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药对抗乙肝的两个优势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乙肝通常是由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而引起,防治它要从点滴小事开始了解。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讲解下中药对抗乙肝的两个优势,一起来了解吧!

1中药对抗乙肝的两个优势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医和西医两个理论体系治疗的理念和方法不一样,两者各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就中医中药治疗乙肝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优势是抗炎保肝、退黄疸。

肝炎病人往往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转氨酶升高中医认为是湿热、内热造成的,还有湿热毒血引起来的,时间一长病人认为病毒能够入血。这种情况下中医中药采用清热解毒或者凉血、活血、舒肝健脾的治疗方法,改善肝功能,消除或者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改善了抗炎保肝、退黄疸,对于肝脏的整体炎症有一个抑制或者是减轻的作用,那么进一步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

中医中药通过辩证和辩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们在整体的湿热肝瘀气滞性、肝肾阴虚性、瘀血阻络型,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方剂。还有一个辩病的思路在里面,你是肝炎或者转氨酶高,或者出现了黄疸,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降酶的能够退黄疸的药物,比如常用的五味子、垂盆草、龙胆草、黄芪、蒲公英等等药物。抗炎保肝中药有它的特色,临床上常用的抗炎保肝药绝大多数都是中草药或者是中药的提取物。

第二个是能改善临床症状。

中医古代就有人认为“人有所苦谓之病”,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疾病的恢复也是不利的,因为他感觉到很痛苦,感觉到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情绪,情绪反过来对肝胆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乙肝的治疗中积极消除临床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没有肝炎也没有乙肝的命名,中医对乙肝的描述主要是胁痛、黄疸、瘀症等等这些病症当中,中医辨证论治,病人有什么症状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分析判断属于那个证型,有针对性制订不同的理法方药,对症状的改善非常明显,效果是非常好的。肝炎病人经常看到食欲不振,身体没劲,腹胀、腹满、肝区疼痛,烦燥易怒、恶心呕吐,很多肝炎病人睡不好觉。针对这些情况,中医中药治疗非常有效,解除病人痛苦,改善他的精神状态,睡觉好,精神状态好,对病情的恢复有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抗乙肝肝纤维化中药妙方有哪些?

我国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200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肝纤维化。如未接受正确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多缠绵反复,预后多较差。如何治疗这类患者,是世界性难题。

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首要对策,如抗病毒治疗、戒酒等,可以减轻肝脏的持续损伤,减轻肝纤维化的进展。但是病因与抗炎治疗不能等于和替代针对细胞外基质代谢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抗纤维化治疗。目前的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病因,例如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那么少量残存病毒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损伤肝细胞后,仍然可以刺激肝纤维化的形成。

中医学中无纤维化一词,但一些与结缔组织增生相关的疾病均有中医描述的瘀血或癥积痞块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衰邪盛,温热未尽;关键在血瘀,病理表现为肝纤维化形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研究如下:

1.单味中药:实验和临床证实,有抗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有丹参、桃仁、冬虫夏草、汉防已甲素、当归、黄芪、茯苓、柴胡、红花、甘草、苦参、泽兰等。

2.复方中药: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机制复杂,中医辨证认为,除血瘀外,尚有湿热、肝郁、脾虚、阴虚等证,晚期患者兼有气滞、湿遏、热蕴、痰阻和正虚表现,单味药难以起到整体治疗效果;

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祛邪、扶正、补虚、健脾、益气、补肾,长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阻抑肝纤维化发展,甚至逆转已形成的肝硬变。能使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组织病理学上明显改善,而现在还没有一种西药具有这样的疗效。

临床上,西药抗病毒药能有效地阻抑病毒复制,促使肝病患者长期缓解,但HBeAg甚至HBsAg血清阴转不等于治愈;对慢性HBV感染采用单纯抗病毒治疗不能达到最终目的;

加之IFN-γ应答率低、不良反应大,核苷酸类似物停用后易迅速复发,均是抗病毒治疗的缺点。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主要优势是抗纤维化及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整体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或改善症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临床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各扬其长而避其短,对于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可达最佳治疗效果。

3乙肝重型肝炎的简介

乙肝重型肝炎在临床表现中是传染性肝炎的一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乙肝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了。它还是医治过程中比较复杂的肝炎,另外乙肝重型肝炎还有三种分类。患有乙肝重型肝炎的患者可以阅读下面的简介,初步了解一下乙肝重型肝炎的症状,这有助于自己的乙肝治疗。

第一类急性又叫做爆发性肝炎,这种乙肝发作的比较迅猛,一般得了的人症状表现明显且严重。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第二类亚急性又叫做亚急性肝炎坏死,亚急性乙肝重型肝炎的并发症比较多而且治疗难度大,在发病期间表现为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有脑病型、腹水型。

第三类慢性重型肝炎是由于长期的肝病引起的。这个就比较好理解,比如有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的人,慢性HBV携带者,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等,都有可能加重病情而成为慢性乙肝重型肝炎。

通过上述简介,希望乙肝患者可以通过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帮助自己治疗,也帮助自己了解到目前的肝病处于什么状态,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恢复治疗。

4滥用中药 警惕肝炎驾到

台湾书田诊所胃肠肝胆科主任王志堂表示,根据最新医学文献揭载,目前有超过900种的药物、毒素及草药,已被发现有肝毒害作用;5%的黄疸病例和10%的急性肝炎住院病例与药物有关;在美国需作肝脏移植的原因当中,药物性肝病居首位;五至七成患者在用药2周内发病,八至九成则在用药8周内发病。

不过,王志堂也提到,临床上药物性肝炎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因为药物直接或间接导致,与剂量有关,通常潜伏期短、发生率高;若是有过敏反应、代谢异常的特异体质,则潜伏期变异性大。症状可能出现疲劳、胃口不好、黄疸或甚至严重引发肝衰竭。

容易导致药物性肝炎的药物有哪些?王志堂指出,至少需服用1年的抗结核药最多,其次为中草药、镇痛解热剂、抗生素、麻醉药、抗癫痫药、降尿酸药等,他也提到,一般人知道西药有副作用,却对草药、补药较没警觉性,这也是药物性肝炎时有所闻的原因之一,统计约有三成猛爆性肝炎为中草药所致。

如果及早发现并停药,王志堂说,90%患者皆可以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他也强调,某些保肝、爱肝的食补,都算得上是一种“药”,可能会有副作用,也必须多加留意。

5哪些中药方可治疗肝炎

肝炎(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

1.白术、厚朴、猪苓、泽泻各10克,茯苓9克,广陈皮、砂仁(打)各8克,藿香6克,广木香15克。每日 1剂,水煎服。

主治: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茵陈30克(后下),山栀10克,大黄15克,郁金、连翘、枳壳各15克,银花、蒲公英、金钱草、苡仁各12克,黄芩、黄柏、丹皮各10克,青黛3克(冲)。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重症肝炎急黄型。

如果觉得《中药对抗乙肝的两个优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