部等皮肤受到刺激而发生充血,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红色斑疹,此曰新生儿红斑。一般持续1~2天后便逐渐消退,退后偶有糠皮样脱屑。此外,还有约半数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可出现如豌豆大小的红斑,其中间有白色丘疹,称中毒性红斑。目前认为此斑与母亲的胎盘毒素或内分泌等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关。经1~2天便自行消退,无需处理。

还有,小儿最常见的一种毛细血管瘤,好发于头、面及颈部,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数出现在新生儿期,按其形态可分为三类:①橙色斑(即新生儿斑),斑块不大,不突出皮面,呈橙红或淡红色,轻压之即褪色,常出现在前额、上眼睑、鼻周、后枕部或颈项等处,大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退。②红斑痣(即葡萄酒斑),呈淡红至暗红色,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小儿出生后即出现在脸部、颈部或其他部位,形状大小不一,红斑出现后虽不扩大,但也很难消失,仅个别在数年内出现颜色变浅或自行消失。红斑痣的存在,除了影响脸容外,多无其他妨碍,只有个别病例有可能在同侧大脑半球内亦有类似的血管瘤,使病儿以后会出现癫痫、智力低下或偏瘫等。③草莓状血管瘤,是小儿血管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在头面部的约占一半。刚出生时未见病变,近满月时先出现针尖大小的红点,数日后增长至米粒大小,以后继续扩大,红点融合后变成一圆形或椭圆形斑块,柔软而可压缩,边界清楚,形如草莓。此斑块在生后2~6个月时增长最快,以后趋向静止,至7个月以后可自行消退,一般在5岁内大多消失,若非迅速增大,不需急于处理。

关于"黄",一般新生儿刚生下来时,脸色红润可爱,可是过了两三天,婴儿的面部甚至躯干及四肢的皮肤渐渐变成了橙黄色,或是红里透黄,此种现象谓之新生儿黄疸。约有半数以上的新生儿都会有这种现象,表现为轻度黄疸,黄红色带有光泽,进展较慢,至生后4~6天时最为明显,多在生后7~10天逐渐消退,此谓生理性黄疸。这与新生儿发育过程有关。因新生儿血中胆红素的生成相对较多,处理胆红素的肝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因而造成体内的胆红素过多而出现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黄疸出现过早(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过深(全身皮肤黄染明显),或黄疸进展迅速,或迟迟不退,或退而复现等情况则为病理性黄疸,需找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关于"蓝",也就是医学上讲的紫绀,或叫青紫。青紫是由于皮肤毛细血管中的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使皮肤(尤其常见于面部口鼻周围的地方)、粘膜(如眼睛的巩膜和口唇粘膜)及甲床显现出紫蓝色。新生儿青紫见于很多疾病,常见于肺炎、颅内出血及先天性心脏病,而青紫最为突出的就是病情较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在吃奶或啼哭时青紫加重并伴随呼吸增快,碰到这种情况,往往就会使人想到小儿可能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存在。但须注意,在寒冷的环境、体温过低或饥饿时,或在生后第一天内的正常新生儿,也常会见到唇周等处呈现轻度的青紫,而经适当的处理后青紫较快消失,这并不重要。

顺便一提,在新生儿腰背的骶尾部及臀部皮肤往往可以看到灰蓝色的色素斑,称为胎记,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压之不褪色。此乃因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所致,多在1岁内偶或至5~6岁内自行消失,不需治疗。

最后要说"白",这不是一般的白,而是指苍白,那是新生儿贫血的一个突出的症状,不仅可从肤色(脸色)上看出,而且可从粘膜(如口唇)上来判断。新生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时间的长短、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及其范围等有密切的关系。足月的新生儿急性失血30~50毫升时即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肌张力减弱、体温过低等,以手指按压其肢端皮肤可呈现出苍白表现,手指移去后皮肤转红的时间缓慢。新生儿贫血往往可追查到某些妊娠期或产时的失血病史,如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剖腹产时胎盘的损伤以及双胞胎等,还有就是一些出血性的疾病如颅内出血、肺出血、胃肠道的出血或血液病引起的贫血。

综上所述,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肤色,尤其头面部肤色的改变,可提示身体的某些疾病的存在,当然,其中某些肤色的改变也可能是新生儿期的一种生理性表现,如生理性黄疸及新生儿红斑等,并不重要,无需特殊处理。但有时对生理性与病理性的表现往往一时难以分清,为了不失去早期诊治疾病的时机,应及时找医生确诊。

点评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许积德教授

“茜茜,叫‘爸爸’。茜茜,我的女儿哟,我是你的爸爸,知道吗?”丈夫一回家,就从我手中抢过茜茜,把孩子举得老高,转着圈儿。我的眼睛湿润了。

丈夫在大学研究所工作,在我快临产前,接到国外一个重要会议的邀请。为了不错过这次国际交流的机会,我支持丈夫去参加会议。本以为三五天就能回来,谁知开完会后又因其他事而滞留下来,这一待就是一个月。今天回家,女儿茜茜都快满一个月了。

茜茜的哭声把我拉回到现实。“我来抱吧,别把孩子吓着了。你先去洗个澡。”

等丈夫洗完澡出来,我已给茜茜喂完奶,茜茜也睡着了。丈夫站在床边仔细盯了很久。

“志强(丈夫的名字),我给你看一本写真集。”我神秘地招呼丈夫。“什么,写真集?你去……”丈夫瞪大了眼,忠厚严谨的他有些接受不了。

“你过来看嘛。别傻愣着!”丈夫将信将疑地翻开了第一页:“啊,是茜茜呀!”原来,我给茜茜照了一些相片,希望丈夫回来能从这些相片中了解女儿的成长历程。由于相片大多是茜茜光着身子的,我美其名曰写真。

红:人生的第一次哭

第一张是茜茜正哭得欢,小脸憋得通红。

“记得临盆的时候痛得满头大汗,脑袋一片空白,很无助,当时我真希望你在身边。当听到茜茜的第一声啼哭,我笑了,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就是母亲了,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幸福!”我哽咽起来,丈夫抱紧了我。

“这孩子哭声很响亮很有力,医生都说这孩子真棒。哭声标志着孩子的到来,我当时就请护士给茜茜照了人生第一张相片。”

点评:大多数新生儿在生后2秒钟内开始吸气,5秒钟后啼哭,10秒钟到1分钟内出现有规则的呼吸。生后第一次的深吸气可使大部分肺组织充气,故新生儿出生后宜适当地啼哭,促使肺泡充分地充气。

黄:有轻有重

丈夫拿着第二张照片,在灯前左看右看,“怎么了?”我看他奇怪的举止问道。“这张是底片质量不好变黄了,还是怎么的,宝宝的皮肤与前张相片比较,好像偏黄一些。”我不禁扑哧一声,笑了:“你呀,就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点评:孩子生下没多久,脸色红润可爱,可是过了两三天,孩子的面部甚至躯体的皮肤渐渐变成了淡黄色,或是红里透黄,这种现象即新生儿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极为常见,一般根据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黄染程度以及有无伴随症状,把新生儿黄疸划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第2~3天,表现为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进展较慢,至生后第4~5天时最明显,但其血清胆红素一般均较低(低于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多于生后第7~10天逐渐消退。足月儿黄疸完全消退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4周。此期间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胃口佳。

与上述情况相反者,如黄疸出现过早(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过深(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上述标准),或黄疸进展迅速,或迟迟不退,或退而重现等,则属病理性黄疸,须进一步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胆红素脑病。

肿:小“咪咪”大了

“这是茜茜第10天的相片。你看,都有小‘咪咪’了。”我打趣道。丈夫仔细看看相片,大吃一惊:“性早熟?”“才不是呢,净不讲好话。”我嗔道,“医生说,这是正常现象,是因为在母亲的内分泌影响下,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生后一周内都可能会出现乳腺肿大,以后会慢慢消退的。”

点评:男女婴儿在生后3~5天内均可出现乳腺肿大,自蚕豆到小鹌鹑蛋样大小,亦可见乳晕颜色增深,有时还会泌乳,这与母体妊娠后期,内分泌雌激素在婴儿体内发挥作用有关。肿大的乳房一般要2~3周后才自行消退。此时,年轻的父母们切勿任意挤压,以免造成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的炎症。民间说的“初生的女婴一定要把乳房里的奶水挤出来,要不,将来喂孩子时,奶水不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新生儿的另一内分泌现象是假月经。女婴生后3~5天,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及黏液,持续3天可自行停止,不须作任何处理。如果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须诊治。

瘦:只是暂时的

一张张茜茜的照片,丈夫看得津津有味,而这段时间的生活情景在我的脑海中历历在目,令人嗟叹不已。

“老婆,太感谢你了!我不在你身边,你把孩子带得这么好,真难为你了。”丈夫深情地说。我不禁鼻子一酸。

“其实,茜茜生下来时红润白嫩的,过了四五天后,皮肤变得又薄又红,干巴巴的,还有些细纹,体重不升反降。我当时慌了,怎么把茜茜越养越瘦了?真担心你回来看见茜茜这样,会埋怨我呢。后来去看了医生才知没事,现在茜茜长胖了好多呢。”

点评:部分新生儿出生3~5天开始,由于吃奶少、胎粪排出等原因,出现体重不升反降,可比出生时轻3%~9%,这是属于生理性体重降低阶段。至第10天时,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在此期间,宝宝的情况良好。如果下降幅度超过10%,至生后第10天还未恢复,须就医。

丈夫紧紧地抱着我:“现在好了,我们的茜茜一定会越长越可爱,健康又快乐的!”

编辑推荐:

婴儿14种啼哭是疾病表现 爸爸妈妈需警惕

注意!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症状

新生儿科专家支招:新生儿皮疹防治全攻略

健康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康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红黄蓝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