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正确认识乙肝 彻底免疫乙肝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4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乙肝的发病初期是不明显的,了解乙肝得从生活中累积小知识,进入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正确认识乙肝,彻底免疫乙肝。

1正确认识乙肝,彻底免疫乙肝

一场免疫和病毒间的拉锯战

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乙肝病毒只对肝脏“情有独衷”,医学上称为嗜肝脏病毒,病毒通过我们的循环系统迅速向肝脏聚集,进入肝细胞中进行大量复制。通常,在外来物质如病毒和细菌入侵时,机体的免疫系统立即会展开外来生物的正义之战,希望能够完全清除入侵者。在成人时期,这一机制非常健全,因此,即便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大部分人都可以依靠免疫系统而清除病毒,从而获得痊愈。

然而,在婴幼儿时期,这一过程就会碰到很大问题。由于新生儿宿主免疫尚未健全,易把乙肝病毒误认为自身的一部分,因而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人体免疫和病毒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疾病没有发作,即处于医学上的“免疫耐受期”。随着宿主免疫系统的不断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开始辨识乙肝病毒并对其进行清除,进入医学上的“免疫清除期”。这个时候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之间的对抗不断进行。若宿主免疫不够强大无法完全控制病毒,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

患者宿主免疫无法完全压制病毒复制,对病毒的清除过程如同陷入了一场拉锯战争,持续的拉锯过程导致肝细胞受损。因此,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不仅仅要关注抑制病毒的复制,还需要调节宿主免疫,争取疾病的持续缓解。

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正常生活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如输血、手术、注射、共用牙具、剃须刀等均有可能接触到污染病毒的血渍,因此目前的指南均建议对于高危人群应当接种乙肝疫苗以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侵袭。同时,由于国家对于献血者的筛查更加严格,通过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乙肝感染也已经很少了。

在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也就是由带有乙肝病毒的母亲传播给自己的孩子,这一过程通常是由于分娩时接触了乙肝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所致。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难清除病毒,因而罹患慢性乙肝的几率极高,通常高达90%;而成年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力较强,一般能够完全清除病毒,其转为慢性的可能性低于1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眼泪、乳汁中的乙肝病毒的含量极低,所以,在日常工作或生活的接触过程中,如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同在一个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过程中,是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的。我们大可不必拒乙肝病人于千里之外。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抗病毒药应用于临床治疗,疗效也取得相当地进步,乙肝患者只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医生选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大多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2警惕乙肝“父婴”传播!

父婴传播感染几率更大

去年结婚的诗婧(化名)今年2月份生下了一个儿子。

喜悦之情尚未退去,孩子却出现了黄疸、不愿吃奶等现象。经医院诊断,孩子患上了乙肝。“怀孕前,我做过检查,没有大小三阳,怎么宝宝会染上肝炎呢?”

据诗婧说,去年年初,丈夫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一直认为,只要自己没有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问题。

“由于母婴阻断受到孕妇、医生双方的重视,事实上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炯介绍,如果父亲是“大三阳”,没有采取任何阻断措施,出生婴儿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而“小三阳”者,宝宝出生感染几率为20%左右,个别的还会出现低体重儿、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流产、死胎等。

因为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检出乙肝病毒DNA,随着精子进入卵细胞,尽管母亲无肝炎,但这种受精卵在形成胚胎过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断增殖,使子代成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其传播方式称为父婴传播。

孕期可通过父-母-婴感染

杨炯说,即使受精时无乙肝病毒感染,但只要孕期夫妇生活在一起,孕期的性生活等均有可能使孕妇被乙肝病毒感染,进而通过父-母-婴的方式感染子代,这是一种间接的父婴传播,因此,父亲是大小三阳患者,也要做孕前干预和父婴阻断。

杨炯提醒,无论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应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结婚育子,而孕前母亲如能成功地将乙肝疫苗免疫至抗体出现,即表面抗体浓度达到400单位以上时,此时就是最佳的怀孕时期,有效保护孕妇和新生儿,从而减少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另外,自孕20周产检起每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中和孕妇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同时也增强孕妇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减少乙肝病毒父-母-婴传播的机会。而最重要的是其所生新生儿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外,还应出生后第一天及1个月分别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次100IU,以期更好地保护新生儿。

3乙肝的传播途径

1.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乙肝病毒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乙肝病毒。

2.医源性传播。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乙肝病毒。

3.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此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乙肝病毒。

4.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乙肝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有关资料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85%通过母婴传播。

5.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4预防医源性传播乙肝

所谓医源性传播乙肝指的是通过接触到乙肝患者曾经用过的医疗器具,进而造成的乙肝病毒的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为医源性传播,那么,乙肝医源性传播方式有哪些,专家指出,针灸针、口腔器械、内镜、阴部扩张器等医疗器具使用时,如果这些医用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严格或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乙肝病毒的传播。

1、通过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2、使用被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经皮肤感染。注射极少量的含HBV的血浆即可发生HBV感染。因此,凡在注射、化验采血、针灸、针刺或预防注射时,如果消毒不严,共用针头或针筒,均可引起乙肝传播。

3、使用未实行一用一消毒的手术器械、口腔科牙钻及各种内窥镜造成的乙肝传播。

4、医院中的手术室、产房、口腔科、化验室、血库及血透室,若消毒隔离制度不严,亦为重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在工作人员不慎被刺伤或外伤时,即使有少量的乙肝阳性血污染伤口,特别是乙肝大三阳有完整乙肝病毒的血液,几乎百分之百遭到传染。

医源性传播是其中很常见的的一种,除此之外,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剃须刀等)乙肝病毒都会通过黏膜等进入健康人群体内,进而导致健康人群的感染,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这些也是乙肝常见的传播途径。

比如注射乙肝疫苗。在众多的乙肝患者中,不少患者是因为使用带有乙肝病毒的医疗器械,由于该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进而引起乙型病毒的传播,所以人们在就医时一定要到正规的诊所或医院。

另外,我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积极学习乙肝知识,了解一些乙肝疾病的预防措施,适时注射乙肝疫苗,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5乙肝传播途径有几种

许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播到了乙肝,等发现时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传染。因而许多人就会对于乙肝的传播充满了疑惑,下面几种就是乙肝传播常见的途径。

1、医源性传播,医疗器械不是仅用80%酒精浸泡就可以抹杀乙肝病毒的,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医疗器械消毒的不彻底,很易引起乙肝的传播。

2、经血传播,如果没有严格的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出现乙肝病毒表明抗原携带者,很易在输入全血,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引起传播。

3、母婴性传播,如果孕妇是病毒携带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

4、昆虫叮咬传播,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对传播乙型肝炎起一定作用。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6、性接触传播,据国外报道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也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以上就是关于几种乙肝的几种传播途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乙肝的传播多少有些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的注意,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不要因疏忽而让病毒乘虚而入。

如果觉得《正确认识乙肝 彻底免疫乙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