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科研发现艾滋病新变种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据介绍,这一变种病毒是在一位来自喀麦隆的老妇身上发现的。该研究小组成员起初认为此病毒属于O组,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O组艾滋病主要分布于喀麦隆等西非国家,在法国有大概一百多个感染者。

1科研发现艾滋病新变种

艾滋病治疗障碍新发现

法国一个艾滋病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了艾滋病最新变种病毒,这种病毒与导致猴子、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出现免疫系统缺损症状的SIV病毒极为相似。

据介绍,这一变种病毒是在一位来自喀麦隆的老妇身上发现的。该研究小组成员起初认为此病毒属于O组,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O组艾滋病主要分布于喀麦隆等西非国家,在法国有大概一百多个感染者。

据悉,被检测到最新艾滋病变种病毒的病人“状态良好”,她称从未接触过大猩猩。

据介绍,目前科学界已知存在两种类型的艾滋病毒。其中HIV-1型艾滋病毒传染性较强,传播范围最广;II型传染性较弱,感染地区集中在西非,症状发展相对缓慢。HIV-1型艾滋病毒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分别是M组、N组和O组。M组是当今最常见的艾滋病毒,称为主要组,O型称为次要组或其他组,N型称为新型组。

而新发现的变种病毒则被归属在了P组。它与导致猴子、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出现免疫系统缺损症状的SIV病毒极为相似。但科研人员表示:“我们目前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产生了变异。”

此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位病人应该不是个案,此型号病毒在喀麦隆有可能还存在其他感染者,这一变种病毒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艾滋病变种的状况。

2艾滋病早期症状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

一、诊断的主要依据:当病人的CD4细胞小于50×106/L时,病人主诉眼内有漂浮物感,单侧视野丧失及视力下降。眼底镜检查发现典型的黄白颗粒区奶油状变,并伴有周围血管渗出及出血。

二、治疗用膦甲酸钠 90mg/kg iv bid 应用14天后改为120mg/kg Qd ;或更昔洛韦 5mg iv Bid 应用14天后改为更昔洛韦维持量1000mg Tid;

三、替代疗法:供复发及目前治疗无效病人使用合并使用膦甲酸钠 90-120mg/kg.d iv 及更昔洛韦5-10mg/kg.d iv。

3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定有症状吗

从感染HIV2-6周后,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约2%)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 complex ,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

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 30%左右,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

典型艾滋病有三个基本特点:①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缺陷;②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 简称PCP);③发生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简称KS)。艾滋病患者发生PCP的占64%,同性恋及非洲艾滋病例中KS发生率较高。AIDS病人同时发生PCP和KS死亡率最高。

4什么是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艾滋病的英文缩写。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其英文缩写为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当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时,就会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尚没有可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能治愈艾滋病的药物。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也给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极大困难。艾滋病病毒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杀灭免疫细胞。为了繁殖,艾滋病病毒必须进入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通过干扰这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细胞,使机体在通常状态所具有的与这些细胞正常活动有关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眼泪、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或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这种病毒的数量很少,不会引起传染。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在自然条件下则不能存活。

高温、干燥、一般常用消毒药品都可杀灭这种病毒。

5艾滋病病毒抗药性上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抗药性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他们建议所有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有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应接受抗药性测试,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根据以往的一些估计,在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中,病毒存在抗药性的比例约在1%至11%左右。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苏珊·利特尔等人的最新研究显示,过去5年来这一比例可能已经翻了一番。他们在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的研究称,目前新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中,可能超过五分之一携带有抗药性病毒。

研究人员在1995年5月至2000年6月期间,对北美10个城市中377名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在研究之初都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研究人员首先抽取了患者的血样,分析其体内的病毒是否对15种现有的艾滋病药物具备抗药性,然后研究药物治疗对患者们所起的效果。

分析结果发现,在1995年至1998年期间,这些患者感染上抗药病毒的比例约为3.4%,但在1999至2000年间却大幅上升至12.2%左右;其中,感染对一种以上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病毒的患者比例,从1.1%上升至6.2%。研究还显示,患者体内的病毒发生抗药性突变的几率,在此期间从8.0%上升至22.7%,多重抗药性突变的几率也从3.8%上升至10.2%。

虽然除了一人以外,绝大多数患者携带的包括抗药性病毒在内的艾滋病病毒,在24周内都可以被药物所抑制,然而抑制抗药性病毒的时间却比抑制非抗药性病毒的时间明显要长,平均分别为88天和56天。

利特尔等推测说,新感染者体内抗药性病毒比例上的上升,与抗药性艾滋病病毒传染率的增高也许存在着联系。他们认为,新结果提醒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制订针对新感染者的艾滋病防治战略时,都应将抗药性病毒的传染率考虑在内”。

如果觉得《科研发现艾滋病新变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