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们为什么怕乙肝病毒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乙肝通常是由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而引起,防治它要从点滴小事开始了解。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讲解下人们为什么怕乙肝病毒,一起来了解吧!

1人们为什么怕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侵袭肝脏所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后,令肝脏细胞表面发生改变,引起免疫系统对肝脏的袭击及破坏。成人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有90%以上的人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从而达到自愈。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母体垂直传播获得的,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呈慢性化,也就是说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绝大多数是慢性乙肝携带者。如果不治疗,这些患者体内的病毒一般不能得到清除。

乙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病带来的后果:有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处于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之中。不管是在肝炎活动期或肝病处于静止期,肝脏细胞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炎症,不断地被破坏,在肝炎活动时则破坏更甚。长久以往,受伤的肝脏就形成许多瘢痕,即肝脏纤维化,最终会发展到肝硬化。发生肝硬化后就会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进而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脑病等并发症。而最大的危险乃是肝癌,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2%会发生肝癌。即便是肝脏损害不明显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仍有发生肝癌的危险,特别是携带病毒时间在20年以上者。

很多乙肝患者了解到乙肝的危害及严重后果后,第一个反应往往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治愈乙肝。治疗乙肝要有决心,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跟着乙肝医疗、药物广告乱转。根据目前全球的乙肝治疗进展情况,目前国际上公认抗乙肝病毒有效的药物只有干扰素和核苷类药,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在短期内清除乙肝病毒,从而治愈乙肝。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乙肝患者在选用药物前务必要到正规医院肝炎专科咨询医生,遵从医生指导,接受规范的治疗,真正做到既接受最合理的治疗,又避免服用伪劣药物。抗病毒治疗还要选择治疗的时机,目前全球的治疗经验证实,只有在乙肝活动期开始抗病毒治疗才最有利于病毒的清除。因此,乙肝患者要勤于随访肝功能,即使是在肝功能稳定期时也要争取每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每年B超检查一次。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早接受治疗。

目前,全球的医生正在努力控制乙肝,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乙肝患者既不要悲观失望、丧失信心,也不要我行我素、任其发展。只要做到平时注意保健,密切随访病情,接受正规治疗,乙肝患者照样能与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2怎么应对乙肝病毒方法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乙肝病毒可存活多久?

一般而言,乙肝病毒在体外即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到十几个小时。其主要生存在乙肝病人体内,在病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乙肝病毒在37°C可存活7天。

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不论是高温、低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耐受能力是很强:在零下20度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0年;在60℃的水中,能活10个小时;加热到100度时,一直持续10分钟可以使乙肝病毒失去传染性。

酒精、碘酒消毒品对乙肝病毒是没有任何作用,乙肝病毒如果混在血液、精液、唾液中,存活的时间会很长。在空气中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尤其在病毒适宜的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值得一提的是,乙肝病毒虽然在自然环境中比较顽固,但是当它遭到阳光紫外线曝晒,是可以被杀死的。

乙肝病毒传染性强

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并且广泛,人们在公共环境中,如公交车、影院、医院的扶手、和门,在触摸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与乙肝病毒零距离接触。加之,乙肝病毒非常顽固,所以没有乙肝的人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远离乙肝病毒的入侵。

但是,乙肝病毒在体外是不能复制的,而且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其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等,所以人们不用担心会通过空气而被传染乙肝。

在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为“母婴传播”,所占比例为60%-80%。其他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体液或者血液经由皮肤、粘膜的伤口进入血液;经由带有病毒的注射针头、针灸针、文身针、穿耳洞针、刮刀或牙刷等进入体内;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造剂,进入人体内,如输血、手术、镶牙、针灸、输液等。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的预防,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另外,平时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穿的衣服,必要时可以滴一些消毒液,这样就足以避免一些细菌的传播。

若意外感染上乙肝病毒,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阻断。

3怎么正确应对乙肝病毒方法

现在已经可以对于乙肝病毒指标进行定量检测,如对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等,可以通过这些检测的数值,了解到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和病毒数量。很多人直观地认为,体内的乙肝病毒越多,肝损就越重,就像虫子吃白菜一样,虫子越多,被虫子吃掉的白菜就越多。

乙肝病毒越多 肝脏损害越严重?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肝细胞可以不断产生病毒,绝大多数的肝细胞都会被感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处于高负荷状态,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导致肝细胞病变,感染的肝细胞仍然可以是长寿命的,半衰期6~12个月或更长。

我国大多数乙肝患者自幼感染病毒至青壮年期,甚至于老年期一直处于免疫耐受的病毒高复制期,乙肝病毒呈“大三阳”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始终为阳性,但是肝组织活检发现肝脏内部的病变可以是轻微的。

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程度,与病毒数量多少不成正比。

主要原因就是乙肝病毒并不直接造成肝细胞的破坏,免疫系统对受感染肝细胞的攻击才是造成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乙肝病毒的入侵,可以使肝细胞膜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激发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害。

多数婴幼儿和免疫应答低下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病毒,对病毒抗原不发生反应,乙肝病毒和免疫细胞处于和平共处状态,此时病毒虽多,肝细胞病变不严重。

许多实验资料表明,血清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数量(反映血清中的病毒颗粒数量)与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的转氨酶(ALT、AST)无平行关系,二者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肝活检的组织学检查也表明,肝细胞的坏死程度,肝纤维化的程度与血清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水平也没有相关性。

在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体内携带有大量的乙肝病毒,乙肝病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查在108拷贝/升以上,乙肝病毒e抗原和表面抗原滴度也很高,但肝功能却长期正常,肝组织学也没有明显纤维化的迹象。

而很多肝硬化患者常常表现为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也为阴性,病毒数量很少,但肝脏病变却已达晚期。这些事实也说明了病毒数量的多少与肝损害的程度并无相关关系,并非病毒多了,肝损害就一定很严重。

4乙肝病毒携带有哪些传染方法

乙肝病毒只要存在就会传染,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大小要根据乙肝病毒携带者具体病情来综合分析。本文将一一为你扫清乙肝传染的各类疑惑。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情况下,是属于乙肝病情相对较轻的情况,没有明显的乙肝症状出现,肝功能也已经正常,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大不大?

要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大小,就应该了解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实际上,乙肝之所以会传染是因为乙肝病毒的存在,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病情较轻,乙肝病毒却依然存在,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样具有传染性,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大不大,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了。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大小主要是要看其体内乙肝病毒的活跃度以及复制程度,取决于血液内病毒水平的高低。乙肝大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内病毒水平比较高,是最活跃的传染源;隐藏在人群中尚未检查出来的乙肝大三阳携带者,有潜在的最高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不大,主要可以根据乙肝病毒DNA检查结果来判断,如果乙肝病毒DNA检查为结果为阳性,那么说明此时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相对活跃,传染性也较大;如果乙肝病毒DNA检查为阴性,则说明此时病毒不活跃,传染性也较小。

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内有病毒,但复制水平非常低,这样的携带者传染性就比较低。传染性的大小与血清转氨酶高低无关,具有传染性的是病毒,并不是转氨酶。传染源传播潜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他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及其与他人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携带者的日常接触并不能传染,传染需要一定的途径,主要是血液传递、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病情已经相对较轻,但是依然要注意定期检查,并且做好日常养生工作,防止病情恶化。

5怎么阻挡乙肝病毒方法

中国每年约30万人因感染与乙肝病毒有关的疾病死亡

乙肝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居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有1.2亿人。全国每年用于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乙肝的肆虐严重地危害着公众的健康。

我国的乙肝传染源有多大

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高流行区,大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约有2000万人至3000万人是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来自乙肝急、慢性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主要在人体肝细胞内繁殖。乙肝病毒在人体全身其他器官组织中也有繁殖,如小血管内表面的内皮细胞、肾脏、白血球、胰脏、肌肉、生殖细胞(指精子),肠子上的肌肉(平滑肌)里都有少量乙肝病毒。所以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供血,而且其死后器官是不适宜捐赠的,因为其器官都带有乙肝病毒。

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一旦进入破损的皮肤粘膜,就可以造成新的感染。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急、慢性乙肝患者,在胎儿期、围产期以及婴幼儿期可造成对自生儿童的传播。专家估计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30%-40%,源于此类母亲的传播。这种感染是十分危险和严重的。因为被感染者中的90%可以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与肝癌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家族性肝癌大都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子女在幼年期大部分被感染,并且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癌,大致需30-50年。婴幼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成为日后发生肝癌的主要人群。因此,必须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才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临床症状有哪些

乙肝的潜伏期平均为6周,但也可能长达6个月。小孩感染后常常无症状。但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乙肝患者会感到虚弱无力,并出现胃部不适和其他流感样症状,还会出现尿色变深或灰白色粪便,常见黄疸(皮肤发黄或巩膜黄染),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大多数成人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均能完全康复,但很多儿童却会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乙肝病人康复后(并未变成慢性携带者)对该病具有终生免疫力。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肝肿大、肝区叩打痛、黄疸、尿色深等症状,应做肝病检查和乙肝血清学检测。

如何预防乙肝

预防乙肝可采取两种措施。在生活中和集体环境中尽可能不用未检测乙肝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到黑窝点去献血,不要有同性恋行为和嫖娼行为,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针灸针和牙钻及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不要共用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牙刷等器具。此外就是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抗体水平。

乙肝疫苗适用于全部人群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核心策略,乙肝疫苗也是目前惟一可预防肝癌的疫苗。除新生儿免疫外,学龄前儿童、成人和乙肝高危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第一类人群是新生儿,其是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最重要的人群。因为在此时期如果被乙肝病毒感染,90%可以变成无症状感染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后果十分严重。30%的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癌来源于新生儿期乙肝病毒感染,并且发展为慢性肝炎的比例大。所以,新生儿免疫是预防乙肝的重中之重。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已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并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这是儿童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第二类人群是6岁以下的儿童。婴幼儿感染乙肝后,易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性感染的几率越大。这类儿童被乙肝病毒感染后,30%-70%的人也可以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第三类人群是医生,尤其是外科、妇产科和牙科及耳鼻喉科的医生,从事血清检测的实验人员以及全体护士。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都应当注射疫苗。除了保护自己外,还可保护病人的安全。另外,家里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家庭成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避免感染。

第四类人群是从事重体力劳动、容易造成劳动损伤的人群。

第五类人群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肿瘤手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肾透析患者、经常要输血及血制品的血液病患者,他们的身体多不佳,抵抗力很低,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果十分严重,应当接种高剂量的乙肝疫苗。

第六类人群为军队、某些专业的大学生等。但是,也有一些人不能注射乙肝疫苗和无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发烧的人不能注射疫苗,等其退烧后再注射。其次是过敏体质的人,即对许多东西过敏的人要慎用乙肝疫苗。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并且水平较高的人无需再免疫。但如果抗体水平很低,仍是疫苗免疫的适宜对象。

三针,保护孩子一生

由于乙肝可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而乙肝疫苗又可以间接地预防肝癌。所以,在新生儿期及儿童期打满三针乙肝疫苗后,就可以预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孩子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程序接种三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一个月时接种第二针,六个月时接种第三针;成人和儿童按照0、1、6月程序进行接种,就可以保护您和孩子的一生。

如果觉得《人们为什么怕乙肝病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