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预防艾滋不能百分百相信安全套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什么叫着艾滋病,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疾病,预防艾滋不能百分百相信安全套。

1预防艾滋不能百分百相信安全套

在第23个“国际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国“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10年11月12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中国“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公开进行一审宣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小吴一审败诉。

本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小吴,检测出携带有艾滋病病毒后却身陷黑暗之中,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同时,艾滋病性传播的途径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绝大多数人知道使用避孕套能够预防艾滋病,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抱着侥幸的心理用安全套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但是避孕套并不能百分百保证阻断艾滋病毒,

避孕套并不能保证阻断病毒

据权威统计,中国的艾滋病患者通过性传播感染者比率高达50%以上,性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艾滋病迅速蔓延散播的趋势已日益呈现,并且感染数字一直呈阶梯形增长。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降低85%,感染淋病的概率降低85%。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购买避孕套时,成人用品的柜台总是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在这众多的选择中,真正能够预防和阻隔艾滋病毒的产品能有多少呢?没人知道答案。

但却无法有效防止人乳头瘤病毒、阴部单纯疱疹、梅毒和软下疳的传播,因为性病可通过避孕套无法覆盖的部位接触传播。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除了被眼花缭乱的色彩蛊惑,还往往被激情、快感、超薄等避孕套广告感性煽情的广告词汇充斥着大脑,作为产品自身的“安全性”本应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却被藏匿身后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的报告中提到,目前市场上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为16.7%,英国社会科学医学杂志的最新报告则为31%,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避孕套的质量不佳和使用不当。由此可见,正确试用避孕套固然可以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会,但远不够安全和可靠。

目前市场上的避孕套产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天然乳胶,其自然裂缝在5000至70000纳米之间,足以预防直径为5000纳米的人类精子头部,但艾滋病病毒的直径仅为120纳米,人类乳头瘤病毒直径在45~55纳米之间,乙肝病毒中大球形颗粒直径为42纳米。

预防艾滋病关键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在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情况下,预防感染艾滋病毒最有效的在于采取预防措施,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触犯艾滋病的传播禁忌。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6、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7、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2安全套究竟安不安全?

相信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就是因为熟知,所以我们学会了忽略,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你对安全套熟悉吗?相信用过的人都会说:“熟悉”。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就像我们整天花着人民币,你现在能立即想起来毛主席头像的背面是什么图案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就是因为熟知,所以我们学会了忽略,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会有两个答案:安全和不安全。回答安全的肯定是避孕没失败过的;回答不安全的肯定是不成功成了人的。其实,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知的是避孕套,并不是安全套。相关专家级媒体也曾经报道过,避孕套不等于安全套,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大多是避孕套,并不是安全套。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姑且都偏颇的称为安全套。那我们再做个提问:你的安全套能完全有效的防艾滋、乙肝等病毒吗?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心里都在打鼓,心里都没底。很多人肯定也会反问,现在的安全套大都没那么大的功效。但性学专家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已存在这种安全套产品,而且是中国制造,是中国能引领世界的为数不多的产品之一。这就是“塞呋盾”安全套。“塞呋盾”安全套以其创新的高阻隔特性被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注册成为“天然复合乳胶高阻隔安全套”,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套”。

塞呋盾的出现给安全套行业重新划分了阵营,这个阵营不再是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的划分,也不再是一线品牌与二三线品牌的划分,而是安全套与传统避孕套的阵营划分。《生命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也对塞呋盾进行了相关报道,赞其在安全套行业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塞呋盾安全套的突破性主要表现在对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上。据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调查显示,避孕套并不安全。使用避孕套后,并不能防止淋病由男性传染给女性;而且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仅能降低85%,值得注意的是,15%的失败风险对艾滋病这一致命性的传染性疾病来说是巨大的不安全!这一缺陷是由天然胶乳避孕套材质的致密度造成。因为天然胶乳表面有5000—70000纳米的天然裂隙,而致病淋病的淋球菌直径不到1000纳米,病毒的体积则更小,天然乳胶致密度缺陷,给病菌传播制造了机会。

塞呋盾安全套与传统避孕套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采用“复合交联纳米填充技术”,有效地弥补了天然乳胶致密度的缺陷,使其致密度大大提升。多家权威医院机构实验证明,新产品能对迄今为止临床发现的直径最小(42纳米)的乙肝病毒,以及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还有淋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容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阻隔,大大降低使用者感染或传播疾病的风险,真正做到了政府提倡的性传播疾病的前瞻性预防,为人类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套”才能带来切实的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改思索,我们用的安全套安全吗?也许我们到了换“套”的时候!

3谣传:艾滋试制传染病毒

我们一听觉得非常可笑,有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各类试纸在包装前都要进行一道工序,那就是"灭菌实验",更何况试纸中根本就不含有艾滋病病毒,何来传染性,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的话,你这样想一下就明白了:假设试纸是靠艾滋病病毒来做检测的,同时大家都知道艾滋病在离开人体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就会死亡,那么大家想一想,在试纸上的"病毒"还怎么存活下去? 这样的实验还怎么进行下? 难道"病毒"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不然何来传染性呢? 所以大家只要想一想,关于一些个别的人为了高价推销其所谓根本就不存在的"HIV(1+2)型“傻瓜式”尿检试纸",而编造出一些血检试纸具有传染性的说法,是对消费者,对社会极度不负责任的做法(目前个别不法分了销售的所谓HIV(1+2)尿液快速傻瓜式检测试纸均为地下工厂手工制作,详情可咨询国家药监局。)

至于说实验进医生们为什么要戴手套,其实这个很简单,因为这是接触的血制品(医生在接触所有血制品都会戴防护手套,但自己给自己做检测时是不需要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血制品交叉感染而采取的措施,所我们一再强调大家做检测时一定不要多人交叉使用采血检测工具,而并非一些人所讲的试纸具有传染性!

4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艾滋

1. 使用前应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期的安全套已经变质,容易破裂,不宜使用。

2. 安全套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和不接触酸、碱、油的环境中。如接触上述条件后变得发粘、发脆,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应再使用。

3. 安全套有不同的规格,应根据勃起时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否则过紧易破裂,过松易滑脱,都会影响使用效果。

4. 安全套不宜事先展开,而应适当部分顺势向下展开。

5. 套上前应捏瘪安全套顶端供贮存精液用的小气囊,以防止气囊中的空气遇热膨胀,促使精液向根部溢出。

6. 安全套只能使用水基润滑剂。凡士林、液体石蜡、搽脸油、食油等均可在短时间内增加避孕套的脆性,加速其破裂。

7. 安全套如在使用中发现裂孔或滑脱,只更换安全套仍是不安全的,应该立刻停止性生活,使用消毒剂清洗生殖器。

8. 完事后应在疲软前以手指按住安全套底部一起抽出。

9. 取下安全套时不可让精液流出,也不要让安全套外面的阴道分泌物接触身体。每个安全套只能使用一次,用过的安全套应装入塑料袋扔进垃圾筒。

10. 取下安全套的手指不可能不同时接触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因此必须立刻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水洗手。

5正确使用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他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每次性生活都应该全程使用安全套。

温馨提醒: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

1.使用前,首先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同时注意有效期和型号大小;

2.小心打开包装,不要划破;

3.分清内外,挤出顶端小囊内空气;

4.在生殖器接触前戴上,将卷边延展至根部;

5.必要时可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不要使用油性润滑剂;

6.疲软前,按住安全套底部抽出;

7.打结后丢入垃圾桶,注意:安全套只能使用一次。

如果觉得《预防艾滋不能百分百相信安全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