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一起了解下吧!

小孩子犯错误,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成长过程中,应对孩子的大大小小的错误,父母千万不要对他们做以下这10件事。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应该知道,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

不要过度保护和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同时,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不要过分纵容孩子

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

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对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推荐阅读: 如何对新生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1.规则

就像需要自由一样,宝贝是非常需要规则的,规则告诉他们做事情的底线和是与非的标准。如果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环境中,宝贝会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反而无所适从了,这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宝贝习得环境中的规则,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尝试的方式来获得的,那些经常触犯规则的宝贝,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并非坏事。只要对待他们的方法得当,他们是有更多的机会更深刻了解规则的人。

对妈咪的建议:

成人要做的是,为环境建立合理的规则,并让这些规则有效实施。

建立规则3注意

规则并非越多越好

规则并非越多越好,要给宝贝充分的自由,这样他才愿意遵守规则。建立规则尽量以安全及不干扰他人为原则,不要过多地限制宝贝探索的行为和乐趣。

规则要从少到多

如果一下子建立起太多的规则,反而不利于宝贝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在开始时,也许只是有针对性地建立少数的规则,当宝贝理解并能很好地遵守了之后,再从环境中去寻找更多地可以建立规则的点也为时不晚。

规则要符合宝贝的身心发展规律

同样的规则,对不同年龄段的宝贝不见得都合适。比如一两岁的宝贝刚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萌发期,如果此时妈咪一定让他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显然是不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同年龄段的宝贝有不同的特质,在设置规则时要考虑到。

2.惩罚

规则一经建立就要执行。如果宝贝触犯了规则,妈咪不能因为心疼宝贝,就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一定按事先说好的惩罚办法来履行才行。这样,才能帮助宝贝明白,他要为触犯规则负责,他也就会更认真地对待和履行规则了。

3.沟通

宝贝在认识了规则并感受规则的同时,还需要让他理解和讨论规则,这就需要与宝贝进行很好的沟通,而沟通进行的最佳时机,正是宝贝体验或触犯了规则之后。

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妈咪一定要明白:

沟通需要耐心

与宝贝的沟通要更多地耐心,这就意味着,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引导他的情绪,或用很多办法来解释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无论如何,妈咪不能急于求成,那样做很可能毫无收获。

沟通需要技巧

沟通不是一股脑地把你的想法都告诉宝贝就行了,让他愿意接受你的想法和意见,这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妈咪要注意自己与宝贝沟通时的体位、说话时的语气、语速甚至姿态。这样才能拉近与宝贝间心灵的距离,宝贝才愿意接受。

沟通需要倾听

不管宝贝多小,妈咪一定给他机会,让他充分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可以说、可以哭、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宣泄愤怒……这些对他和妈咪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理解了他,他才能今后愿意遵守规则。

沟通需要理解

妈咪要尽可能地站在宝贝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然后及时把你的心情、感受、理解反馈给他,引导他思考规则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是否有值得改变之处;同时,引导他思考自己行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值得改变之处。

沟通需要循序渐进

对于宝贝来说,沟通并非能一次到位,需要多次反复地沟通,因为宝贝的心理还在发展中,尚不成熟,对事情的理解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推荐阅读: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4.爱

“爱的表示”在有些情境下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在这些情景中,它是更加不可缺少的,它不只是调味剂,更是整个事件中的关键因素。

每次和宝贝充分沟通后,千万不要吝惜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这样一个友好的肢体语言,足以化解宝贝的疑虑和担心。他会从中明白,妈咪仍是爱他的,仍然是信任他,是真心地在帮助他,并且相信他能够变得更好。

这会使刚才的惩罚和沟通变得比什么时候都有效,会帮助宝贝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建立健康的心理秩序,也会帮助宝贝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笔者心语:

在教育宝贝的过程中,妈咪们不妨试试“规则+惩罚+沟通+爱”的原则。当妈咪把它作为一种习惯的模式运用在生活中时,会发现自己与宝贝之间的交流是如此畅通,还会发现宝贝在一点点地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变化和成长。这时,你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宝贝的早教专家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