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乙肝饮食讲究什么呢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8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受到危害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就会引起乙肝的发生。小编今日要为大家详解乙肝饮食讲究什么呢,防治乙肝从现在开始。

1乙肝饮食讲究什么呢

热能适量

过去用高热能饮食,认为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现证明效果适得其反,许多患者由此而发生脂肪肝、糖尿病等并发症。高热能可增加肝脏负担,加重消化机能障碍,影响肝功能恢复,延长病程。如能量过低会增加体内蛋白质耗损,不利于肝细胞修复与再生,故乙肝病人热能供给需要与其体重、病情及活动情况相适应,尽可能保持热能收支平衡,维持理想体重。如无发热等合并症,成人应供给8.37MJ(2400kcal)/天左右即可,有发热等可增加至10.04MJ,肥胖者应适当限制热能,控制饮食。

肝病饮食四味:酸甜苦辣

供给优质蛋白

乙肝时肝内蛋白分解加强,重症乙肝常有蛋白代谢紊乱,酶活性异常、机休免疫功能降低、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等生理生化代谢紊乱。若饮食中蛋白质供给不足,可引起血浆蛋白下降。供给足量优质蛋白可提高酶活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肝功能恢复。每天按1.5~2g/kg,占总热能15%左右。由于饮食中蛋白质增加引起产氨增多,使血氨增高,故应供给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为宜。食物中奶类产氨最少,蛋类次之,肉类较多。大豆蛋白质中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与动物蛋白混用,更能发挥其互补作用和减少氨的来源。如有其他合并症,蛋白质供给量需作相应调整。

适量供给脂肪

饮食中的脂肪不应过分限制,以免影响机体热能供给和降低食欲。但对油腻的食物应当避免,特别是黄疽尚未消退者。乙肝患者胆汁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因此,脂肪供给过多时会出现脂肪泻,而供给量太少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60g/天左右,或占总热能20%; 烹调用植物油为宜。

适量碳水化物

碳水化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并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但过多碳水化物摄入超过机体需要时,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对机体恢复不利。供给量应占总热能60%~65%,全天约350g主食,并应给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用过多的果糖和甜点心,可影响胃肠消化道酶的分泌,降低食欲;糖发酵产气又可加重胃肠的胀气。

足量维生素

维生素与肝脏病有密切关系,多种维生毒贮存于肝脏内,且直接参与肝内生理生化代谢。严重肝病时,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雏生素C、Bl、B2、K、E、A等缺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增强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E和K联合使用治疗乙肝,可改善乙肝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肝功能好转。选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番茄、胡萝卜、豆类、动物肝脏、乳类、水果等食物。一般病人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软饭,恢复期可用普通食谱。食物供给要做到量少、质精,以减轻肝脏负担,并尽可能地照顾患者口味和饮食习惯。肝脏病患者应忌酒和含酒精饮料,忌辛辣及强烈刺激调味品,产气、油煎油炸食物等应少食。病毒性乙肝低脂饮食参考食谱见附表。

附表:一天低脂治疗饮食食谱

富强粉100g 粳米150g 面包50g 牛奶250ml 鸡蛋40g 猪肝50g 鲫鱼80g 白糖35g 番茄100g 黄瓜100g 生莱100g 青莱150g 苹果100g 香蕉100g 豆油25g 盐6g 。

2黄豆和肉类一样都是优质蛋白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确实如这位读者所说的,在以前的膳食宝塔中,所有的豆类都被归在一起,而这次改版,黄豆受到了特殊对待。这是因为,绿豆、红豆、芸豆等豆类中,淀粉含量更多,其营养构成,更像我们日常吃的米面等主食。营养讲究粗细搭配,杂粮和杂豆都应该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部分。把豆子提前一天泡好,煮粥或煮饭时加点,就是非常好的吃法。

而黄豆身上,则具有许多肉的“特质”。干豆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0%,且和肉类中的蛋白一样,也是优质蛋白,有利于身体的消化吸收与利用。此外,豆类中所含的脂肪都是不饱和的,还弥补了肉中饱和脂肪过多的缺点。豆和豆制品中还含有膳食纤维、促进脑发育的磷脂、能缓解更年期症状的大豆异黄酮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

除豆浆外的豆制品,含钙量也非常高———除去豆中本身含有的钙,点卤等加工方式,也为豆制品中的钙做出了贡献。100毫升牛奶含有100毫克钙,而100克黄豆中含钙量就达191毫克,100克南豆腐、北豆腐、豆腐丝中,含钙量分别是116、138、204毫克。知道了豆类这些鲜为人知的好处,从今天起,每天都在餐桌上加道豆腐菜吧!

3乙肝食物的热量蛋白

病毒性乙肝的症状大致类似有疲劳、厌食、黄胆、腹泻、发烧及呕吐等。当胃口不佳时不要强迫进食,可以点滴方式注射水份、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方式,待症状改善后,再摄取高蛋白质的饮食。

毒性乙肝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以及己肝等,甲型、乙型乙肝以往较为人所熟知,丙型乙肝在过去曾被称为非甲非乙型,因为当时并不能确定该型病毒的存在,直到一九八九年才确定该型病毒,并发现所有的非甲非乙型乙肝,十之八九都是由丙型乙肝病毒所引起。

为什么要注意乙肝呢?因为乙肝、丙肝病毒与肝癌密不可分。病毒性乙肝的症状大致类似有疲劳、厌食、黄胆、腹泻、发烧及呕吐等。当胃口不佳时不要强迫进食,可以点滴方式注射水份、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方式,待症状改善后,再摄取高蛋白质的饮食。

乙肝饮食原则:

1.热量:成年人每日热量的摄取应以30-35仟卡/每公斤体重为目标,计算起来70公斤的成年人,热量约2100-2450大卡。使用高热量饮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积的脂质堆在肝脏易形成脂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热量饮食。

2.蛋白质:乙肝病人易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的情形,使进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取量亦减少,容易引起蛋白质的缺乏。这时应注蛋白质的量,则可帮助肝脏修补损坏的组织,所以建议每日蛋白质的量应达到1—1.5克/公斤体重,其中2/3应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食物,如:肉、鱼蛋、奶,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虽有蛋白质但并不含所有人体所需的『必需铵基酸』而且其吸收利用的效率都不及动物性蛋白。

3.糖类:饮食中有足够的糖类供作热量来源,就可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被用作热量来源的机会,如此这些蛋白质就可当做作肝脏组织修补的原料。每日应摄取300-400公克,约为5碗饭。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肝细胞正常的功能。

4.脂质:摄取量为100-150公克,肝功能恢复至正常后,油脂摄取量不超过100公克,不必过量限制脂肪,因为限制脂肪使食物变得无味,也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生素和矿物质:以食物来源最好。充分供应,以促进肝脏对抗压力及修复损伤。

6.少量多餐,流质及半流质浓缩的饮食,较适合乙肝病患食用。油炸食物应尽量避免,尽量选用新鲜清洁的食物来烹调,以熟食为佳。

7.忌酒。

4糖尿病肾病患者最宜低蛋白饮食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日益增多,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防治糖尿病肾病,积极纠正异常糖代谢、严格控制血压以及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是治疗的重点,然而与上述措施同样重要的措施——限制蛋白摄入却往往未糖尿病患者所重视,必须引起注意 。

研究指出,糖尿病一旦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达60%以上,或合并有蛋白尿时,必须实施限制蛋白摄入。在一般情况下,每日摄入蛋白量宜小于0。8 g/kg,严重者可以更为严格。为什么将限制蛋白摄入做出如此明确的规定呢?这是因为低蛋白饮食中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有防治作用。

1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时异常血流动力学

异常血流动力学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前提,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且高血压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相当高而且严重,因此这种过高的压力就可以直接传入到肾小球内,一方面促使蛋白尿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到损害,最终可导致肾脏病变的发生与并趋严重。高蛋白可以明显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从而加剧肾脏损害,而低蛋白则明显减轻了这一过程。

2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局部RAS兴奋 以及氧化应激代谢产物(ROS)的产生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虽然全身的RAS检查的指标并不明显,但是许多组织中的RAS多是兴奋的,包括肾脏、心血管等。这是因为高糖本身可以促进许多细胞例如系膜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过多表达RAS中许多成分,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转化酶、前肾素等,这种过度兴奋的局部RAS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病变进展的重要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近来试验证实高蛋白特别是合并高盐饮食状况下,这种局部RAS兴奋又可明显加剧,在促进局部RAS同时,高蛋白饮食还可明显增加反应性氧反应产物(ROS)。ROS本身在DN时就是处于高度旺盛的状态,ROS可以促使细胞浆中的(NF-κB)激活,使许多刺激的讯号传入到细胞核内,造成表达出许多参与病理改变的基因,终而使细胞外基质增生、血管通透性增生、凝血纤溶作用的异常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

3低蛋白可以减少蛋白尿

蛋白尿多少是DN预测进展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实验观察,低蛋白饮食可以明显减少蛋白尿。现实实践中使用ACEI后蛋白尿尽管可以下降,但仍不理想,大多仅为25%~35%左右。在严格低蛋白饮食的背景下,同样的ACEI治疗,蛋白尿的下降程度则可明显加强,有报道达可到63%。

5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的益处

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减轻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及并发症。

减少尿蛋白排泄及改善蛋白质代谢 蛋白尿病人蛋白质入量与尿蛋白排泄量密切相关,低蛋白饮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另外,在充分保证热量条件下给予低蛋白饮食,机体将会适应性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氨基酸氧化及蛋白质降解。机体通过这两方面机制即能维持中性或正性氮平衡,改善蛋白质代谢。

延缓肾损害进展 这与减少尿蛋白排泄相关。现已知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可增加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而且,滤过的蛋白质(包括补体及生长因子等)及与蛋白结合的某些物质(包括脂质及铁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入细胞后,可活化肾小管细胞释放致病因子并进入肾间质,导致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低蛋白饮食减少了尿蛋白排泄,即能减轻上述致病反应,延缓肾损害进展。

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2型糖尿病和(或)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人常出现胰岛素抵抗,致使空腹血胰岛素浓度增高,糖耐量试验异常。肾功能不全时出现的胰岛素抵抗与体内某些蛋白质代谢废物拮抗胰岛素作用相关。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废物的生成,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改善脂肪代谢 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病人常出现脂肪代谢异常,血清甘油三酯和(或)高胆固醇升高,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肾功能不全病人出现脂肪代谢异常也与体内代谢废物抑制脂蛋白脂酶及甘油三酯脂酶活性,使脂肪分解代谢减弱相关。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代谢废物生成,故能改善脂肪代谢。

减轻代谢性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病人体内大量酸性蛋白质代谢废物堆积,从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危害极大,可引起或加重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许多症状及并发症(如高血钾症、营养不良、肾性骨病及心肌病变等)。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代谢废物的生成,故能使代谢性酸中毒减轻。

改善钙磷代谢及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 肾功能不全病人肾小球滤过磷减少,使血磷增高并可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肾脏生成钙三醇减少,血钙降低,进一步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致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蛋白饮食能使食物中磷含量减少(进食1g蛋白质食物常同时摄入15mg左右磷),如果同时服用药物复方α-酮酸(开同, ketosteril),又会增加血钙,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改善高转换型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如果觉得《乙肝饮食讲究什么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