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艾滋病母婴传播案例介绍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8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之一,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母婴传播的案例,下面来看看一则真实的艾滋病母婴传播案例。

1艾滋病母婴传播案例介绍

艾滋病母婴传播案例介绍

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受感染的儿童存活时间较短,50%大约在2岁前死亡,80%存活不到5岁。

有资料表明,艾滋病婴儿的父母一方约73%为艾滋病病人或是艾滋病高危人群;所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婴儿其母亲均是血清学试验阳性的病毒携带者;而在父亲带有病毒,母亲不带病毒的家庭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过艾滋病婴儿。这说明: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是来自母亲而不是父亲。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父亲先受感染,然后传染给母亲,继而又传染给了婴儿。

案例

园园出生在一个艾滋病家庭,爸爸妈妈都患有艾滋病,不幸的是,今年1月份,园园也被确诊患有艾滋病。

4岁的园园一头短发,身穿亮黄色的T恤、黑色牛仔裤。乍一看,活脱脱一个小男孩。原本,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爱说话的时候,可任凭大家怎么逗,园园都一言不发,显出这个年龄段孩子少有的深沉。园园的爸爸阿汤(化名)说,孩子原本就性格腼腆,自从确诊了这个病,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了,她就变得更沉默了。

原本,和其他孩子一样,园园也该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这一切在去年下半年圭良爸爸的一场病彻底改变。

从去年夏天开始,阿汤的身体突然变得很差, 胃口不好,反复拉肚子,咳嗽咳得卧床不起,体重从168斤直降至110多斤。他在当地医院住院,被怀疑是肺结核,被转入杭州市红会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他:“你得了艾滋病。”

拿着一纸诊断书,这种传说中的“绝症”居然跟自己扯上了关系。“我拼命回忆,哪里出了错?”和妻子结婚前,阿汤交往过好几个女朋友,并且都有性关系。他猜想,很有可能是那个时候便染上了。

市红会医院的医生建议他带老婆和孩子都去市六医院做下HIV检查。今年1月,检查结果出来了,又是致命的打击,她们都已感染上了艾滋病。

医生推测,一定是阿汤把艾滋病传给了妻子,一无所知的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播把艾滋病病毒传给了无辜的园园。

和大人一样,园园也要每天定时服用抗病毒的药物,一天两次。有时候,孩子喝了药会吐掉,为了不影响疗效,得马上给她补服一份。抗病毒的药有副作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出生便患上艾滋的小患儿,他们的平均寿命为15岁。浙江从2003开始用“鸡尾酒疗法”,改用这个治疗方法,寿命能多少,还不清楚。这也意味着,园园的生命很可能在最灿烂的年纪便戛然而止。

2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一:母婴传播

在艾滋病传播的过程中,由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幼儿的方式称母婴传播。

20%~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孕育的小儿,将会在孕期、分娩期、分娩后或哺育期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而这些从母体获得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大多在5岁前死去。

患艾滋病的母亲,通过胎盘、阴道分泌物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通过胎盘感染的占小儿感染的80%。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1、婚前检查

如果想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婚前体检应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项目的检测,婚后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性道德,互相绝对忠诚。

2、孕前准备

准备怀孕的夫妇都应该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咨询与检测。如果有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夫妇应该在向医生充分咨询及与家人商议后,自愿知情选择是否怀孕。

3、孕期检测

每位孕妇都应该在孕早期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咨询与检测。如果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夫妇应该在向医生充分咨询及与家人商议后,自愿知情选择是否终止妊娠。如果继续妊娠,要到医院接受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发现感染了梅毒,应当到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

4、产时预防

一定要住院分娩,才能在产时采取有效的、防止婴儿感染的预防性措施。艾滋病感染孕妇所生的婴儿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婴儿视情况予以预防性治疗,如诊断为先天梅毒,则需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5、产后合理喂养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产的婴儿,不论其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否阳性,都不应由产妇本人哺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人工喂养婴儿。

3艾滋病怎么预防母婴传播

有些性病会在母婴间传播。母婴之间也可以传播性病,但只有艾滋病、梅毒两种。阴道炎等生殖器炎症不会在怀孕时期感染给胎儿,也不会在生产过程中感染新生儿,但是淋病却有这种可能。如果孕妇患有淋病,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有可能感染新生儿,形成新生儿淋菌性咽炎等疾病。

但目前,只要是在正规的大医院生产,产前医生都会给孕妇做很严格的检查,包括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都会检查一遍。如果发现孕妇患有相关疾病,医生肯定会提前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阻止疾病传给胎儿,所以不用过多担心。

剃须刀、牙刷在特定情况下也能传播性病。有人会问,照这么说,剃须刀、牙刷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共用了?对此,专家表示,剃须刀、牙刷等很私密的个人用品是绝对不应该共用的。

首先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是不允许的。其次,刷牙过程中多少会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刷牙的力量不均匀就有可能把牙龈刷破、出血,如果这时你用的又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患者的牙刷,就有可能被感染,因为这些病原体停留在牙刷上的时间可能还没达到病原体死亡的时间;剃须刀也一样,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损伤皮肤、出血,不完整的表皮是不能抵抗外来病原体感染的。

而且这样感染的疾病不单单是性传播疾病,有很多血传播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会感染使用者。所以,剃须刀、牙刷是绝对不可以共用的。至于人们出外旅游,用了旅店的床单或是坐在一些地方,这几乎没有感染性病的可能。

4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是什么

由母亲垂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最早在1982年报道。这种传播可能发生在宫腔内,也可能发生于分娩过程中和产后哺乳时通过含有HIV的母乳传给婴儿。

HIV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有研究证明可从妊娠8周流产的胎儿分离出HIV。母亲对胎儿的传播率的大小决定母亲感染HIV的发展阶段和免疫功能状况,如T4淋巴细胞数等。胎儿在子宫内感染HIV后,将影响胚胎发育,易出现流产,或胎儿一出生已发展为艾滋病。胎儿在子宫内被HIV感染的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生流产或影响胎儿的发育。胎儿出生后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越早,其生存时间越短。做过一个调查,在赞比亚恩多拉儿科医院治疗的265例新生儿HIV/AIDS患者,其中86%在出生后的前3周发病,包括败血症、支气管炎、深度黄疸和皮肤损害,74.5%在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病的新生儿,一般生存不超过6个月。母婴传播也可能发生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如有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母体血液中的HIV通过婴儿损伤创面进入婴儿血液循环。有研究报道剖腹产可降低HlV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传播。

HIV感染母亲的乳汁中可以分离出病毒,母乳喂养可以传染HIV至婴儿。有报道一个母亲产后输血感染了HIV,婴儿吮吸其乳汁6个月后感染了HIV。但究竟通过哺乳感染HIV的概率有多大,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卫生当局已劝告有HIV感染的母亲不要母乳喂养。在非洲的很多国家,因经济条件落后,没有足够的母乳代用品,停止母乳喂养将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较感染HIV更快地危及婴儿的存活,所以在非洲很多国家对HIV感染的母亲仍提倡母乳喂养。

由于1/3的感染了HIV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为防止母婴间的HIV传播,应对HIV感染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向她们说明胎儿期感染HIV,出生后大多数在3-5岁以内去世,幸免存活下来的婴儿也将成为慢性病缠身的儿童和失去母亲的孤儿。对执意要生育的妇女,应及早落实病毒阻断措施。

5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方法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高危人群应当在孕期和孕期检测艾滋病毒,以保证婴儿的健康。此外确诊的HIV阳性妇女,在孕前和孕期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进行干预,预防得当母婴传播可以降低到1%以内。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检测:

1、自愿咨询和检测是所有母婴垂直传播预防项目的先决条件。

2、普及和提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3、部分改变某些高危行为,使孕产妇及其配偶掌握正确艾滋病性病预防方法。

4、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HIV感染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5、防止或降低HIV/AIDS感染和传播,从而预防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

6、 对于选择继续妊娠的HIV感染的孕妇,就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母婴垂直传播。

二、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疗法:

1、AZT短程疗法:据1999年3月份报导,经泰国方案AZT单独治疗且均未进行母乳喂养的感染率下降50%,母乳喂养组感染率下降37%。

服用方法:

孕34周至分娩,300mg,口服,每日2次

分娩过程中每3小时300mg,口服,至分娩结束

婴儿出生后每6小时1次,2mg/kg,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母亲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6周。

泰国方案:从孕36周开始口服AZT(300mg/次,2次/日),直到分娩结束(产时300mg/次,每3小时1次)。

2、AZT标准方案:北美及欧洲1992年—1996年的研究表明,孕妇单独服用AZT治疗,可使胎儿感染率下降43%。

服用方法:

孕妇:从14—34周开始服药100mg/次,5次/日。

产时:在怀孕及分娩过程中静脉给药,首剂2mg/kg,1小时后1mg/kg/h。

婴儿:出生后前6周口服给药,2mg/kg,每6小时1次。

3、AZT和3TC联合疗法:该试验最早是在北非的13个城市中进行的PETRA试验。对1754名HIV阳性孕妇行双盲对照试验,并对新生儿生后监测6周。

试验分为四组:

甲组:从36周开始服用AZT 300mg Bid/3TC 150mg Bid;产中 AZT 300mg Q3h/3TC 150mg Bid;产后产妇AZT 300mg Bid/3TC 150mg Bid;新生儿 AZT 300mg Bid/3TC 150mg Bid,持续至产后1周。

乙组:从分娩开始服用AZT 300mg Q3h/3TC 150mg Bid; 新生儿 AZT 300mg Bid/3TC 150mg Bid,持续至产后1周。

丙组:仅在分娩期用药。

丁组:应用安慰剂治疗。

结果为甲组的感染率为9.2%,传播率降低54%;乙组的感染率为12.6%,传播率降低36%;丙组的感染率为18.4%。丁组的感染率为19.6%。

4、NVP(Neviraping)单剂疗法:单剂量应用NVP可使新生儿的感染率下降47%。

用药方法:

产妇:在产程开始时服用200mg/片。

婴儿:出生72小时内按2mg/kg服用口服混悬液。

通过有效的干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降到1%以下,目前云南省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一旦在孕前或者孕期确诊HIV阳性,就需要选择好点的,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有效的艾滋病阻断治疗,并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和人工喂养的方式,相信艾滋病感染者同样能够生出健康的宝宝。

如果觉得《艾滋病母婴传播案例介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