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4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高发的一种骨病,那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

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此病有家族遗传特点,女孩发病比男孩多。该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均发现髓关节一侧或双侧脱位或不牢固,关节周围的纤维囊软弱,或骨臼窝狭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症状有:

1、跛行。

2、患肢后侧臀下的皮肤褶皱比正常肢的皮肤多一些。

髋关节不牢固的孩子,在出生后很快就能恢复。如果孩子髋关节异常,在2周时得不到恢复,可以采取夹板固定的办法,使孩子的股骨头固定在骨窝里面。夹板一般戴2至4个月。当去掉夹板时,髋关节理应恢复正常。到下次例行检查时,如果孩子的脱位还没有恢复,只好开始长达几周时间的股骨头牵拉的办法,强使股骨头进入骨窝。牵拉后,孩子必须戴夹板或打石膏,坚持几个月。

如果在孩子走路后才发现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治疗,孩子将来走路正常,也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新生儿应做髋关节超声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1000,但多数父母要到孩子走路时才能发现这一缺憾,此时双侧髋关节已脱节。有骨科专业医生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效仿国外,新生儿出生时用超声波进行排查,尽早处理。

发病率女比男多,左比右多

芳芳2岁时,父母发现她在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的左摇右摆。刚开始时由于孩子年纪小,以为步还没走稳,而且孩子也没说关节疼痛,并就没有注意,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态依然怪异,结果医生诊断芳芳的情况属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双侧髋关节都有脱位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骨科陈燕涛副教授介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的疾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这主要受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别及早期婴儿生活照顾方式如出生后对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影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出生后多会出现髋关节脱位的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脱位、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受限等发生,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表明,该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这依赖于早期的诊断和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无法于产前预防,故产后早期检查很重要。

徒手检查和X光检查都有缺憾

对于该病,传统的常规检查主要有徒手检查和X光检查,但均有缺憾。有研究机构在一个稳定的婴儿室小组进行实验。发现为期10年的徒手检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检出率约为70%,专业小儿骨科医师所做的徒手检查检出率为90%。其次, X光检查在婴儿4个月大以前仍不易判断,且X光存在定量的辐射,不利于婴儿的健康。为此,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在欧洲首先出现,根据权威文献报道,通过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率高达100%,欧洲不少国家已把髋关节超声波检查作为国民新生儿的常规出生检查项目之一,就象我国免费注射天花防疫针一样。德国就是其中之一。

家庭检查髋关节脱位的方法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2怎么检查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妈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3解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骨质变化: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髋臼、骨盆、股骨头、股骨颈,严重者还可影响到脊柱。

1.股骨颈 由于髋关节脱位,股骨颈一般变短而粗,是肢体缩短的一个原因。股骨颈前倾角变大,据Caffey报道正常新生儿前倾角为25°,以后逐步减少至5°~15°之间,当股骨头外移后,由于正常肌力作用,向股骨头向前旋转,前倾角因而增大,一般在60°~90°之间。如果能早期复位,前倾角多能逐步自行纠正。尤其在1岁以内得到复位者几乎都能恢复正常。

2.股骨头 新生儿的股骨头为畸形,表面有光滑的软骨面,而后由于脱位于髋臼外,股骨头的形状可逐步改变,头可变大或变小,呈尖锥形或葺形,股骨头受压处往往出现部分股骨头扁平。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有时应用强大暴力手术复位,由于髋臼与股骨头不相适应,对股骨头的压力过大,可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髋臼 安全性髋关节脱位者出生时尚属正常,而有髋臼外上缘外有切迹,随着生长发育髋臼逐步变狭而浅,呈三角形。髋臼唇盂增厚,由于股骨头的不断挤压可造成内翻或外翻,髋臼后上方由于股骨头的挤压形成假臼,髋臼前缘内上方往往可见一缺损。髋臼由于没有股骨头的造模作用而发育不良,髋臼逐渐变小,变浅,臼底充满脂肪纤维组织,圆韧带经过不断牵拉往往增厚肥大充塞于髋臼中。

4.骨盆和脊柱 脱位一侧的骨盆往往伴有发育不良情况,髂翼较斜,坐骨结节较分开。在两侧脱位时,以上病变存在外,骨盆向前倾斜而使腰前突弧度增加,有时可以出现侧弯。

4什么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一)骨质变化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髋臼、骨盆、股骨头、股骨颈,严重者还可影响到脊柱。

1.髋臼

安全性髋关节脱位者出生时尚属正常,而有髋臼外上缘外有切迹,随着生长发育髋臼逐步变狭而浅,呈三角形。髋臼唇盂增厚,由于股骨头的不断挤压可造成内翻或外翻,髋臼后上方由于股骨头的挤压形成假臼,髋臼前缘内上方往往可见一缺损。髋臼由于没有股骨头的造模作用而发育不良,髋臼逐渐变小,变浅,臼底充满脂肪纤维组织,圆韧带经过不断牵拉往往增厚肥大充塞于髋臼中。

2.股骨头

新生儿的股骨头为畸形,表面有光滑的软骨面,而后由于脱位于髋臼外,股骨头的形状可逐步改变,头可变大或变小,呈尖锥形或葺形,股骨头受压处往往出现部分股骨头扁平。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有时应用强大暴力手术复位,由于髋臼与股骨头不相适应,对股骨头的压力过大,可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股骨颈

由于髋关节脱位,股骨颈一般变短而粗,是肢体缩短的一个原因。股骨颈前倾角变大,据Caffey报道正常新生儿前倾角为25°,以后逐步减少至5°~15°之间,当股骨头外移后,由于正常肌力作用,向股骨头向前旋转,前倾角因而增大,一般在60°~90°之间。如果能早期复位,前倾角多能逐步自行纠正。尤其在1岁以内得到复位者几乎都能恢复正常。

4.骨盆和脊柱脱位

一侧的骨盆往往伴有发育不良情况,髂翼较斜,坐骨结节较分开。在两侧脱位时,以上病变存在外,骨盆向前倾斜而使腰前突弧度增加,有时可以出现侧弯。

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此病有家族遗传特点,女孩发病比男孩多。该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均发现髓关节一侧或双侧脱位或不牢固,关节周围的纤维囊软弱,或骨臼窝狭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症状有:

1、跛行。

2、患肢后侧臀下的皮肤褶皱比正常肢的皮肤多一些。

髋关节不牢固的孩子,在出生后很快就能恢复。如果孩子髋关节异常,在2周时得不到恢复,可以采取夹板固定的办法,使孩子的股骨头固定在骨窝里面。夹板一般戴2至4个月。当去掉夹板时,髋关节理应恢复正常。到下次例行检查时,如果孩子的脱位还没有恢复,只好开始长达几周时间的股骨头牵拉的办法,强使股骨头进入骨窝。牵拉后,孩子必须戴夹板或打石膏,坚持几个月。

如果在孩子走路后才发现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治疗,孩子将来走路正常,也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新生儿应做髋关节超声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1000,但多数父母要到孩子走路时才能发现这一缺憾,此时双侧髋关节已脱节。有骨科专业医生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效仿国外,新生儿出生时用超声波进行排查,尽早处理。

发病率女比男多,左比右多

芳芳2岁时,父母发现她在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的左摇右摆。刚开始时由于孩子年纪小,以为步还没走稳,而且孩子也没说关节疼痛,并就没有注意,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态依然怪异,结果医生诊断芳芳的情况属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双侧髋关节都有脱位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骨科陈燕涛副教授介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的疾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这主要受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别及早期婴儿生活照顾方式如出生后对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影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出生后多会出现髋关节脱位的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脱位、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受限等发生,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表明,该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这依赖于早期的诊断和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无法于产前预防,故产后早期检查很重要。

徒手检查和X光检查都有缺憾

对于该病,传统的常规检查主要有徒手检查和X光检查,但均有缺憾。有研究机构在一个稳定的婴儿室小组进行实验。发现为期10年的徒手检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检出率约为70%,专业小儿骨科医师所做的徒手检查检出率为90%。其次, X光检查在婴儿4个月大以前仍不易判断,且X光存在定量的辐射,不利于婴儿的健康。为此,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在欧洲首先出现,根据权威文献报道,通过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率高达100%,欧洲不少国家已把髋关节超声波检查作为国民新生儿的常规出生检查项目之一,就象我国免费注射天花防疫针一样。德国就是其中之一。

家庭检查髋关节脱位的方法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如果觉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