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知识讲堂:乙肝的10大症状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乙肝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敏感的疾病,有关乙肝的生活小常识你不得不知,先从知识讲堂:乙肝的10大症状开始了解吧~

1知识讲堂:乙肝的10大症状

明确自己的病情后,治疗方面应以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和正确用药为原则,用药必须坚持辨证论治,做到准确、合理,切忌所有病人都用一种药,都开一个方,和保肝药、营养药,中西治疗药一起滥用的治法。

慢性肝病,肝硬化在疗养中,如出现下述症状时,要视作病情波动或恶化,应即刻就医检查和治疗。

(1)下肢浮肿,颜面胖肿,腹围增加,出现腹水者;

(2)近期出现难以控制的低热,伴中性白细胞增高者;

(3)高度腹胀,以夜间为重,引起坐卧不安,彻夜难眠,气短发憋。上述“三高征”单独出现一个,若休息、饮食及自身调理不能缓解者,应立即就医。

(4)发现患者神志反常,突然兴奋多语,但语无伦次,定向、计算能力障碍者,要注意肝昏迷的发生;

(5)出现高度疲乏,以致生活自理都困难;

(6)尿量日趋减少,1日少于500ml者;

(7)高度食欲不振,每天主食吃不到200g;

(8)查出低血钠、低血钾和低血糖,但一般处理不能缓解者;

(9)明显出血倾向。近期不仅齿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也出现出血点,注射针刺部位出现瘀斑,出现柏油样黑便甚至是血便,化验凝血酶原时间降至《40%以下,如有呃逆不止者,应视作有消化道出血的先兆。

(10)黄疸再次出现或相对稳定的低黄疸指数骤然升高。

这就是肝病恶化的十大前兆。明确自己的病情后,治疗方面应以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和正确用药为原则,用药必须坚持辨证论治,做到准确、合理,切忌所有病人都用一种药,都开一个方,和保肝药、营养药,中西治疗药一起滥用的治法。

2肝硬化的早期临床症状

肝硬化的早期临床诊断

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发生轻微病变的时候,大部分健康的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所以不容易发生不适的症状。很多肝病患者正是忽视了肝病的早期表现,所以肝硬化病情加重。最新的医疗权威统计显示,50%肝硬化患者发现都是在晚期肝硬化或者肝癌,所以这也是肝硬化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肝硬化患者症状典型的确诊容易,但部分患者可以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处于隐匿性代偿期,此时确诊有一定困难。因此,诊断肝硬化是一综合性诊断。

(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嗜酒、长期营养不良、血吸虫病或化学药物中毒等病史。

(2)症状:早期(代偿期)有食欲不振、腹水、恶心、腹泻、肝脾轻度肿大、血管痣,晚期(失代偿期)有腹水、出血倾向、黄疸、肝掌、脾肿大、肝体积缩小等。

(3)肝功能检查:代偿期肝功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肝功明显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其比例倒置,蛋白电泳γ球蛋白明显增加。

(4)血象检查: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全血细胞减少。

(5)食管钡透或内镜检查,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6)B超检查:肝脏大小变化、表面和形态,回声改变,门静脉、脾静脉增粗,有腹水,可见液性暗区,脾体积增大。

(7)肝组织学检查:有纤维隔形成且小结节性或混合结节性增生者可确诊。

3乙肝肝硬化有哪些症状?

乙肝肝硬化早期症状表现?乙肝如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即会转为“肝硬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故乙肝患者及时了解“肝硬化早期症状表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是较为有益的,那乙肝肝硬化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对此,专家表示:肝硬化早期多数患者全身状况一般无异常,亦不会有明显的体征表现,肝脏不肿大或轻度肿大,仍可承受工作和生活的能量消耗;但部分患者早期亦可出现以下不适症状表现:

一、全身不适症状:

如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等等,少数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

二、消化不良症状:

如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

三、面部表现:

脸消瘦、面黝黑,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四、内分泌失调表现:

肝脏对人体血液中性激素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肝硬化时肝脏受损,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女性可见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等。

4乙肝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乙肝病毒本身对肝细胞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乙肝的症状其实是-人体乙肝病毒抵抗力与侵入肝脏的乙肝病毒在肝脏内展开搏斗时对肝细胞(战场)产生了破坏,从而引起肝脏发炎后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而并非是由乙肝病毒破坏肝脏造成的。

乙肝有什么症状,严不严重其实和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有关。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而入侵的乙肝病毒不是很多时,免疫系统很快反应,大多在出现明显乙肝症状之前就已经完全杀灭了乙肝病毒。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而病毒入侵量过多时,就会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症状。此时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且积极治疗,大多能够完全清除乙肝病毒。部分被感染者由于疏忽自身症状或治疗不正规,无法及时彻底的清除病毒,而辗转反复发作,成为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人体抗乙肝病毒能力弱时,病毒很快战胜人体,大多只表现为较轻微临床症状,而不受患者重视,此时不及时治疗大部分会迁延不愈而成为慢性乙肝患者。部分被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机体免疫系统甚至无法识别病毒,使乙肝病毒轻易地侵入肝细胞而人体不做反抗,这种情况一般不表现或只出现极轻微的暂时性类似感冒的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都是主要的乙肝病毒传染源。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和繁殖过程中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并攻击,从而出现乙肝症状。

在医学上将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异常称症状,如恶心、肝区疼痛等;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的称为体征,如肝脏肿大、腹水等。症状和体征统称临床表现。

乙肝的症状主要有: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第三个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休息和睡眠,失眠、多梦等都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称作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如果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乙肝常有肝脏肿大。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晚期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持续性进行性脾脏肿大多提示肝硬化。

6.肝外表现:不少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是由于持续或反复黄疸,胆绿素在皮肤沉着所致。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称蜘蛛痣,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压之褪色,常见于面部、颈部、前胸和手背。蜘蛛痣偶尔也可分布于全身。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甚至可误诊为乳腺癌,施行乳腺切除术;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些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乙肝患者症状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感觉的敏感性相差很大。另一方面,症状除了与躯体因素有关外,还受精神因素的影响。

有少数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虽然只有少数患者向坏的方向转变,但是我们又怎么可以拿自己的身体和寿命来赌博?所以被乙肝病毒感染后应尽早的采取必要治疗措施,阻止乙肝病毒的发展和传播,并定期检查身体,以明确治疗结果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专家提醒患者:当身体出现乙肝的症状时,不要妄自猜度,随便下结论,最好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病,并进行乙肝相关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并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5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症状

肝硬化90%发生于女性,特别多见于40~60岁的妇女,男:女为1:8。有报道妊娠时发病者约占10%,该病起病隐袭,发病缓慢。

1.早期

症状仅有轻度疲乏和间歇发生的瘙痒,1/2有肝肿大,1/4有脾肿大,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GT升高常是唯一的阳性发现,日轻夜重的瘙痒作为首发症状达47%。1/4患者先有疲乏感,且可引起忧郁症,之后出现瘙痒。黄疸作为首发表现者占13%,此类患者常有肝脾肿大,可有黄疣,角膜色膜环,肝掌,蜘蛛痣,抓痕部位有蝶形皮肤色素斑,皮肤变粗、变厚,可能与抓伤和维生素A缺乏有关。

2.无黄疸期

少数患者血清胆固醇可高达8g/L,掌、跖、胸背皮肤有结节状黄疣,也有沿膝、肘、臀肌腱、神经鞘分布者,杵状指,长骨骨膜炎可伴有疼痛与压痛。

3.黄疸期

临床黄疸的出现标志着黄疸期的开始,黄疸加深预示着病程进展到晚期,寿命短于2年,此时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软化、椎体压缩,甚至发生肋骨及长骨骨折,这些与维生素D代谢障碍有关。

4.终末期

血清胆红素直线上升,肝脾明显肿大,瘙痒,疲乏感加重。慢性肝病征象日趋加重,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患者增多。由于铜的沉积,少数可见角膜色素环。由于肠腔内缺乏胆盐,脂肪的乳化和吸收不良,可发生脂肪泻,此时维生素A、D、K吸收不良,可产生夜盲、皮肤角化、骨骼变化及凝血机制障碍。胆管造影示大胆管正常,小胆管扭曲。最后为肝功能衰竭,曲张静脉破裂、肝性脑病、腹水、水肿伴深度黄疸,往往是终末期表现。

伴随疾病及其相关表现,2/3有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也常见,还可伴硬皮病,钙质沉着,雷诺氏现象,75%有干性角膜结膜炎,35%有无症状性菌尿,肥大性骨关节病,1/3有色素性胆结石,另外还可有膜型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管性酸中毒。

如果觉得《知识讲堂:乙肝的10大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