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肠黏膜是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什么叫着艾滋病,艾滋病都有哪些症状呢?我们应该要如何预防艾滋病呢?你知道吗,肠黏膜是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1肠黏膜是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29日说,艾滋病病毒可以在人体肠内的黏膜组织中藏匿以躲过药物治疗。这一发现将可能使艾滋病疗法发生革命性变化。

研究人员发表新闻公报说,艾滋病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即使血样检验表明治疗有效,但实际上艾滋病病毒仍能够在人体肠内的黏膜组织中藏匿,继续复制并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萨蒂亚·丹德卡尔教授说,这表明现有的艾滋病疗法虽然在减少病毒数量、增加血液中T细胞数量方面大有效果,但没有能力对付肠黏膜中的艾滋病病毒。

丹德卡尔说:“感染者与病毒之间的真正战斗发生在肠组织内部,从感染病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与肠有关的淋巴组织占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70%,恢复它们的功能对清除艾滋病病毒至关重要,丹德卡尔因此建议医学界集中精力改善针对肠黏膜内艾滋病病毒的治疗。

研究人员还建议说,那些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应该同时接受肠组织切片检查,以使用抗炎药物等及早恢复肠免疫功能。这项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病毒学杂志》上。

2肠黏膜成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29日说,艾滋病病毒可以在人体肠内的黏膜组织中藏匿以躲过药物治疗。这一发现将可能使艾滋病疗法发生革命性变化。

研究人员发表新闻公报说,艾滋病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即使血样检验表明治疗有效,但实际上艾滋病病毒仍能够在人体肠内的黏膜组织中藏匿,继续复制并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萨蒂亚·丹德卡尔教授说,这表明现有的艾滋病疗法虽然在减少病毒数量、增加血液中T细胞数量方面大有效果,但没有能力对付肠黏膜中的艾滋病病毒。

丹德卡尔说:“感染者与病毒之间的真正战斗发生在肠组织内部,从感染病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与肠有关的淋巴组织占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70%,恢复它们的功能对清除艾滋病病毒至关重要,丹德卡尔因此建议医学界集中精力改善针对肠黏膜内艾滋病病毒的治疗。

研究人员还建议说,那些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应该同时接受肠组织切片检查,以使用抗炎药物等及早恢复肠免疫功能。这项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病毒学杂志》上。

3为什么肥胖容易感染病毒

中医有句名言这样说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当机体抵抗力强时,病邪(包括病菌、病毒。病原虫等)就不易侵害人体,就会健康无病。体态囊肿的胖人,机体免疫功能功能低下,为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创造了内部的环境。肥胖的体型,易出现怕热、多汗。目胶粘液增多、下肢浮肿、静脉曲张,使肥胖人的表皮变得易破,一旦碰到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在枯液分泌物中及被感染的局部生长、繁殖。

而脂肪组织又是十分良好的培养基,为病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之脂肪组织中血管教少,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功能受限,吞噬异物的能力降低,常常加重了感染。研究表明:肥胖人的血清铁与锌的含量比正常人低,而铁与免疫活性有关,锌的缺乏可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铁与锌的缺乏会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降低、杀菌能力低下,故容易引起各种病原体的感染。肥胖人的感染,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及外阴感染,应多加预防。

4肠易激综合征:解痉药+肠黏膜保护药

肠易激综合征:解痉药+肠黏膜保护药

刘女士多年来时有中上腹胀,并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当紧张或气候、环境改变时,腹部就会出现阵发性绞痛。去医院行肠镜检查,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分析:刘女士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

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增高有关,常常与消化不良合并存在。

建议:尽力找出诱发因素,如饮食、某些应激事件等。在设法予以祛除诱因的同时,对于以腹痛为主者可使用解痉剂如菪碱类、得舒特、斯巴敏等,而对于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者可选用肠道动力调节药如曲美布汀等,也可同时应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如谷氨酰胺,及调整肠道菌群药如培菲康、米雅BM、乐托尔或整肠生等。

5H7N9最新消息:H7N9病毒会通过黏膜、唾液在同居者中传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提醒,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不能因为公众关注转淡而渐渐变淡,特别在今年入秋的时候,要格外谨慎,做好普遍流行的防控准备。

秦川在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发出了上述提醒,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从实验室大量的动物实验结果判断,H7N9禽流感并不会在短期内大规模集中爆发,但可能会在未来继续流行,目前已经确认病毒会通过黏膜、唾液等途径,在同居的人之间传播。

目前国内报告的1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有26例死亡,秦川认为,20%的病死率对于一种传染病来说实在太高,需要尽快加大力量对病毒进行研究,以降低致病力和病死率。

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刊文证实,鸡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源头之一,而H7N9病毒至少从四种不同的鸟类病毒处获取了基因,包括浙江鸭、韩国野鸭、中国鸡和野生燕雀,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迁徙的候鸟感染到鸭群再进一步感染到家禽体内。

新华社消息称,一个国际研究团队23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说,动物实验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实现有效传播,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表明H7N9病毒进一步进化后具有引起流感大暴发的可能。

研究人员在声明中指出,由于H7N9病毒可感染人、猪、雪貂等哺乳动物,因此对这种病毒的防控需要同时考虑到其他家禽、家畜和宠物,受感染的人或者动物可能在出现症状前就开始较高浓度地排毒,这可能会出现并不典型的感染症状,因此,对疫情的防控绝不可掉以轻心。

秦川的判断与这个研究团队的判断有相似之处:未来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像流感一样普遍,但随着对病毒的认识,人感染致病的后果未必那么严重。

秦川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中做的《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思考——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专题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5年中,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的疾病一共有38种之多;有1407种病原体可能导致人类致病,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等,这些病原体中,有58%都是来自动物;有177种病原体一旦“出现”或者“再次出现”,都可能在人类中广泛传播。

对中国来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平均每年都发生1个以上的新发传染病。2000年以后,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就有SARS、H5N1禽流感、甲型H1N1禽流感、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疫情发生。

病原体之所以如此容易地在人类中传播,秦川分析与生活方式有关,现在人类居住得更加密集,交往也更加频繁,频繁的旅行更容易将病原体散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变暖的气候为病原体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去已经被公众熟知的方式外,让传染病风险提高的的因素还包括人为破坏野生动物聚集区。人类在这类区域大量地活动,一边破坏生物多样性一边从事动物非法贸易,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把很多不该食用的野生动物送上餐桌。

秦川判断,未来从动物传染到人的疾病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为此,秦川呼吁善待动物,远离传染源。她反对人和动物有过于亲密的行为,接触动物后要洗手,避免将野生动物带进社区,禁止滥捕滥杀、吃野味的行为,“必须与动物亲密有间”。

“我们不能老像消防队员一样,来了疾病就堵。”秦川说,传染病的防治不仅在治病中体现,根源上的问题还是生物间的和谐,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

如果觉得《肠黏膜是艾滋病病毒“避难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